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天冬
中文學名:天冬
別 稱:天門冬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百合目
科:百合科
屬:天門冬屬
種:天冬
採收時間:秋、冬二季
用 量:6-12g
毒 性:無毒
貯 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
圖片來源網址:[1]

目錄

簡介

天冬,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天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乾燥塊根。從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省的南部至華東、中南、西南各省區都有分布。具有養陰潤燥,清肺生津之功效。常用於肺燥乾咳,頓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渴,腸燥便秘。

形態特徵

天冬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簇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cm,灰黃色。莖細,長可達2m,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枝成簇,扁平,長1~3cm,寬1~2mm,先端銳尖。葉退化成鱗片,先端長尖,基部有木質倒生刺,刺在莖上長2.5~3mm,在分枝上較短或不明顯。花1~3朵簇生葉腋,單,雌雄異株,淡綠色;花梗長2~6mm;雄花花被片6,雄蕊稍短於花被,花絲不貼生於花被片上,花葯卵形;長約0.7mm;雌花與雄花大小相似,具性6個退化雄蕊。漿果球形,直徑6~7mm,成熟時紅色;具種子1顆。花期5~7月,果期8月。

 
天冬圖片(一)[2]

性味

味甘、苦,性寒。

歸經

歸肺、腎經。

功效

用於肺燥乾咳,頓咳痰黏,腰膝酸痛,骨蒸潮熱,內熱消渴,熱病津傷,咽干口渴,腸燥便秘。

化學成分

含多種螺旋甾甙類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絲氨酸等近20種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並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藥理作用

水煎劑、乙醇製劑在腫瘤組織培養液中對人體分離的直腸癌、結腸癌、纖維肉盜的癌細胞有抗癌作用;對白血病患者的細胞的呼吸與脫氫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天冬酰胺經動物實驗有鎮咳與祛痰作用。

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深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綠膿桿菌、炭疽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抗菌作用:煎劑體外試驗對炭疽桿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白喉桿菌、類白喉桿菌、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檸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殺滅蚊、蠅幼蟲的作用:將切碎的根置水中使成0.5-1%濃度,可使其中的孑孓於72~96小時後全部死亡,2~5%濃度時,經3~4天,可使其中的蛆死亡70~100%。

體外試驗(美藍法瓦氏呼吸器測定),天門冬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脫氫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並能抑制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細胞的呼吸。印度產同屬植物Asparagusracemosus中所含皂甙,對動物子宮有抗催產素的作用。

鎮咳去痰作用:經動物試驗有鎮咳和去痰作用。

 
天冬圖片(二)[3]

相關配伍

(1)治血虛肺燥,皮膚拆裂及肺痿咳膿血證:天門冬新掘者不拘多少,淨洗,去心、皮,細搗,絞取汁用砂鍋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溫酒調服。(《醫學正傳)天門冬膏)

(2)治肺胃燥熱,痰澀咳嗽:天門冬(去心)、麥門冬(去心)等分。上兩味熬膏,煉白蜜收,不時含熱咽之。(《張氏醫通》二冬膏)

(3)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溫溫.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搗取汁一升,酒一斗,飴一升,紫菀四合,人銅器於湯上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肘後方》)

相關論述

《本草蒙筌》:「天、麥門冬,併入手太陰經,而能驅煩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實亦有偏勝也。麥門冬兼行手少陰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於賊邪,故止咳立效;天門冬復走足少陰腎,屢屢滋腎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氣,故消痰殊功。蓋痰系津液凝成,腎司津液者也,燥盛則凝,潤多則化,天門冬潤劑,且復走腎經,津液縱凝,亦能化解。麥門冬雖藥劑滋潤則一,奈經絡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勝於麥門冬;下而消痰必讓於天門冬爾。先哲亦曰,痰之標在脾,痰之本在腎。又曰,半夏惟能治痰之標,不能治痰之本。以是觀之,則天門冬惟能治痰之本,不能治痰之標,非但與麥門冬殊,亦與半夏異也。」 相關文化

歷史考證

天門冬

天門冬始載於《本經》《別錄》云:「生奉高山谷。二月、三月、七月、八月采根,暴干。」《本草經集注》《桐君藥錄》云:「葉有刺,蔓生,五月花白,十月實黑,根連數十枚。」《新修本草》云:「有二種,苗有刺而澀者,無刺而滑者,俱是門冬。」《本草圖經》謂:「今處處有之。春生藤蔓,大如釵股,高至丈余。葉如冬茴香,極尖細而疏滑,有逆刺,亦有澀而無刺者,其葉如絲杉而細散,皆名天門冬。夏生白花,亦有黃色者,秋結黑子在其根枝傍。入伏後無花,暗結子。其根白或黃紫色,大如手指,長二三寸,大者為勝,頗與百部根相類,然圓實而長,一二十枚同撮。」以上所述莖有逆刺者與本品原植物基本相符。

(1)《抱朴子》:「天門冬生高地,根短而味甜氣香者善,其生水側下地者,葉細似蘊而微黃,根長而味多苦,氣臭者下。」

(2)《本草經集注》:「天門冬,雖暴干,猶滋潤難搗,必須薄切,暴於日中,或火烘之也。」

(3)《本草衍義》:「天門冬、麥門冬之類,雖曰去心,但以水漬漉使周,潤滲入肌,俟軟,緩緩擘取,不可浸出脂液。其不知者,乃以湯浸一、二時,柔即柔矣,然氣味都盡,用之不效,乃曰藥不神,其可得乎?」

