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皮影
大通皮影 |
大通皮影戲歷史淵源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影響廣泛的一種藝術形式,俗稱皮人戲、皮戲、燈影子。相傳明洪武年間由中原傳入,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經過本地文化的不斷滲透和融合,創新出「西腔」和「東腔」兩大流派,唱腔多樣,劇目豐富,對白風趣,深受當地民眾和周邊各民族同胞喜愛。
目錄
基本內容
簡介
大通皮影作為河湟皮影的重要組成部分,錄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得到了專門保護。
大通皮影戲歷史淵源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它的演出裝備輕便,唱腔豐富優美,表演精彩動人。千百年來,其獨具的藝術魅力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據近代史學家顧頡剛在《中國影戲史略及其現狀》中認為:「中國皮影發源地為陝西,自秦漢隋唐當皆以其最盛」。由此可見,皮影藝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據《大通縣誌》記載:約在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皮影戲傳入青海的大通。大通皮影雕刻原料十分講究,一般以皮板薄厚適中,質堅而柔的青藏高原六七月份宰殺的黃牛皮為最佳,經過十至十五天的清水浸泡、涼干,通過刮、鏟等手段,其間將刮好的皮子用清水邊鏟邊洗,最後從皮子兩面鏟到透明的骨子,然後將濕皮子用特製木框固定陰乾。用鏟刀、切刀、斜刀、圓刀、半月鑿子,小榔頭,木製棒槌,木襯墊、火磚等工具進行構圖,雕刻、敷彩、熨燙、定綴。技法上用雕、縷、刻、挖相結合進行製作。
戲表演形式
「一口 敘述千 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是對皮影戲的真實寫照,它的道具主要有影人(也叫皮娃娃)亮子(影幕)燈盞(光源)。演出的主要樂器有四胡、三弦、嗩吶、長杆喇叭、小戰鼓、大銅鑼、鉸子、棒子、盞兒等。製作簡便,原料就地可取,演出不受舞台,燈光、場地的限制、大至廣場小至家家莊院,一盞燈一片布,一個演員就可以馱走全部道具。演出時,藝人們都有操作影人、樂器伴奏和道白同時兼顧的本領,有的把式一人能同時操耍七八個影人,文場面音韻繚繞、優美動聽,武場面緊鑼密鼓,影人搶來劍往,上下翻騰。它的演出劇目主要分花戲和踏本兩大類,內容有從商湯到明清的數百個傳統劇目以及以神話、傳說、故事改編的劇目;有以現實為題材創編的現代劇目。這些豐富多彩的皮影戲劇目,數百年來,相沿流傳於廣大農村,贏得了人民的喜愛。
皮影製作
皮影既為表演道具,又是難得的藝術精品。靠子由頭、手、腳、身幾個部分組成,線拉能活動。一個身靠可以和無數個頭靠組合,組配出若干個不同的人物形象,加上帥帳、桌椅、殿堂、朝房、車馬、轎船、兵器、坐騎、寺觀、動物、花草等,滿足不同劇目的需要。靠子雕刻精美,形象逼真,通過濃淡不一的色彩染、塗或各種乾濕色彩的重疊、點、暈、勾而成,用色大膽,色彩豐富和諧,頗有韻味。靠子取材上好的黃牛皮,分為硝皮、鏟皮、打磨、雕刻、連接、上色等6道工藝。硝皮用芒硝、雞糞、石灰等加水混合,放到清水河床里埋好,半月後取出鏟皮、曬乾,便可進行雕刻、連接和上色,最後用牛皮膠或「洋藥」(即透明水彩)定色定型。製作工具較簡單,只需剪刀、足刀、電工刀、錐子等少量工具。作為墊子的臘板特別講究,製作原料為山茶花瓣灰、蜂臘屎、苦竹灰和壩子油(香油),其特點是軟硬適度,不傷刻刀,刀痕可復原,刀尖也不會把臘帶走。
皮影戲發源
《史記》上記載說: 其明年,齊人少翁以鬼神方見上。上有所幸王夫人,夫人卒,少翁以方術蓋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雲,天子自帷中望見焉。於是乃拜少翁為文成將軍,賞賜甚多,以客禮禮之。
太史公說載了這個故事,說漢武帝的母親王夫人死了,武帝思念母親很悲痛,方士少翁,對武帝說能將王夫人的靈魂招回來,讓你們母子相會。於是,他用皮影戲上顯現王夫人的影子,騙了武帝許多嘗賜,還封了個官。這大概是記載最早的皮影戲了。傍人還不知道,所以連皇帝也被忽悠了。[1]
參考文獻
- ↑ 青海大通:皮影2鄉「濃縮」多種民間藝術中國新聞網,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