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
大般若經
大般若經(Mahāpraj?āpāramitā-sūtra),佛教經典。 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般若經》。 為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般若類經典的匯編。 唐玄奘譯。 600卷,包括般若系16種經典(即十六會)。 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 一般認為最早出現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在貴霜王朝時廣為流行。 梵本多數仍存。
傳譯經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最早傳入中國的大乘般若經是東漢竺佛朔與支婁迦讖譯出的《般若道行品經》(後題《道行般若經》)10卷(相當此經第四會),世稱「小品般若」。 旋有三國吳支謙重譯成《大明度無極經》(原題《明度經》)6卷,康僧會別譯成《吳品經》5卷(今佚)。 另有竺法護譯成《光贊般若波羅蜜經》10卷; 朱士行西行求得二萬頌大品般若梵本,由無羅叉等譯成《放光般若波羅蜜經》20卷(相當於此經的第二會)。 鳩摩羅什於後秦弘始六年(404)重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二萬頌,弘始十年譯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小品八千頌和《金剛般若經》等。 菩提流支於北魏永平二年(509)譯出《金剛般若經》1卷(相當此經的第九會)。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等所說: 直至唐代,當時玄奘曾由印度求得此經總二十萬頌的梵本三部回國,長安名德以前代所翻未曾完備,因請玄奘加以全譯。 奘以唐京事務煩多,《般若》部帙巨大,須要在僻靜的地方專志宣譯。 便請得唐朝廷許可,於顯慶四年(659) 冬十月由長安移至坊州玉華宮寺(現在陝西銅川焦坪煤礦),從翌年春正月一日開始翻譯此經,時諸大德以經文廣大,曾請仿照羅什的譯例,刪去繁重; 玄奘心有未安,為求周詳,悉依梵本,不加省略; 並於翻譯時,參照所齎來的三種梵本,文有疑誤,即詳加校定,殷勤省覆,審慎周詳。 他的上首弟子大乘光、大乘欽、嘉尚等在場筆受。 玄奘譯時每慮無常,經常勉勵諸人努力加勤,莫辭勞苦。 至龍朔三年冬十月二十三日譯成為六百卷,分十六會。 其中前代已有譯本而由奘加以重譯或改譯的有六會,即第二會舊有西晉無羅叉譯二十卷本《放光般若經》、竺法護譯二十卷本《光贊經》、姚秦鳩摩羅什譯二十七卷本《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三種,而重譯為七十八卷。 第四會舊有後漢支婁迦讖譯十卷本《道行般若經》、吳支謙譯六卷本《大明度經》,苻秦曇摩蜱共竺佛念譯五卷本《摩訶般若鈔經》、姚秦鳩摩羅什譯十卷本《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四種,而重譯為十八卷。 第六會舊有陳月婆首那譯七卷本《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一種,而改譯為八卷。 第七會舊有梁曼陀羅仙譯二卷本《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僧伽婆羅譯一卷本《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二種,而重譯為二卷。 第八會舊有宋翔公譯二卷本《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一種,而重譯為一卷。 第九會舊有姚秦鳩摩羅什譯一卷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北魏菩提流支譯一卷本(同經)、陳真諦譯一卷本(同經)、隋笈多譯一卷本《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四種,而重譯為一卷。又前代未有譯本而由奘初譯出的有十會,即初會四百卷、第三會五十九卷、第五會十卷、第十會一卷、第十一至十六會二十二卷,合共初譯達四百九十二卷。 特別是其中第一會梵本十三萬二千六百頌的譯出(見《法苑珠林》卷一百),滿足了此土學人由於從來的傳說中屢屢提出大部《般若》有十萬偈頌 (見《大智度論》卷一百、《金剛仙論》卷一、僧叡《小品經序》、梁武帝《註解〈大品經〉序》、隋智顗《金剛般若經疏》、吉藏《大品經義疏》卷一、《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所載崛多三藏的傳說等)的想望,因而此經的譯出對於素重般若的中土大乘佛教具有甚大的意義。
