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太平圩乡位于耒阳市西南部的山区,南临永兴县悦来乡,北抵本市小水镇,东与耒阳市公平圩镇交界,西与耒阳市长坪乡交界,总面积49.68平方千米(2017年),辖17个村,1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469人(2017年)。全乡耕地面积11079亩,山地面积74010亩。盛产红薯、南瓜、黄花菜、辣椒等农特产品。有效灌溉面积591公顷,粮食总产量约5000吨,年出栏牲猪约2万头,出售散养家禽约10万只。[1]

目录

历史沿革

太平圩乡沿用驻地名。此地在旧社会匪盗横行,民无宁日,清剿后得太平,后建圩场,取名太平圩。解放前境内为永启乡,1950年设太平乡,1958年与土市、大同二乡合并更名盖世公社,1961年蓝山、嘉禾分县,同时分社设太平公社,后改群英公社,1981年更名为太平公社,1984年改太平圩乡,1995年撤区并乡与大洞合并为太平圩乡。

基本概况

全乡总面积73.6平方公里,耕地1248.2公顷,6703户,27906人。省道324线穿越境内,蓝大线穿越南部, 经下坪山有县道公路直抵乡政府,乡村道路布满每个村组,交通十分便利。乡年国内生产总值7996万元,年财政收入306万元。乡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20所,医疗机构1个。

乡经济以农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花生、红瓜子、葡萄、黄花梨,其中以巨峰葡萄和黄花梨著称,销往市内外,2001年被永州市授予"黄花梨之乡"称号。烤烟种植名列全县之首,大洞黑糊酒闻名全省。

工业企业形成了以轧钢、锻压、铸造、制塑等为主的产业,已开采了30多年的太平铅锌矿系全市最大的矿产之一。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境内有县群英电站、滴水龙电站,水电装机容量4000千瓦,灌溉干支渠总长34公里。乡内设有中学1所,小学20所,医疗机构1个。[2]

发展情况

太平圩乡属省定贫困乡,位于耒阳市西南边陲的高寒山区,东接公平圩镇,南界永兴县,西毗长坪乡,北邻小水镇。行政区域面积50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28100余人。2006年度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6580万元,完成农业总产值1398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2037元。太平圩乡耕地面积805.2公顷,其中水田417.2公顷,旱土388公顷;林地面积703公顷,其中油茶山523公顷,楠竹40公顷。盛产藠头、红薯、黄花菜、南瓜和辣椒等,为耒阳市最大的藠头、红薯生产加工基地。有中学1所、小学13所,在校中小学生2607人,教职工129人。有卫生院1所、医疗点3个,医卫技术人员12人,病床20张。太平圩乡实现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电话。境内有宗教圣地金宝仙庵和旅游胜地中型水库太平水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为旅游休闲和避暑胜地。 2006年,乡党政府带领太平圩乡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2006年被评为耒阳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政协工作先进单位、武装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卫生事业

1998年投资130万元兴建了太平中学,此外,近三年还累计投资27万元对乡中心完小等13所小学进行整修,改善了教学环境。

1998年投资35万元兴建了乡卫生院,并配备X光透视、B超等诊断仪器.设置病床22张,医疗条件得到改善。是一所及医疗、预防、妇幼保健为一体的合格卫生院。

太平圩乡新敬老院举行落成庆典仪式,正式投入使用。耒阳市领导熊国华、张东辉出席庆典仪式并为敬老院揭牌。

太平圩乡是一个省级贫困乡镇,乡里五保老人多。太平圩乡全面启动敬老院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100余万元,设有住房25间,并有单独的文化娱乐室、餐厅、厨房,可同时入住50余人。已有20余名老人入住了进来。

张东辉在庆典仪式指出,太平圩乡敬老院的落成是太平圩乡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体现,也是太平圩乡五保供养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管理轨道的一件大好事。希望太平圩乡党委、政府在进一步抓好乡敬老院的后续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日常管理服务工作,保证敬老院的正常运转,让入住的老人们来的高兴、住的安心、活的开心,真正把敬老院办成老人们安度晚年的乐园。

农业

建立了2000亩优质烤烟、2000亩尾、1000亩辣椒等传统优势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土家禽规模散养和牲猪养殖,形成了太平的种、养业特色,2000年仅种养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效益比较1998年人平增收120元。

非农产业

现太平圩乡非农产业从业人民员达到5500人,非农产业已成为太平圩乡经济发展新的支点,涌现了王集忠、陈满园、贺元才第一批个人资产达数百万元的私营业主,真可谓昔日的穷山沟飞出了一群"金凤凰"。

基础设施建设

2000年在市电讯局的鼎力支持下,使村村组组开通了程控电话,总装机480台。下半年又投资12万元,对太平圩场进行路面硬化,改善了圩场环境。为了搞好乡村水、路建设,多方筹资、筹劳,整修、兴修乡村公路57.5公里,兴修水利设施180处。

社会治安

太平圩乡多次被衡阳市、耒阳市综治委评为模范乡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