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太師椅

太師椅最早使用於宋代,原為官家之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放在皇宮、衙門內便帶官品職位的涵義,放在家庭中,也顯示出主人的地位。太師椅最能體現清代家具的造型特點,它體態寬大,靠背與扶手連成一片,形成一個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圍屏。太師椅是中國唯一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家具,其他家具都是以其外形特徵或功能特徵來命名。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太師椅

相關:《桯史》

時間:宋代

特點:它體態寬大

類型:椅子

命名:官職來命名的椅子

簡介

太師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於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於交椅的椅具。在明代時,將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到了清代,太師椅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此扶手椅的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樣子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誇張,裝飾繁縟。這些的特徵都是為了顯示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經完全脫離了舒適,而趨向於尊嚴。

由於太師椅,並不是按照外形特徵或功能特徵來命名的家具,於是它的椅形的發展變化更多的受到當時社會禮制、習俗文化的影響。「太師」是官名,是尊貴、高雅的象徵,在同時代的椅類家具中,能被尊稱為「太師椅」的,一定是椅類家具中的翹楚。也象徵着坐在太師椅的人的地位尊貴、受人敬仰,這是中國古代文人和老百姓,共同的美好願望。

太師椅的椅形所指,雖然一直在變化,但是它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一直很崇高,當大官,坐太師椅,這會是在每個人腦海中浮現的景象,但這太師椅的椅形,或是交椅,或是圈椅,或是清式扶手椅,那可就不一定了。

太師椅最能體現清代家具的造型特點,它體態寬大,靠背與扶手連成一片,形成一個三扇、五扇或者是多扇的圍屏。太師椅是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於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於交椅的椅具。到了清代,太師椅變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而且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了主要的地位。

太師椅原為官家之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放在皇宮、衙門內便帶官品職位的涵義,放在家庭中,也顯示出主人的地位。清中期後,廣東家具生產蓬勃發展,原為官家之椅的太師椅走進了尋常百姓家,椅背與扶手常被雕刻得精彩異常,成為一種充滿富貴之氣的精美坐椅,風靡一時,後來又發展到用櫸木等木材製造,成為一種家常坐具。在處於重要位置的客廳里,一對太師椅或與八仙桌配套,既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也足可以說明主人的品位和情趣。

清代,太師椅的造型與宋史所載相差甚遠,體形碩大、做工繁複、設於廳堂的扶手椅、屏背椅等都稱太師椅,以乾隆時期的作品為最精,一般都採用紫檀、花梨與紅木等高級木材打制,還有鑲瓷、鑲石、鑲琺瑯等工藝。他們共同點在於椅背基本上是屏風式,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樣子莊重嚴謹,用料厚重,寬大誇張,裝飾繁縟,這些特徵都是為了突出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經完全脫離了舒適,而趨向於尊嚴。

來歷

在中國古典家具中,有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家具十分特別,這就是「太師椅」。太師椅興於北宋,以後在宋元明清的史書、名人筆記以及現今流行的幾部有影響的辭書中均有記載和描述。到底什麼樣的椅子才叫太師椅?太師椅的名稱又從何而來呢?

有關太師椅名稱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張瑞義的《貴耳集》。書中提到「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來只有栲栳樣,宰執侍從皆用之。因秦師垣宰國忌所,偃仰,片時墜巾。京伊吳淵奉承時相,出意撰制荷葉托首四十柄,載赴國忌所,遺匠者頃刻添上。凡宰執侍從皆用之。遂號太師樣。」

文中提到的秦師垣,即當時任太師的大奸臣秦檜。這段記載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秦檜坐在那裡一仰頭,無意中頭巾墜落。吳淵看在眼裡,便命人製做了一種荷葉托首,由工匠安在秦檜等人的椅圈上。太師椅由此產生,太師椅這一名稱也由此傳開。這段文字除了告訴我們太師椅的名稱由來以外,還清楚地說明,當時的太師椅就是帶有荷葉托首的圈椅。這種拖首的功用類似於現代汽車、飛機靠背椅上的頭枕。一個大奸臣,一個馬屁精,無意中為中國家具史留下了一筆遺產。

