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藍
形態特徵
木藍 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莖直立,小枝被銀白色丁字毛。
葉互生;葉柄長1.3-2.5cm;托葉小,錐形;奇數羽狀複葉,長2.5-5cm,小葉對生,小葉9-13片,
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5-3cm,寬0.5-1.5cm,先端鈍圓,有小尖,基部楔形,
全緣,兩面被丁字毛,葉平時常帶藍色。總狀花序長2.5-5cm,通常腋生,無較葉為短,花疏生,
有花約20朵;萼鐘形,斜形,被銀白色丁字毛,5齒裂;花冠蝶形,紅黃色,長約04mm,
旗瓣寬卵形至長圓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圓形,微與龍骨瓣相連,龍骨瓣匙形,爪上有距;
雄蕊10,二體;子房無柄,花柱短,內彎,柱頭頭狀。莢果線狀圓柱形,直或稍彎,
長約2.5-3cm,種子間有縊縮,外形似串珠,有毛或無毛。有種子5-10顆。
種子圓形,長約1.5mm。
為豆科木藍屬植物木藍Indigofera tinctoria Linn的莖葉。
植物木藍,分布於華東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
主治乙型腦炎,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淋巴結炎,目赤,口瘡,癰腫瘡癤,丹毒,疥癬,蟲蛇咬傷,吐血。
別名
入藥部位
莖葉。
性味
味微苦,性寒。
歸經
入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
乙型腦炎,腮腺炎,急性咽喉炎,淋巴結炎,目赤,口瘡,癰腫瘡癤,丹毒,疥癬,蟲蛇咬傷,吐血。
相關配伍
1、治乙型腦炎,木藍鮮全草60-90g。水煎服。預防:木藍鮮枝葉l5-30g,水煎服。每3d服1次,連服數次。(《福建中草藥》)
2、治腮腺炎,木藍、海金砂各9g,射干6g。水煎服。木藍、仙人掌各鮮草適量。搗爛,敷患處。(《福建藥物志》)
3、治陽性腫毒,木藍葉搗碎外敷。(江西《草藥手冊》)
4、洽疥癬,汗斑,木藍葉30g,樟腦6g。搗爛,取汁外搽。(江西《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入藥部位
莖葉。
性味
歸經
入肝經。
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去瘀止血。治乙型腦炎,腮腺炎,目赤,瘡腫,吐血。
①《生草藥性備要》:"消瘡腫,去瘀生新。""葉治眼熱膜,吐血。"
②《福建中草藥》:"清熱解毒。"
1.《生草藥性備要》:消瘡腫,去瘀生新。葉治眼熱膜,吐血。
2.《福建中草藥》:清熱解毒。
3. 明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五·藍》:
「木藍長莖如決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葉,葉如槐葉,七月開淡紅花,結角長寸許,纍纍如小豆角,
其子亦如馬蹄決明子而微小,
迥與諸藍不同,而作靛則一也
相關論述
《群芳譜》:「槐藍,葉如槐葉,皆可作靛。」
化學成分
全草含靛甙[indican(glucoside)],魚藤素(deguelin),去氫魚藤素(dehydrodeguelin),魚藤醇(rotenol),魚藤酮(rotenone),在葉素(tephrosin),蘇門答臘酚(sumatrol),組胺(histamine)。
葉子含 有香豆精成分,黃酮類成分,藍色染料(bluedye)。
種子含多糖(holoside),半乳糖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
莖、葉、果中含黃酮類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山奈酚(kaempferol),木犀草素(luteolin)和槲皮素(quercetin)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枝條圓柱形,有縱棱,被白色丁字毛。羽狀複葉互生,小葉9-13,常脫落,
小葉倒卵狀矩圓形或倒卵形,長1-2cm,寬0.5-1.5cm,先端鈍,有短尖,基部近圓形,
兩面被丁字毛,葉柄、葉軸與小葉柄均被白色丁字毛。
藥理作用
附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參考資料
- ↑ 木藍,浴花谷花卉網
- ↑ 木藍的附方,蘋果綠養生網
- ↑ 木藍的形態特徵《中華本草》,中醫世家
- ↑ 木藍的藥材性狀《中華本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