主要內容
全經分四處(指佛陀在王舍城的鷲峰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王宮、王舍城竹林精舍說法的四個處所)十六會(16次集會)。 前五會文異義同,均為對般若教義全面系統的敘述。 第六會至第九會,撮取大部般若之精要,說無所得空的法門義理。 第十會為佛對金剛手菩薩等說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淨法門等,帶有密教的色彩。 最後六會,依次談六度(即六波羅密多)。 全經文辭典雅暢達,也是一部富有哲理的文學作品。 此經宣稱大乘即是般若,般若即是大乘,大乘般若無二。它作為大乘佛教的基礎理論,被稱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 其中心思想在於說明諸法「性空幻有」的道理。 性空,指佛所說的一切法(即一切現象)都沒有實在的自性; 幻有,指一切法雖然自性空,但並非虛無,假有的現象仍是存在的。 認為世俗認識的一切對象,均屬「因緣和合」,假而不實; 唯有通過「般若」對世俗認識的否定,才能把握佛教真理,達到覺悟解脫。 另外,此經認為佛陀有真身和法身之分,法身也就是信仰者追求的最高真理或真如,人們通過修行的六種方法(六度),可以獲得解脫。
佛經影響
此經在印度甚為流行。 其中第二會繁簡適中,流傳更廣。 中觀派創始人龍樹曾疏釋此經而撰成《大智度論》,以闡述此經所顯性空實相之理。 而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的彌勒,相傳也總攝此經之義而撰成《現觀莊嚴論》,以闡述此經所示實踐行證之道。 其後無著、世親又疏釋此經第九會,各自撰成《金剛般若經論》。 陳那則依此經第四會撰成《佛母般若波羅蜜多圓集要義論》。綜述此經要旨。 此外,龍樹、提婆所撰《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論書,也都是發揮此經義旨,弘揚大乘般若性空教義之作。 於此可見此經在印度流行的盛況。 在中國,從《道行般若》、《大品般若》譯出之後,中經衛士度、帛法祚、支孝龍、康僧淵、支敏度、竺道潛、竺法溫、支遁等傳寫講述,般若之學逐漸流行。 東晉道安在襄陽講《放光般若經》,並撰制註解文記,發揚此經奧義。 當時弘揚般若的尚有於法開、竺法溫、竺曇壹、於道邃等。當時他們在玄學的影響下,形成所謂般若學的六家七宗。 迨後秦鳩摩羅什廣譯「大品」、「小品」、《金剛般若》及《大智度論》、《中論》、《百論》等,其弟子僧叡、僧肇等競造章疏,般若之學的研習達到高潮,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基礎理論,並影響到隋唐有關宗派。其中三論宗以《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為主要典籍,直接沿襲此經傳統; 此經第九會「金剛能斷分」的異譯本《金剛般若》,成為禪宗傳心的法本; 天台宗以此經為觀法,在其化法四教中判為「通教」。 可見此經在大乘佛教中影響之深遠。 此經提要的撰述,現存的有宋大隱《大般若經關法》6卷,明智旭《閱藏知津》中有關此經提要8卷,《大般若經綱要》10卷,近代歐陽竟無的《大般若波羅蜜經敘》4卷等。
初會
此經的內容分十六會,前五會義同文異,均為所顯《般若》教義的全面敘述。 其中初會四百卷文義最為詳廣,二會以下,順次簡略。
初會分七十九品。 一、《緣起品》,述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放光照十方佛土,一切世界上首菩薩各以金色蓮花來獻,佛散花遍諸佛界,花台化佛說大般若,大眾歡喜,嘆未曾有。
二、《學觀品》,佛知大眾都來集會,對舍利子說般若波羅蜜的學、修,謂當圓滿三十七道品、三解脫門乃至大慈悲喜舍等無量佛法,以無所得為方便,而無住無著。世出世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皆不可得。如是菩薩智慧超勝二乘,為真福田。
三、《相應品》,又為舍利子說菩薩和一切法空相應,及和般若波羅蜜多相應,不著一切法有、空等、也不見有諸法和空相應等,如是菩薩不見有所修般若。
四、《轉生品》,說安住般若的菩薩轉生處所等。無量大苾芻眾聞已發心受記,又有無量有情發願往生十方淨土,也得受記。
五、《贊勝德品》,述舍利子等同贊菩薩般若,佛加以印可。
六、《觀舌相品》,述佛現廣長舌相,放光照十方世界,十方菩薩和諸天來供養佛,無量有情得到受記。
七、《教誡教授品》,佛令善現為諸菩薩說般若的相應法。佛又為說菩薩、般若但是假名,不可得故;菩薩於一切法住無分別,能修六度等。又不著色等,乃至不著方便善巧,能著、所著、著處、著時皆不可得等。又就菩薩、般若、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無所見等義和善現相問答、印證。