有趣的是,岳飛的孫子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秦檜與太師椅的種種瓜葛,並將帶有荷葉托首的交椅明確稱為「荷葉交椅」、「太師交椅」,為張瑞義的說法提供一個佐證。

宋人王明清在《揮塵三錄》中記載了當時其他朝臣用太師椅「仰首而寢」的情形,並說「達宦者皆用之」。可見「太師椅」之名流傳頗快。宋代名畫《春遊晚歸圖》中將太師椅描繪得十分清晰。圖中一個官員遊春歸來,鞍前馬後簇擁十餘侍從。其中一個肩扛的就是這種帶荷葉托首的太師椅,用以供主人隨時休息。

明代時,「太師椅」之名仍很流行,但椅形已不是指帶荷葉托首的交椅了,而是將下部框式方座,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了。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說:「椅之有杯圈聯前者,名太師椅」。照此推論,似乎凡椅背、扶手呈圈者,皆可謂之為「太師椅」。

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清人李斗《揚州畫舫錄》引《工段營造錄》說:「椅有圈椅、背靠椅、太師椅、鬼子諸式」。把圈椅和太師椅並提,說明清代太師椅不是指的交椅和圈椅。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除了對使用這種椅子的官宦、長輩們表示尊敬外,還因為這種椅子多用獅子紋作裝飾。稱其為太師椅也就不足為奇了。

演變

出現

在兩晉以前,我們的先人一直處於席地而坐時代,沒有高型坐具。「椅子」名稱最早見於唐代,《濟瀆廟北海壇祭器雜物銘》碑陰:「繩床十,註:內四椅子。」但是椅子形象早於名稱一百多年,而見於南北朝。隨着佛教的東漸,佛教文化和佛教藝術的湧入,佛國的高型坐具也進入了中國新的家具種類的出現,是為了適應其生活方式,南北朝時期的「胡漢雜居」局面,為高型坐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唐至五代時期也是從跪坐的生活習慣轉變到垂足而坐的時期,這時的生活方式有了「官」、「民」之分。人們起居習俗不一致,席地跪坐、伸足平坐、側身斜坐、盤足趺坐及垂足坐均同時存在。經過唐至五代時期的家具變革之後,高足家具在宋代已成為家具發展的主流,出現了造型新穎的靠背椅、交椅。

原型

交椅是由交杌發展而來的。交杌即古代的胡床,北方人稱之「馬扎」,民間俗稱摺疊凳。胡床本是一種無靠背的簡易坐具,當人們在其座屜之上增設靠背之後,它便成為一種可倚可坐的椅子。由於這種椅子的四足成對相交,故以其形名之「交椅」。

從現有的傳世繪畫和已發掘的墓葬壁畫看,交椅是宋代始見的新型家具。宋代交椅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後背交椅,是不帶扶手的,這種交椅又可分為橫置靠背和直靠背兩種;另一類為圓後背交椅,圓後背交椅樣式可分為有搭腦與無搭腦兩種。搭腦前曲作扶手的靠背交椅,通常稱「太師椅」。這種椅通常為圓搭腦、豎向靠背式,椅圈合圍成形,有的椅圈做成三段曲,有的在靠背附加荷葉形托首。

「太師椅」是我國唯一一種以官銜命名的家具,其他家具都是以其外形特徵或功能特徵來命名,如官帽椅,是因搭腦像古代官吏所戴的帽子而得名,書櫃是因為存放書籍而得名。

交椅椅圈上增設搭腦的結構,曾經作為一種家具的新式樣流行一時,這在宋人筆記中多有記載。關於太師椅名稱的由來,相傳有兩種說法。一種說太師椅的命名與宋朝奸相秦檜相聯繫。最詳細的記載要算張端義在《貴耳集》,據記載為京尹吳淵因奉承當時的宰相秦檜,而在椅圈上添置了荷葉形托首,由於這種帶荷葉托首的椅子是為太師設計的,故名之曰「太師椅」。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文太史椅」演化而來。「文太史」指明代才子文徵明,「文太史椅」是他日用的一把交椅。他死後此椅歸文徵明的曾孫文震孟所有。文震孟明未曾入內閣為相,系崇禎朝的太師。因「太史」與「太師」偕音,加上文震孟又官居太師,所以就把這種椅子叫做「太師椅」了。

