太陽同步衛星
太陽同步衛星是一個科技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錄
名詞解釋
就是在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的衛星。運行軌道為太陽同步軌道的人造地球衛星。這類衛星每天在相同的地方時經過世界各地,每天在大致相同的太陽對地光照條件下觀測地面。可用作低軌道氣象衛星、照相偵察衛星和地球資源衛星等。
太陽同步衛星
太陽同步衛星就是通過地球南北極的衛星軌道平面,每天向東移動0.9856度,這個角度正好是地球繞太陽公轉每天東移的角度。
太陽同步軌道
所謂太陽同步軌道是指衛星的軌道平面和太陽始終保持相對固定的取向。由於這種軌道的傾角接近90°,衛星要在極地附近通過,所以又稱它為近極地太陽同步衛星軌道。
特點
由於它每天地球14圈,加上地球自轉,故它一天中將28次在世界不同地區上空掠過,其中白天14次,晚上14次。不論衛星運動到哪個地區上空,都正好是當地正午12時或是子夜零時,即它出現於某處正上空時,太陽也位於該處正上空。尤其是當它位於赤道正上空點,日心、地心和衛星3點在同一直線上,其他時刻這3點都處在同步軌道所在的平面上內。
該衛星由於南北方向繞行,地球東西方向自轉,它的「足跡」將遍布整個地球上空。它從一次經過某處上空運行一圈到另一次經過地球另一處正上空,只需1.7小時,地球自轉角度25.7°,加上他較大的觀察範圍,可以每天觀察全世界的天氣實況,向世界各地雲圖接收站適時發送衛星氣象雲圖。
優勢
在這種軌道上的衛星以固定的地方時觀測地球大氣,有較固定的光照條件。對獲取可用的資料、資料的接收、軌道的計算等都十分方便。太陽同步衛星經過同一緯度的「地方時」,在一段時間內幾乎不變,即衛星經過某一特定位置的太陽光照條件相同,這樣有利於採用可見光相機的遙感衛星在同一時間連續對地觀測。這類衛星有資源衛星、偵察衛星和氣象衛星等。
技術手段
為保持軌道平面始終與太陽保持固定的取向,在衛星隨地球繞太陽公轉時,軌道平面每天要自西向東作大約0.9856度的轉動,這個角度正好是地球繞太陽公轉每天東移的角度。但是若地球是個均勻球體,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軌道平面隨地球作平動,則軌道平面不能保持與太陽有固定的取向。事實上由於地球是個扁橢球體,這種扁橢球體上的各點對衛星的引力不等,使衛星的軌道平面繞地軸朝着與衛星運動相反方向旋轉,即軌道平面的進動。若選定合適的傾角(大於90°)使衛星軌道平面的進動為1°,正好使軌道平面與太陽始終保持固定的取向。這樣就實現了太陽同步軌道。
參考文獻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 ↑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