八、《勸學品》,善現向佛及舍利子說菩薩為成滿六度、遍知及修、得一切佛法,當學般若等。
九、《無住品》,說於諸法無所住,也非不住,諸法因緣假合,皆不可說,應以性空觀一切法,於諸法無所取,而能成辦一切事業。
十、《般若行相品》,說菩薩於修行般若,觀察一切法無所有、不可得,由內空乃至無性自性空故。又般若及一切法離相,亦離自性,無所取,名於一切無所取著,三摩地,無得無為,名畢竟淨。
十一、《譬喻品》,說一切法即幻,及善友攝受,以無所得為方便而勤修諸善等。
十二、《菩薩品》,佛又為解說菩薩的句子、及善、非善、有記、無記等,並說菩薩於如是自相空法不應執着,應以無二為方便,覺一切法。
十三、《摩訶薩品》,廣說摩訶薩義,舍利子、善現、滿慈子也各說摩訶薩義。
十四、《大乘鎧品》,說菩薩擐六度、十二禪、三十七品、二十空等大乘之鎧,遍照諸界令息諸苦,奉持佛法,而實皆如幻,作者不可得故。 善現又述所領解義,並答滿慈子說一切法性無所有乃至性無淨,應勤修學一切無縛無解法門,乃至如是成熟菩提、嚴淨佛土。
十五、《辨大乘品》,佛更為善現解說六度二十空等大乘相,及發趣大乘的十地的行業,觀一切法無所有,以無所得為方便,出三界生死,至一切智智,利樂有情至無盡際等。
十六、《贊大乘品》,廣贊菩薩所住的大乘相,超勝一切世間。
十七、《隨順品》,明大乘和般若無二無別義。
十八、《無所得品》,善現說菩薩、般若都畢竟不生,無所有、不可得,菩薩但有假名,諸法也無自性,離畢竟不生,也無菩薩能行菩提等。更為舍利子廣加解說。
十九、《觀行品》,善現又說菩薩修行般若,觀諸法時,無受、無取、無執、無著;又諸法性空,不生不滅、非二非不二等。又為舍利子廣釋菩薩、摩訶薩、般若、觀諸法、及諸法不生、不滅、不二等義。
二十、《無生品》,善現又說菩薩修行般若,觀我、人、諸法乃至如來法無生,畢竟淨故,並為舍利子廣解其義。
二十一、《淨道品》,善現又說菩薩修行六度,須淨諸法乃至淨菩提道;又六度由有所得和無所得為方便而有世間,有出世間;般若為一切善法母,普能出生、攝受一切善法;菩薩聞般若心無疑惑,常不舍離一切有情大悲作意: 此種作意無自性故空無覺知等。 佛加以贊印,三千大千世界震動,無量天人得忍發心。
二十二、《天帝品》,述諸天來會,善現為帝釋說菩薩般若:發菩提心、離聲聞地、以應一切智智心、用無所得為方便的思惟、觀、修,雖觀諸法而都無所見。 又為舍利子說菩薩雖住般若,於一切法都無所住、亦非不住等。
二十三、《諸天子品》,善現又為未理解所說的諸天子說般若離語言文字,應住無說無聽無解的甚深般若修學不舍,乃至欲為如幻夢有情說如幻夢法,幻夢事與一切法乃至涅盤無二無別。
二十四、《受教品》,更為舍利子說甚深般若在住不退地菩薩和已見諦的聲聞等人能信受。 般若教中廣說三乘法,於我、法等以無所得為方便,由內、外空故乃至無自性空故等義。
二十五、《散花品》,述諸天聞法化花散供佛,善現和帝釋論說花不生、諸法不生、乃至無上乘亦不生等義。
二十六、《學般若品》,又為帝釋說菩薩知諸法但是假名而不離法性,如是學般若時不於色等學、不於空學、不見若生若滅等而學般若,以無所學無所成辦為方便等。
二十七、《求般若品》,說菩薩求般若當以如來為依處,亦非依處,但隨順世俗說為依處,非如來、真如、法性等可得,亦非如來與真如、法性等相應不相應,般若不應於一切法求、不應離一切法求等。
二十八、《嘆眾德品》,稱嘆菩薩般若是大波羅蜜與無量、無邊波羅蜜。
二十九、《攝受品》,諸天聞說稱善,佛也加以贊印,說菩薩以無所得為方便修學一切法,不離一切佛法。又述受持、讀誦、修習、思惟、演說、流布般若的功能、及般若能攝受一切善法、能滅諸惡。 帝釋又贊般若調伏菩薩令不高心,行六度時以無所得為方便,能令回向一切智智。佛更為說般若是一切咒王,於我及法雖無有所得,而能使自他得大饒益等。
三十、《校量功德品》,分別校量般若的功德。以般若故有一切勝因勝果及菩薩,菩薩所有方便善巧皆以般若增長,依此成就一切功德勝利。 時外道惡魔欲來尋求佛的過失,帝釋念誦般若使外魔退卻。 佛又為慶喜說般若於一切法為尊為導,以無二無生無所得為方便修習六度等回向一切智智。 並說般若及般若供養乃至流布等功德,及較量書寫施他等種種功德,而勸以無所得慧和巧妙文義宣說六度,並分別有所得相似般若和無所得的真正般若行六度等的區別。 更廣為較量功德而勸修學菩薩般若等。
三十一、《隨喜回向品》,彌勒與善現論說菩薩隨喜有情的福業,回向菩提,以無得為方便,超勝異生、二乘,於所緣事及一切法皆不取相,而能發起隨喜回向無上菩提。 善現又承彌勒的意旨,為帝釋說新學菩薩修善根回向,與隨喜行諸福業等的無得無相方便。彌勒又和善現問答菩薩不取相而能隨喜回向等事。佛加以贊印,更為善現說菩薩無倒的隨喜回向。
三十二、《贊般若品》,舍利子廣贊般若,佛為說一切善法皆由般若出現。 舍利子更為帝釋說般若殊勝,五度如盲,般若如導。 佛更為舍利子說菩薩應引發般若,於一切法無所得故。 更為善現說菩薩信般若則不信色等諸法,觀一切法不可得故。善現領解,因說菩薩般若名大波羅蜜等。