相關記載

(1)《本草衍義》:天門冬,治肺熱之功為多,其味苦,但專泄而不專收,寒多人禁服。

(2)《本草蒙筌》:天、麥門冬,併入手太陰經,而能祛煩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實亦有偏勝也。麥門冬兼行手少陰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於賊邪,故止咳立效;天門冬復走足少陰腎,屢屢滋腎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氣,故消痰殊功。蓋痰系津液凝成,腎司津液者也,燥盛則凝,潤多則化,天門冬潤劑,且復走腎經,津液縱凝,亦能化解。麥門冬雖藥劑滋潤則一,奈經絡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勝於麥門冬,下而消痰必讓於天門冬爾。先哲亦曰,痰之標在脾,痰之本在腎。又曰,半夏惟能治痰之標,不能治痰之本。以是觀之,則天門冬惟能治痰之本,不能治痰之標,非但與麥門冬殊,亦與半夏異也。

(3)《本草匯言》:天門冬,潤燥滋陰,降火清肺之藥也。統理肺腎火燥為病,如肺熱葉焦,發為痿癰,吐血咳嗽,煩渴傳為腎消,骨蒸熱勞諸證,在所必需者也。前人有謂除偏痹、強骨髓者,因肺熱成痿,腎熱髓枯,筋槁不榮而成偏痹者也。天門冬陰潤寒補,使燥者潤,熱者清,則骨髓堅強,偏痹可利矣。然必以元虛熱勝者宜之。

(4)《長沙藥解》:天冬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腫痛,除咳吐膿血。《傷寒》麻黃升麻湯用之,治厥陰傷寒,大下之後,咽喉不利,吐膿血、泄瀉不止者,以其清火逆而利咽喉,療肺癰而排膿血也。天冬潤澤寒涼,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麥冬,土燥水枯者甚為相宜。陽明傷寒之家,燥土賊水,腸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營熱內郁,臟腑燔蒸;凡此閉澀不開,必用承氣,方其燥結未甚,以之清金泄熱,滋水滑腸,本元莫損,勝服大黃。又或瘡瘍熱盛,大便秘塞,重劑酒煎,熱飲亦良。其性寒滑濕濡,最敗脾胃而泄大腸,陽虧陰旺,土濕便滑者宜切忌之。其有水虧宜餌者,亦必制以滲利之味,防其助濕。

(5)《本草正義》:天門冬肥厚多脂,《本經》雖曰苦平,其實甚甘,氣薄味厚,純以柔潤養液為功,《本經》主暴風,蓋指液枯內動之風而言,滋潤益陰,則風陽自息,此即治風先治血之義。痹亦血不養筋之病,正與風燥相因而至,故治風者亦能治痹,非以祛外來之風痹。惟濕為陰寒之邪,痹病固亦有因於濕者,然必無甘寒陰藥,可治濕痹之理,蓋傳寫者誤衍之,天冬柔潤,豈可以療陰霾之濕邪痹著?《本經》又曰強骨髓,則固益液滋陰之正旨,三蟲伏屍,即血枯液燥之勞瘵,甘寒清潤,原以滋燥澤枯,是以治之。《別錄》謂保定肺氣,則以肺熱葉焦、燥金受灼而言,甘寒潤燥,本是補肺正將。去寒熱,亦陰液耗之乍寒乍熱,非外感邪甚之寒熱可知。養肌膚,益氣力,皆陰液充足之義。利小便者,肺金肅降,而水道之上源自清,亦津液霶霈,而膀胱之氣化自旺,固非為濕熱互阻之水道不利言也。而結之以冷而能補一句,則可知天冬偏於寒冷,惟燥火熾盛,灼爍陰液者宜之,而陽氣式微者,即有不勝其任之意。此《別錄》所以有大寒二字,而六朝以來諸家《本草》,固無一非以治燥火之症也。甄權謂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則以肺金枯燥,氣促不舒而言,故宜此甘寒柔潤以滋養之,則氣逆可平,喘息可定,即《名醫別錄》保定肺氣之意。張潔古亦謂治血熱侵肺,上氣喘促,皆為虛症一邊着想,而濁痰窒塞之喘促咳逆,必非其治。甄權又謂治肺痿、生癰、吐膿,除熱,則痿即肺熱葉焦,甘寒潤之宜也,而癰則痰火俱盛,咯吐膿血,只可苦寒清泄,斷不宜此柔潤多脂之藥,一虛一實,大有徑庭,連類及之,不無誤會,而潔古因此遂有苦以泄滯血一語,實與此藥性情不符,不可不辨。唯在肺癰欲愈,膿痰已減之時,濁垢既去,正氣已傷,余焰尚盛,則天冬大寒,能泄餘熱,味清而不甚膩厚,庶幾近之。此病情有始傳末傳之分,邪勢有輕重緩急之辨,必不可渾而言之,漫無區別。王海藏謂治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是即肺熱成萎,陰虛多火之侯,孫真人亦謂陽事不起,宜常服之,正以陰精消爍,廢而不用,故宜益陰以滋其燥。

(6)《本經》:主諸暴風濕偏痹,強骨髓,殺三蟲。

(7)《別錄》:保定肺氣,去寒熱,養肌膚,益氣力,利小便,冷而能補。

(8)《藥性論》:主肺氣咳逆,喘息促急,除熱,通腎氣,療肺痿生癰吐膿,治濕疥,止消渴,去熱中風,宜久服。

(9)《千金方》:治虛勞絕傷,老年衰損贏瘦,偏枯不隨,風濕不仁,冷痹,心腹積聚,惡瘡,癰疽腫癩,亦治陰痿、耳聾、目暗。

(10)《日華子本草》:鎮心,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治肺氣並嗽,消痰、風痹熱毒、游風、煩悶吐血。

(11)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痿蹶嗜臥,足下熱痛。

(12)《本草蒙筌》:能除熱淋,止血溢妄行,潤糞燥秘結。

(13)《綱目》:潤燥滋陰,清金降火。

(14)《植物名實圖考》:拔疔毒。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