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鎮
太子鎮位於陽新縣北部,大冶湖南岸,由黃石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太子鎮交通便利,東距「黃金水道」長江12千米,西距武九鐵路、15千米,省道315穿城而過,黃陽快速公路途經太子鎮。
鎮域內旅遊資源豐富,有龍王洞、貴妃洞、筠山王家老屋古村落、沙灣寺古墓、父子山、太子廟等景點。中國最具人文氣質的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父子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已於2015年10月投入使用,不久的將來太子將是黃石市的後花園。太子鎮出產黃豆、苧麻、楠竹、把竹、茶葉等土特產,「太子豆腐」更是馳名省內外。
根據黃石市委關於全力推進大冶湖生態新區建設的戰略部署,從2013年5月開始,陽新縣「兩鎮一區」由黃石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1]
中文名: 太子鎮
外文名: Town of TaiZi
別 名: 太子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陽新縣
地理位置: 鄂東南,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北部,黃石大冶湖南岸
面 積: 104.84平方千米(2017年)
機 場: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火車站: 陽新站,黃石北站
車牌代碼: 鄂B
目錄
太子鎮介紹
陽新縣太子鎮,由黃石國家經濟開發區代管,位於陽新縣北部,大冶湖南岸與陽新縣陶港、韋源口、黃顙口等鎮接壤,與大冶市隔湖相望。交通發達,大韋、劉太、太黃公路穿境而過。全鎮轄31個行政村,總人口38529人(2017年),面積104.84平方千米(2017年),設有國稅、農行、工商、煙草、質檢、人險、電信、法庭、公安、特警、城管、電站等企事業單位24個,鎮直機關8個。2012年全年生產總值38700萬元,固定資產總投資38010萬元,財政總收入154萬元,人均年收入3499元。
太子鎮的傳說
傳說,太子廟鎮是1800年前為紀念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率太子孫登來此賑濟災民,太子染疾病歿建廟得名。交通發達,大韋、劉太、太黃公路穿境而過。鎮區人口密集,機關齊全。鎮區人口1萬餘人,設有國稅、地稅、農行、工商、煙草、質檢、人險、電信、法庭、電站等縣直企事業單位24個,鎮直機關8個。集鎮商賈林立,貿易繁榮,日銷售額可達25萬元。是個古老的中心集鎮。特別是土特產---太子豆腐,以其潔白鮮嫩,酥軟而不散,口味純正名聲遠揚陽新、大冶、黃石、武漢等市場,每到逢年過節,慕名前來購買者車水馬龍。
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依次為低山、丘陵、平原。自然資源豐富,查明的礦產資源有方解石、鐵、銅、金、煤、石棉等。盛產黃豆、苧麻、楠竹、把竹、茶葉,素有「黃豆鎮」、「苧麻村」之美譽,筠山生產的「雲霧茶」,在南北朝時期為皇家貢品。
太子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太子藝人加工的布貼「麒麟送子」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並被選送西歐參展;「太子竹馬」奔馳不息,太子地區「送太王」民間習俗,在鄂東地區影響較大。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基礎教育逐步提高,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太子中學是黃石唯一的一所市級農村示範學校,2002年在《人民日報》得到展示。
太子廟的傳說
太子鎮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太子鎮民間相關太子鎮的傳說更迷人,小時我常聽到的有許多動人美麗的傳說,其中有太子鎮卜地鍾(山型像鍾)與之相鄰的楓樹坪(山型像鼓),就這鐘鼓地有更多本地老伯姓流傳的民間故事。還有父子山的由來,戲子山的傳說山頂一片大草原,放養黃牛肥脹,牛肉熬出來的湯口味鮮美至今名傳,貴妃吃了戲子山牛肉配當地的手工米粉絕味無比。貴妃洞的傳說,觀英洞的傳說等等,如果有機會來太子務必找一導遊一一親歷遊玩的同時傾聽太子鎮美麗動人的山水故事,讓你不枉此行,終生受益!
