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賦格
《大賦格》全稱:《降B大調弦樂四重奏大賦格》(德語:Große Fuge,op.133),是路德維希·范·貝多芬於1825年至1826年間創作的單樂章弦樂四重奏,原本打算用作第13弦樂四重奏的終曲樂章。樂章以技術上難度及其內省性格(即使是貝多芬晚期作品之中)出名。樂曲創作時貝多芬已全聾。
貝多芬起初作此曲作為第13弦樂四重奏的結尾,但由於樂章對於當時樂手的演奏技術要求太高,聽眾亦不太能接受,因而出版者請他另寫一段新的終曲。一向不理會觀眾意見及口味的貝多芬卻同意了,於是以作品編號133出版此賦格[1]。
大多數19世紀樂評都不看好此大賦格。丹尼爾·格里戈里·梅森批評此曲使人很「反感」(repellent),而路易斯·施波爾就稱它及其它貝多芬晚期作品為「無法解釋和無法修改的恐怖」。但自從20世紀初,人們對其評價逐漸好轉,現在大賦格被認為是貝多芬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斯特拉文斯基說:
「這絕對是首當代音樂,而且永遠都會是當代。」
目錄
分析
全曲時長約18至20分鐘[2]。
樂章開始時是24音節「序幕」(Overtura),介紹賦格的兩主題之一:來自貝多芬第15弦樂四重奏(op.132)第一樂章的旋律。接着作品突然跳進強烈的雙賦格,其中第二主題有大幅度的跳音,四支琴發出三連音、斷音及交叉旋律。
接着的賦格是一連串調、節奏、緩急互相對比的樂段。有時一節會忽然斷掉。將近尾時,音樂慢落來,時有長的停頓,接着序幕重現,帶入急速的終結。
像貝多芬其它晚期的終曲(例如第九交響曲的歡樂頌)一樣,此賦格可以當作由多段子樂章組成的大樂章。每一小節都建立於原初主題的一次變奏上。作曲的手法亦為同期之代表:夾雜着變奏曲式、奏鳴曲式和賦格曲。
聯彈版大賦格及其手稿
1826年初,出版商馬蒂亞斯·阿爾塔利亞在提出將大賦格從原本的弦樂四重奏作品中分拆之前,已向貝多芬指有「不少意見」希望此曲有一個鋼琴四手的改編版本(由於此曲當時並不受歡迎,因此這有可能僅是出版商的託辭),但當時貝多芬對此並無興趣。因此阿爾塔利亞轉而邀請奧地利作曲家安東·哈爾姆改編。然而貝多芬對該改編不甚滿意,於是自行譜寫一更忠於原作的版本。此版本於其第14弦樂四重奏(op.131)後完成,阿爾塔利亞以作品134出版。
大賦格與大眾文化
這篇作品在大眾文化中得到了迴響。P·D·Q·巴赫寫了篇《最大賦格》(Grossest Fugue)。金·史丹利·羅賓遜寫了一本小說《Fifty Degrees Below》(New York: Bantam Books, 2005)說全球暖化,其中一幕,有一個人一邊在發了瘋似的吸塵,一邊將不同的房間中的麥克風聲響開至震耳欲聾,播放大賦格及《槌子鍵琴奏鳴曲》(Hammerklavier)的賦格樂章。
視頻
大賦格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匿名人百萬英鎊購得貝多芬《大賦格曲》手稿,北方網新聞頻道, 2007-11-27
- ↑ 【愛樂名家】呂紹恩作品之-《鋼琴大賦格》 ,搜狐, 201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