有關宋代交椅的形式,陳增弼先生在《太師椅考》一文中進行了高度概括,並將其分成四種形式:直形搭腦、橫向靠背式,如宋畫《清明上河圖》中的藥鋪櫃前有這種交椅;直形搭腦、豎向靠背式,見宋蕭照《中興禎應圖》,後元明清一直沿用;圓形搭腦、豎向靠背式,又稱「栲栳圈」,搭腦為圓形,宋畫《蕉蔭擊球圖》中有這種交椅,為我國古代木匠的一大創造;圓形搭腦、豎向靠背式、附加荷葉形托首,搭腦形成圓形的椅圈,上有帶柄木質荷葉托首扶手。交椅自宋代出現後,一直是上層社會使用的家具。據悉,皇帝出行打獵的時候,侍從隨身替他扛着的椅子就是交椅,皇帝累了,就命侍從打開交椅坐上歇息。久而久之,交椅成了權力的象徵。中國人在形容一個人的地位時常說坐第幾把交椅,「坐第一把交椅」代表着至高無上的地位。

定型

交椅形成於宋代,流行於元明兩代。明代交椅,可分為直後背和圓後背兩種。尤其是圓後背交椅運用廣泛,多設在中堂顯著地位,顯示其尊貴而崇高的特殊身份。

圓後背交椅的結構是服從它的摺疊需要而形成的。為了摺疊,它不能和其他椅子的結構一樣,扶手與下面的構件(鵝脖及聯幫棍)相交,交椅的扶手只能是由安在後腿上端的、彎轉向前探伸的構件來支撐。後腿和彎轉的部分,無論榫卯結構做得如何緊密,承重方面都會有問題。

在明代時,「太師椅」的名稱仍很流行,但椅形已不是指帶荷葉托首的交椅了,而是將下部框式方座,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了。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說:「椅之有杯圈聯前者,名太師椅」。照此推論,似乎凡椅背、扶手呈圈者,皆可謂之為「太師椅」。圈椅是因靠背形狀如圈而得來,古名栲栳樣,「栲栳」是用柳條或竹蔑編成的大圓筐。圈椅的後背和扶手一順而下,不像官帽椅的椅背有高低之分,所以坐在上面不僅肘部有所倚托,腋下一段臂膀也得到支撐。

圈椅是利用了椅圈抱腰的舒適感而專門設計的,背板微向後仰,座面寬大,腿足較高,造型十分大方、舒適。在明代,圈椅種類進一步增多,製作工藝更為精細、合理。所以,圈椅因結構更加合理、牢固,造型優美、大方,深得當時人們的喜愛,而取代圓後背交椅,成為備受推崇的「太師椅」。

延展

在明清時代的扶手椅非常普及,明代的扶手椅人們通常泛指四出頭官帽椅和南官帽椅,它不包括同樣有扶手的寶座和玫瑰椅。清代的扶手椅人們主要是指清式家具中被俗稱為「太師椅」的那種重體量、重裝飾、靠背與扶手及座屜三垂直的椅子。

進入清代後,交椅由於實用價值不大而逐漸被淘汰。特別是豪華、莊重的清式家具出現後,清代中期以後交椅首先在上層社會被清式「太師椅」所取代。

從史料中我們得知,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清人李斗《揚州畫舫錄》引《工段營造錄》說:「椅有圈椅、背靠椅、太師椅、鬼子諸式」。把圈椅和太師椅並提,說明清代太師椅不是指的交椅和圈椅。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稱為太師椅,除了對使用這種椅子的官宦、長輩們表示尊敬外,還因為這種椅子多用獅子紋作裝飾。稱其為太師椅也就不足為奇了。

清式太師椅實際上也就是扶手椅,一般成對陳設於廳堂正中或比較雅致、莊重的場合。清式太師椅按椅背結構基本上可分為整屏式與三屏式兩種,而且普遍採用靠背與扶手上下垂直的形式,明式扶手椅中按人體自然曲率設計靠背、扶手的做法已很少見。