三十三、《謗般若品》,佛又為舍利子說信解般若的人是從十方如來的法會來生、久發菩提心、常修六度的。又為善現說般若無能聞見者,也無所聞見。 並說有菩薩初發心即能修學甚深般若,有菩薩不敬般若、造作惡業,墮三惡道,及愚痴人毀謗般若有四因緣等。
三十四、《難信解品》,又為說不勤精進、未種善根、具不善根為惡知識所攝受的人,於甚深般若難信難解。 由於諸法非解非縛,以無所有性為自性、諸法清淨與果清淨、般若清淨、一切智清淨乃至見清淨無二無別無壞無斷、無不淨不相應等。
三十五、《贊清淨品》,又為舍利子說如是清淨的甚深意義,清淨般若於一切法無所執受等。 又為善現廣說一切畢竟淨義。
三十六、《著不著相品》,又為說菩薩以有所得為方便的不能證得實相般若,以無所得為方便的得證實相般若。 善現又為舍利子及帝釋分別執著不執著相等,佛加以印可,更說其微細相,顯示般若甚深無性無作不可得等。 善現又說般若修行甚難,如修虛空都無所有、無可施設等。又為帝釋說護持般若人如護虛空,菩薩修行般若雖知諸法如幻而亦不執為幻等。
三十七、《說般若相品》,時三千大千世界諸天由佛的神力各見千佛宣說般若,各見請說的上首善現,問難的上首帝釋。佛又為善現說彌勒等當來諸佛宣說般若的行相,當證當說諸法畢竟淨等。 善現又述讀誦,演說般若的功德。時諸天散華,佛又為解說般若轉法輪義。
三十八、《波羅蜜多品》,善現更廣贊般若波羅蜜多的大、無邊等,佛一一加以印證。
三十九、《難聞功德品》,這時帝釋心念般若殊勝難聞,舍利子也說聞已信解不信解由於夙因,佛為帝釋宣說一切智智皆從般若生故,菩薩應學般若。 又菩薩修行般若。 於五蘊乃至諸佛無上菩提等法不住不習、亦非住非不住、非習非不習、所住習諸法不可得等。 又為舍利子說般若甚深無量。 舍利子也說聞是般若信受修行,當是善根成熟,不久當受菩提記,如行曠野已近王都等,佛加以贊可。 並為說菩薩的四攝,及離我法等見着修行般若、速得圓滿等。 又般若是大寶聚、清淨聚,受持讀誦書寫宣說般若的功德,乃至佛滅度後般若當盛行於東南、漸傳至東北方等。
四十、《魔事品》,佛為善現具說修行般若時的魔事留難等。
經文目錄
大般若經一001-200卷
大般若經初會序 初分緣起品第1-1 初分緣起品第1-2
初分學觀品第2-1 初分學觀品第2-2 初分相應品第3-1
初分相應品第3-2 初分相應品第3-3 初分相應品第3-4
初分轉生品第4-1 初分轉生品第4-2 初分轉生品第4-3
初分贊勝德品第5 初分現舌相品第6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3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4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5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6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7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8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9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0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1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2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3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4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5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6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7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 18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19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0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1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2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3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4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5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7-26 初分勸學品第8 初分無住品第9-1
