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塔
天寧寺塔是中國遼代佛教建築。在北京西城區(原宣武區)廣安門外天寧寺內。
中文名: 天寧寺塔
地理位置: 北京西城區
性 質: 佛教建築
建築時間: 中國遼代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北京市
適宜遊玩季節: 四季
開放時間: 9:00-16:00
建議遊玩時長: 20-30分鐘
門票價格: 免費
目錄
寺塔簡介
天寧寺塔,據清《日下舊聞考》引舊籍考證,寺始建於5世紀北魏孝文帝時,初名光林寺。隋仁壽二年(602)稱宏業寺。唐開元改天王寺。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更名大萬安禪寺。元代寺院毀於兵火,殿宇無存。
明永樂時重修,宣德間改今名。天寧寺坐北朝南,現存古塔1座,清代重建山門、彌陀殿及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十七年(1782)兩次重修天寧寺碑記等。
天寧寺塔始建無明確紀年。據梁思成考證應為遼代所建,明、清兩代曾進行過多次修葺,是北京現存著名的古塔之一。
布局結構
天寧寺塔是北京城區現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築。據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考證,天寧寺塔的建造年代為遼代大康九年(公元1083年)。
據1992年大修時發現的遼代建塔碑可知,此塔建於遼天祚帝天慶9年至10年,即公元1119—1120年。
天寧寺塔塔高57.8米, 為八角十三層檐密檐式實心磚塔。整體結構自下而上為:基座、平座、仰蓮座、塔身、十三層塔檐、塔頂、寶珠、塔剎。
雕像造型
基座呈八角形,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基座各面以短柱隔成6個壺門形龕,內雕獅頭。上層略內收,每面為5個壺門形龕,內浮雕坐佛,上下層轉角處均浮雕金剛力士像。仰蓮座共3層,上承塔身,塔身四面設有半圓形券門,門兩邊雕有金剛力士、菩薩、雲龍等,雕像造型生動、栩栩如生。
十三層塔檐逐層收減,呈現出豐富有力的卷剎。整座塔造型俊美挺拔,雄偉壯麗[1],體現了遼代建築藝術的高超水平。塔為密檐式磚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57.8米,塔基為方形平台。底部為須彌座,在須彌座束腰部位的壼門雕有獅獸頭,間柱上浮雕纏枝蓮紋,轉角處雕金剛力士像。須彌座上又加一道束腰,其壼門內雕刻坐佛像,間柱及轉角處均雕有金剛力士像。 基座上部是平座,勾欄、斗栱均仿木結構,再上施三層仰蓮座承托塔身。塔身四正面辟拱門,門側磚雕天王像。余之四面為直欞窗,窗側磚雕菩薩像,形象生動,是遼代雕塑藝術的精品。塔檐為飛檐疊栱十三層,逐層收迭,使塔的外輪廓形成緩和弧線。每層塔檐下施仿木結構的雙抄磚雕斗栱。塔頂用兩層八角仰蓮上托小須彌座承寶珠。
文物保護
1988年隨着北京市西廂工程的竣工,天寧寺塔被修葺一新,並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京城的一道亮麗風景。
建築風格
天寧寺塔在整體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現了遼代密檐磚塔的建築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佛塔的重要實例。
同時該塔又是研究遼代南京(今稱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據。
年久失修
該塔年久失修,再加上自然災害,已受到嚴重破壞。1976年7月唐山地震波及北京,頂部受損嚴重,塔剎坍塌,塔杆外露,個別磚雕也被震壞。
視頻
世界環旅北京天寧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