這其中太子廟傳說,更是無人不知。太子廟鎮是1800年前為紀念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率太子孫登來此賑濟災民,太子染疾病歿建廟得名。
太子廟的現狀
在歷史長河中,太子廟幾經滄桑,瀕於倒塌。1994年重修太子廟。2000年6月工程告竣。現在的太子廟煥然一新,主體建築一進三重。「大乘禪林」牌傑翹角飛檐,「太子殿」、「彌勒殿」、「大雄寶殿」金碧輝煌,左有客廳,右有禪房、餐廳,建築結構古樸典雅,氣勢恢弘。
陽新縣太子鎮自三國建鎮以來,歷經千餘載,在那裡留下許許多多古老的傳說和歷史遺蹟。據史料記載,孫權的一位妃子王桂花就是陽新太子鎮益昌人氏,在益昌村後面的父子山上,隱藏着一個巨大溶洞,當地人稱「貴妃洞」。
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鐘乳、石筍、石柱、石幔等千姿百態、蔚為狀觀。舉目四望,但見岩體起伏曲折,廳堂寬大宏偉,雕樑畫棟般的石柱、石筍、石花、石幔,似火炬,如蓓蕾,像珠簾,玉樹冰花,亭台樓閣,參差錯落,琳琅滿目。尤其是那些似人似物、若靜若動的奇石異雕更招人喜愛。那拔地而起的「羅漢寶塔」、浮雲掩映的「雙洞雲封」、飛瀉而下的「白雲瀑布」、晶瑩透亮的「白玉葡萄」、怒吼的「雄獅」、奮蹄的「飛馬」,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太子鎮的古蹟
沙灣寺的古墓
太子鎮有個樟鋪村,距村不遠的半山腰上有一座千年古剎,名曰沙灣寺,村民在該寺發現了一座建築奇特的古墓,相傳古墓的主人就是傳奇人物《了凡四訓》的作者了凡大師。
太子廟
位於太子鎮中心街有個太子廟,已經有着上百年的歷史,裡面供奉着如來佛像以及其他的佛像雕塑,是附近最聞名的古廟,每天都有很多善男信女進去參拜。
李氏祠堂
在太子鎮的教育組的後面,有着一個占地上萬平方米的李氏宗祠,李氏作為太子鎮當地最大的一個姓氏,在裡面供奉着自己祖先的牌位,逢年過節都有附近李氏家族的人過來拜祭,他的布局為前後三進,左右三開間,第一進為門廳,門廳上部有一個面向天井的戲台,進門之後相當於從戲台底部穿過,進入第一進天井。天井兩側設置寬敞,一般為雙層。第二進為享堂,他是李氏宗族商議大事制定鄉規民俗和祭祖儀式的重要場所。享堂的背後為第二進天井,天井兩側上面設有鼓樓。最後一進為祖宗堂,擺放祖宗牌位。筠山深處的玉印古剎
和氏璧的傳說
無獨有偶,在太子鎮東部海拔400多米的筠山的深處,也有一座古剎,該古剎建在荊山上玉印洞旁,相傳這裡就是當年卞和發現和氏璧的地方。它們給千年古鎮帶來神秘的色彩。
沿太子鎮向筠山而行,便來到了筠山的石井村,該村口幾棵高達30多米的參天古木可惜死了二棵。在一位僧人嚮導下,沿一條山間小道向東爬行約一個多小時,就到了陽新縣太子鎮東部海拔400多米的荊筠山(古時稱荊山)。在密林中,隱藏着一座古剎。據介紹,這就是有關史料上記載的「玉印古剎」,是卞和在此發現「和氏璧」的地方,現存有「玉印洞」。碑文記載:和氏璧是卞和在古剎後的山洞裡發現後才三獻楚王的。
相傳,山洞有一天然石橋,傳說卞和年輕時是醫生,經常上荊山採藥,多次休息于山洞,朦朧中發覺有一隻喜鵲攀在洞壁處,閃閃發光,認為是寶石,於是鑿下此石塊,獻給楚王被砍足。後來和氏璧為無價之寶,製成鎮國玉璽。王莽篡位時,與姑姑爭奪玉璽,玉璽被摔破,用金子鑲補。
蓬蓬山的傳說
卞和後來在荊山山洞居住,被他治好病的網湖姑娘娥眉時常上山看望,願意以身相許,但被卞和拒絕。於是娥眉將采來的蓮蓬氣得丟在來的山路上,化為石頭,堆成一座山,叫蓮蓬山(現在這裡的村民常采這些有孔的石頭賣)。娥眉姑娘後來出家,在荊山南邊建廟,隔溝相望。
太子鎮其他旅遊資源
太子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代表有父子山,龍王洞、筠山王家老屋古村落、戲子山,青山等奇石峻岭山脈以及天然熔洞。迄今發現最大的溶洞「桂峰洞」位於父子山脈中段貴妃山中,洞後群峰環繞,洞前小河成溪。青山綠水,風景優美。洞內綿延數十公里未到盡頭,達數十層之多。洞內景觀幻化無窮,石筍石柱林立,石花倒懸,怪石詭變,錯綜盤結,爭奇鬥妍,有狀若牡丹的石花,有彎曲起伏的「雲陽梯田」、有阡陌縱橫的黃土高坡、有龍戲珠、獅盤球、有天馬行空、有土狗望月、有觀音坐蓮、有鯉魚跳門。洞中有洞,洞內有年代久遠的佛像佛龕坐落,給人一種靈光瑞氣,如臨仙境的感覺。
自然資源
1、生態農業資源。太子鎮資源豐富,物產富饒,農作物以種植水稻、麥類、薯類為主,兼四時蔬菜,農特產品有黃豆、苧麻、油菜、藥材、鐵掃帚、糯高梁等。
2、生態旅遊資源。太子鎮風光秀麗,父子山、筠山森林茂密,峰高谷深;貴妃洞一進數重,洞內諸石成景、千姿百態;馮家堍、王官山、雁門、柯家堍等水庫三岸倚山、庫水碧藍;大冶湖、海口湖水面遼闊,漁舟競作,引人入勝;九垴十三宕松濤滾滾、鳥語花香。太子廟香火繚繞、佛像林立、肅穆神秘。
3、人文特色資源。有「太王」傳說、「太子廟」傳說、「貴妃」洞傳說、「布貼畫」傳說等諸多非物質文化資源,特別是太子布貼很有名氣,民間藝人製作的《麒麟送子》等作品送西歐巡迴展出,還有10件作品被國家美術館收藏。太子豆腐因水質特特殊,營養豐富,工藝獨特,口味鮮嫩而聞名。逢年過節時產品供不應求,使一塊小「豆腐」做出了大經濟,成為太子文化的代表。