到了清代晚期,清式太師椅的製作越來越繁瑣,單純地追求「新穎」,裝飾繁重,成為附加品,造型出現了不倫不類的、融東西方藝術特徵、繁瑣累贅的風格。清式太師椅,再也沒有明式太師椅——圈椅的那種尺度合體,造型簡練、挺拔,耐人尋味,細緻精密,手感舒適的藝術水平。清式太師椅雖然在造型工藝上有了進步,但是從家具本身的造型藝術的發展規律來看,卻有衰退之感。

設計原理

太師椅最早見於宋代,流行於清代,其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都成直角,樣子莊重嚴謹。最初的設計目的,是為了突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這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太師」坐的椅子。因此,在大眾眼中,太師椅的設計宗旨是「舒適讓位於尊嚴」。事實上,從醫學的角度看來,太師椅是「舒適讓位於健康」――正是由於它「規矩」的造型,才可以發揮預防腰背疼痛的功效。  需要強調的是,在三個90度中,腰背部與大腿成90度最為重要,因為腰背部直立時腰椎間盤受力相對較小,後方的肌肉受力也相應減小,這樣才能避免腰背部肌肉過度緊張。如果腰部過度前屈或後仰,腰椎間盤所受到的壓力和剪切力都相應增加,久而久之易造成肌肉損害,甚至椎間盤損傷。

樣式

太師椅有書卷背搭腦,也有羅鍋棖搭腦,但更多的是由榫卯攢斗的栲格搭腦。太師椅椅背一般分三段隔堂裝飾,也有四段甚至五段隔堂的,三段最典型,也最協調。一般上段淺雕雲紋、如意紋或花卉瓜果;中段是主要的裝飾部位,人物、動物、山水景物,無所不雕;下段則鏤刻如意紋、蝠紋、雲紋,底部鏤亮腳透空,使本來厚重、壯實的太師椅在視覺上有一線空靈。雕飾題材的豐富也是清式椅子最典型的特徵,甚至在太師椅背的雕刻上貼金、彩繪、嵌鑲、堆塑,無所不能,體現了清式椅子華麗的風格。太師椅扶手也是用榫卯攢斗的大栲格子製作,一根彎曲自如的線條組成陰陽相間、剛柔相濟的圖案,而扶手就在圖案上,十分巧妙。太師椅座面抹頭下有四面束腰,溜肩,使整個椅子線條分明。太師椅沒有券口、牙板、牙角等裝飾,一般在束腰下溜肩處淺刻精細的捲雲卷草紋飾,這些陽線勾勒成的圖案,如良渚玉雕,精緻細膩,與太師椅莊重的造型形成對比,大氣中有秀氣,豐富了視覺上的美感。

典故

宋張端義《貴耳集》下:「今之校椅,古之胡床也。自來只有栲栳樣,宰執侍從皆用之。因秦師垣(檜)在國忌所,偃仰時墜巾,京尹吳淵奉承時相,出意撰制荷葉托首四十柄,載赴國忌所,遣匠者頃刻添上,凡宰執侍從皆有之,遂號太師樣。」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玩具物帶入號》:「椅之杯棬聯前者,名太師椅。」故稱大圈椅為太師椅。至清代,太師椅式樣並無定式,體形較大,做工精緻,設在廳堂上用的扶手椅、屏背椅等都有稱做太師椅的。

珍品

概述

清代扶手椅中凡形體較大、莊重而華貴的都可稱「太師椅」,其形式特徵、裝飾意匠在清式家具中成為突出的典型,故常作為清代扶手椅的代表。

鈎雲紋卷書搭腦太師椅

椅面64厘米×50厘米,通高102厘米。

椅子背板搭腦高出靠背的形式,在宋代名人繪畫中已能看到,只是搭腦後彎而未成為卷書式。在明代家具中,這種形式在寶座上也有實例。直至清代,椅子背板做成如此式樣的不屬少見,但主要是太師椅、屏背椅一類的椅子,且多程式化。此椅背板與卷書狀搭腦一木連做,靠背板上部正中鏟地浮雕「雲、蝠、結、磬」的寓意花紋。扶手和靠背均作對雲鈎, 兜結交角圓和,造法比較利落。該椅製作時代不會早於嘉慶年間,是清代太師椅比較普遍的式樣。

