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词语)
太岁(词语) |
肉灵芝,又称太岁。
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肉芝状如肉。附于大石,头尾具有,乃生物也。赤者如珊瑚,白者如脂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并把它收入“菜”部“芝”类,可食用、入药。
据中国太岁收藏协会专家介绍,因复合粘菌个体之间差异较大,安全起见,建议收藏研究为主,不可轻易食用。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肉灵芝
外文名;Ganoderma lucidum
别名;太岁药用价值有待考证 成分;大型粘菌复合体
形态特征
太岁又称“肉灵芝”,生长于地下而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学界始终有争议。
相关新闻
钓出太岁 2015年9月29日,四川成都金堂县赵镇江源村9组的村民钓到一个貌似“太岁”的东西,其重量达13斤。
2015年10月29日,在城阳区一家名为俏红楼的火锅店见到了一个活着的太岁。这个太岁是其老板花了50万元从一名枣农手里购买的。 太岁是西海岸红石崖街道一名姓郭的老人因为种植的枣树得了怪病,只能砍掉重栽。老人联系了挖掘机清理枣树,没想到从一个树根坑里发现了一个“大白球”。老人和挖掘机司机上前查看,只见“白球”长了两个圆形的头,摸上去就像是煮熟的牛皮筋一样有弹性,沾到手上的东西有一种黏糊糊的感觉。 70多岁的老人从未见过这样的“怪物”,就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打电话,女儿怀疑是挖到了传说中的“太岁”,于是委托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工作的朋友丁志山教授鉴定。经鉴定,确认“大白球”是俗称“太岁”的肉灵芝。
会呼吸太岁
南安惊现四十一斤太岁 。太岁被学界认为是一种存在于地球上的不明生物体,是自然界中非植物、非动物和非菌类的第四种生命形式,韩先生反映说自己就有一个千年太岁。这个物体更像是一半的木桩,表面布满了类似于血管的突起。用手轻轻触碰这个“太岁”,表面柔软,还富有弹性,拿在手里较柔软,硬度有些像凉粉。
工地捡回太岁
19日,松原小伙潘龙在松花江边的工地上捡到一块类似菌类的物体,怀疑是传说中的“太岁”。潘龙将部分样本带到本报,希望本报帮忙寻找单位进行鉴定。 从外形上观察,这块疑似“太岁”的物体呈白色,质感类似肉类,无任何特殊气味。物体的表面有明显肉丝状纹理,看到组织内有类似片状生长8的痕迹,结构非常紧密。在这块物体的一侧还连带着一块外皮,外皮的颜色为褐色,质感非常粗糙,整个物体长久地泡在水中后,可以看到水中有略微的白色悬浮物。这个物体就是从“太岁”当中撕下来的,它的整个形状略微像一个巨大的蘑菇。 [2] 挖出罕见太岁
几天前,霞沟社区居民郭本松就在河道里挖出来一个圆滚滚的东西,郭本松说,这东西看上就像一块大肥肉,摸上去还软乎乎的,越看越神秘。他发现,这个东西很像俗语里说的“太岁”。出于好奇,郭本松把东西挖了出来,看上去有排球那么大,表面发黄,沾了不少青苔,摸上去凉凉的,特别有弹性。 140斤"太岁"
12月28日消息,2015年3月,辽宁东港市长安镇村民王成德在山上意外获得了140斤“太岁”。截至2015年12月28日,这颗140斤的“太岁”已经被售出60斤,每斤平均价格为一万元。“太岁”又称肉灵芝,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
农民自家池塘捞出50斤“太岁” 专家估价超100万
据此估算,魏学农自家鱼塘发现的这块“太岁”重达50多斤,估价在100万元以上。魏学农说,这么贵重的东西作为老百姓也吃不起,还是希望有识货的行家能把“太岁”收走,这才是“太岁”最好的归宿。图为“太岁”被压上石板沉入鱼塘。 2016年6月,河北香河县安平镇村民发现太岁,重达80公斤
2019年7月,北京房山区西营村村民任思远发现太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