鎮域建設
1、經濟建設。近幾年新引進企業和項目有華億房地產、恆諾爐料有限公司、永祥牧業、星火冶煉廠、筠山風電項目、恆諾爐料有限公司、安吉白茶、德夫油茶基地、江蘇宜興花卉苗木、德夫油茶基地套養藥材雞項目。
2、集鎮建設。今年鎮政府盡力完善四大功能,一是在太子中學旁邊,商貿城對面,加緊建設太子居民休閒廣場。二是擴建太子自來水廠,使之日供水能力從600噸達到3000噸的標準。三是重新建設污水排水管網,積極籌建鄉鎮污水處理廠。四是新建集鎮垃圾壓縮中轉站,購置垃圾轉運車輛,提升日垃圾清掃轉運能力。我鎮在建集商住和商業於一體的「太子商貿城」項目,占地80餘畝,建築面積16萬餘平方米,總投資3億餘元。
民俗和工藝
太子藝人加工的布貼「麒麟送子」等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並被選送西歐參展;「太子竹馬」奔馳不息,太子地區「送太王」民間習俗,在鄂東地區影響較大。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基礎教育逐步提高,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太子中學是黃石唯一的一所市級農村示範學校,2002年在《人民日報》得到展示。
政區介紹
【名稱來歷】因為紀念三國時期,吳王孫權率太子孫登來此賑濟災民,太子染疾病歿建太子廟得名。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15°13′~115°16′,北緯29°57′~30°06′。地處陽新縣北部,東接黃顙口鎮,南鄰陶港鎮、白沙鎮,西連大王鎮,北隔大冶湖與大冶市汪仁鎮隔湖相望,並與韋源口鎮毗連。人民政府駐太子村,電話區號0714,郵政編碼435214。南距陽新縣城區50千米。
【政區沿革】1949年屬陽新縣第四區,1958年設人民公社,1984年撤公社設區,1987年設鎮,1999年合併筠山鄉。
【政區劃分】2011年末轄老屋、上港、筠合、筠嶺、陳堡、半山董、樟鋪、張畈、朋畈、港泉、雙堍、山海、李姓、屋李、舒壠、龍莊、四門、上莊、濟橋、四松、大洪、益昌、官山、碧湖、官路、德夫、世英、洪橋、劉政、塘埠、太子31個村民委員會,太子社區1個居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5.36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000人,城鎮化率22.3%。另有流動人口3030人。總人口中,男性28631人,占52.92%;女性25239人,占47.1%;14歲以下4903人,占9%;15~64歲42987人,占80.1%;65歲以上5710人,占10.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占100%。2011年人口出生率16.1‰,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9.7‰。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3千米,總面積104.84平方千米(2017年)。其中陸地112.8平方千米,占96.7%;水域3.9平方千米,占3.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60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地處幕阜山向長江沖積平原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10~40米,境內最高點父子山頂海拔791米,最低點海口湖12米。
經濟概況
【農業】耕地面積3.1萬畝,人均0.7畝,以種植稻穀、小麥、油菜為主。2011年農業總產值9500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8%。農民人均純收入3332元。糧食作物以稻穀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6萬噸,其中稻穀1.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和蔬菜。2011年油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0.4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6萬畝,產量0.6萬噸。畜牧業以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7萬頭,羊飼養量0.4萬隻。水產養殖面積5.4平方千米,水產品產量0.2萬噸。