鈎雲紋嵌黃楊木卷書搭腦太師椅

椅面63厘米×50.7厘米,通高103厘米。

此椅與前例形式基本相同,但束腰鏤炮仗洞起陽線嵌黃楊木條,正面和左右牙板與椅腿交接處也飾黃楊木曲尺式角牙。卷書搭腦靠背板上、中隔堂嵌花卉紋樣,下隔堂鑲黃楊木挖雲紋亮腳。這類太師椅大多為清代中晚期的製品。

牛角式搭腦嵌大理石太師椅

椅面67厘米×51.3厘米,通高93厘米。

此椅構造的特點表現為搭腦兩端下彎,端頭雕雲頭如意。靠背板三隔堂,上、中裝大理石,下挖花飾亮腳,背板兩邊兜接成對稱的凹形,扶手作雲鈎。椅面大理石板心,框檔均起圓角。工藝精美,造型簡潔,也是清代中期以後太師椅的一種常見形式。

浮雕龍紋太師椅

椅面59.5厘米×47.7厘米,通高102厘米。

這種也可稱之為三屏風式的屏背椅,是清代太師椅中常見的形式之一。該椅椅背屏框內屏板雕滿繁複精細的雲龍紋,刀法嫻熟,紋樣嚴密;椅座下身腿足間設券口牙子,平雕拐子龍紋,左右對稱,與椅背上下呼應,在藝術風格上表現出絢麗華美的情趣。

透雕荷花太師椅

椅面63.5厘米×49.5厘米,通高109厘米。

此椅用料碩大,雕刻生動,椅背圓雕蓮花、荷葉、蓮藕,合在一個圓形之內,下為流水波浪紋,形象寫實,與方方正正的椅座造成一種對比反差的裝飾效果。椅座前沿牙板浮雕纏枝紋,足部雕刻獸首紋。做工精細,工藝講究,唯有擺放在大廳內,才能體現其富麗堂皇,光彩炫目,否則只能是華而不實的累贅。這類太師椅的製作年代較晚。

雕靈芝獨座

椅面66.6厘米×48.8厘米,通高108厘米。此椅在北方統稱「太師椅」,江南地區則叫「獨座」。椅背搭腦捲雲紋作外形,內雕雲頭靈芝紋,中心圓景鑲大理石,圓框下裝對稱雲頭靈芝。椅盤前梃、束腰、牙板和踏腳檔皆內凹呈馬鞍式,牙板高浮雕「雙龍戲珠」,腳柱收腿式,腳頭雕大小卷珠,組合形似獸面。整體用料粗碩,造型穩重。這類獨座可能形成於同治年間,以後一直興盛不衰,常與天然幾、供桌、方桌、茶几等家具組合成套,採用對稱形式陳設於大廳之內,給人以氣氛強烈、莊嚴大方的感受。

十二生肖紅木鑲玉太師椅

2005年7月28日上午,價值108萬元的紅木鑲玉太師椅由故宮博物院收藏。

太師椅全套由代表十二生肖的12把椅子和6個茶几組成,具有濃郁的清代宮廷乾隆時期家具的風格。這是故宮首次收藏現代家具。

該套家具呈黑紫色,表面非常光潔,上面的雕花細膩講究。在每一張椅子的正面靠背上,都鑲有一塊由十二生肖圖案構成的玉石圖畫,12把椅子分別鑲嵌了龍、馬等白玉圖案。

清柞榛木嵌黃楊太師椅

清代嵌黃楊木雕柞榛太師椅高97厘米,寬63厘米,深49厘米。藤面,搭腦中間細線陽雕「壽」字,周邊為如意紋,兩端鏤空浮雕蝙蝠。背板分三段:上段嵌黃楊木浮雕暗八仙,中段高浮雕博古,下段亮腳嵌黃楊木鏤空雕靈芝雜寶。三邊圍子為龍紋拐子,兩邊扶手的拐子之間為黃楊木圓形卡子,鏤空透雕戲劇人物,每邊扶手兩面內容均不一樣,即一張椅子為四面工手,座墊束腰下牙板包腳,牙板上刻有浮雕卷草紋,環繞三面。正面兩腿左右上角為黃楊鏤空插角,腳線起回紋,這張太師椅做工精到,極具藝術價值。 [1]

參考文獻

  1. 太師椅齊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