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大袞(DAGON),是舊約中非利士人主要崇拜的神明;參孫時代的迦薩(士十六21-23),亞實突(直到馬加比時代,馬加比壹書十83-85,十一4),以及掃羅和大衛時代的伯珊(撒上五2-7;代上十10及撒上卅一10)都膜拜他。大袞一名的真正來源已無法考究,即使他的確實性質也無法肯定。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1](含亞蘭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它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2]

目錄

人物簡介

一般認為他是一位魚神,但這說法事實上並沒有什麼根據;提出這說法的有耶柔米(BDB,頁1121),但最早清楚說明這點的卻是主後十三世紀的金希(Kimhi)(Schmo/kel)。這種觀點主要由於「大袞」與希伯來文「魚」一字 da{g{ 外表看來相似。在亞發及亞斯卡倫發現的硬幣上鑄有一個有魚尾的神像,但這是與亞他加蒂斯(Atargatis)有關,並無聲明與大袞有任何關係(參 Dhorme 和 Dussaud)。希伯來文的「五縠」 da{g{a{n (BDB,頁186),可能源自大袞或大根(Dagan)這神名,又或是這神名的來源;因此這神大概是位植物之神或五穀之神(參 W. F. Albright, Archaeology and the Religion of Israel3, 1953,頁74、220,注15)。

至少自主前2500年開始,整個米所波大米地區都崇拜大袞,特別是在幼發拉底河中游一帶;在那裡的馬里,建有一所大袞廟(主前十八世紀),有銅獅子為裝飾(參 A. Champdor, Babylon, 1959的插圖)。許多人名都與「大袞」一詞連起來,成為複合的名字。

在主前十四世紀及更早以前,北腓尼基的烏加列有一所大袞廟,廟中的兩塊石碑聲明呈獻給祂,可知這廟宇是為祂而建的;這些石碑的圖片見於 Syria 16, 1935,圖頁31:1-2,頁156的對頁,其文字由 Albright 翻譯,見:上引書,頁203,注30。這廟有一前院(?)、一前廳,大概也有一樓塔(參 C. F. A. Schaeffer, The Cuneiform Texts of Ras Shamra-Ugarit, 1939,圖頁39上的平面圖)。整座廟的外型大概與伍利(C. L. Woolley)所繪畫的古代模型相若(A Forgotten Kingdom, 1953,頁57,圖9)。在烏加列(北迦南)文獻中,大袞是巴力的父親。在伯珊發現一座廟,可能是代上十10所記載的那座(見 A. Rowe, Four Canaanite Temples of Beth Shan, 1, 1940,頁22-4)。在猶太及亞設境內有兩處稱為大袞家的城邑(書十五41,十九27),顯示在巴勒斯坦地有其他大袞的神龕。蘭塞二世在他列出巴勒斯坦各地的名單中(主前約1270年),提及一個大袞家 [B(e)th-D(a)g(o)n],而西拿基立在主前701年也提及一個比大根奴(Bit-Dagannu)。

參考文獻

  1. 古希伯來字母的發展與演變,網易,2021-04-11
  2. 宗教文化的思想價值,豆丁網,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