【工業】以大理石、煤炭、鋼鐵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1.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15%。擁有工業企業29家,職工209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8億元,比上年增長6%。
【財政金融】2011年財政總收入45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30萬元,比上年增長5%。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24萬元,增值稅80萬元,企業所得稅32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加7.2%、6.7%、7.3%、8.2%。人均財政收入123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0.3億元,比上年增長11%。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1處,圖書室1個,藏書6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達24人。
【教育】2011年末有幼兒園5所,在園幼兒523人,專任教師54人;小學9所,在校學生2342人,專任教師18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學生1029人,專任教師9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95萬元,比上年增長8%。
【醫療衛生】2011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門診所1個;床位8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23張;固定資產總值4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0名,其中執業醫師6人,主任醫師5人,註冊護士2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6萬人次,手術病人146人次。31個村村民全部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100%。
【廣播電視】1968年建成太子鎮廣播電視站,現有有線電視用戶4560戶,入戶率55%。
【社會保障】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81戶,人數542人,支出98.1萬元,比上年增長2%,月人均143元,比上年增長14%;醫療救助3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671人次,共支出18.9萬元,比上年增長28%。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05戶,人數3927人,支出335萬元,比上年增長20%,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23人;福利院1家,床位12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3人。社區服務中心31個。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4.2萬元,使11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7萬人,參保率90%。
基礎設施
【郵政電信】2011年末有郵政支局1處,郵政業務總量168萬元,其中純收入110萬元。報紙、雜誌累計期發行38萬份。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700門,固定電話用戶1208戶,電話普及率30%;移動電話用戶28000戶,互聯網用戶1300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00萬元。
鎮區市政建設
【公共交通】1993年建成太子鎮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30班次,日均容量1000餘人次。
【供電】1994年太子鎮變電站、供電站建成,1998年供電站遷至太子鎮毛狗林街中段路南。
【園林綠化】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55個,綠化面積1.2萬平方米。
視頻
陽新縣太子鎮洪橋通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