初分無住品第9-2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1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2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3 初分般若行相品第10-4 初分譬喻品第11-1
初分譬喻品第11-2 初分譬喻品第11-3 初分譬喻品第11-4
初分菩薩品第12-1 初分菩薩品第12-2 初分摩訶薩品第13-1
初分摩訶薩品第13-2 初分摩訶薩品第13-3 初分大乘鎧品第14-1
初分大乘鎧品第14-2 初分大乘鎧品第14-3 初分辨大乘品第15-1
初分辯大乘品第15-2 初分辯大乘品第15-3 初分辯大乘品第15-4
初分辯大乘品第15-5 初分辯大乘品第15-6 初分贊大乘品第16-1
初分贊大乘品第16-2 初分贊大乘品第16-3 初分贊大乘品第16-4
初分贊大乘品第16-5 初分贊大乘品第16-6 初分隨順品第17
初分無所得品第18-1 初分無所得品第18-2 初分無所得品第18-3
初分無所得品第18-4 初分無所得品第18-5 初分無所得品第18-6
初分無所得品第18-7 初分無所得品第18-8 初分無所得品第18-9
初分無所得品第18-10 初分觀行品第19-1 初分觀行品第19-2
初分觀行品第19-3 初分觀行品第19-4 初分觀行品第19-5
初分無生品第20-1 初分無生品第20-2 初分淨道品第21-1
初分淨道品第21-2 初分天帝品第22-1 初分天帝品第22-2
初分天帝品第22-3 初分天帝品第22-4 初分天帝品第22-5
初分諸天子品第23-1 初分諸天子品第23-2 初分受教品第24-1
初分受教品第24-2 初分受教品第24-3 初分散花品第25
初分學般若品第26-1 初分學般若品第26-2 初分學般若品第26-3
初分學般若品第26-4 初分學般若品第26-5 初分求般若品第27-1
初分求般若品第27-2 初分求般若品第27-3 初分求般若品第27-4
初分求般若品第27-5 初分求般若品第27-6 初分求般若品第27-7
初分求般若品第27-8 初分求般若品第27-9 初分求般若品第27-10
嘆眾德品第28-1 嘆眾德品第28-2 初分攝受品第29-1
初分攝受品第29-2 初分攝受品第29-3 初分攝受品第29-4
初分攝受品第29-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1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2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3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4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6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7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8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59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0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1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2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3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4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5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30-66 初分隨喜回向品第31-1 初分隨喜回向品第31-2
初分隨喜回向品第31-3 初分隨喜回向品第31-4 初分隨喜回向品第31-5
初分贊般若品第32-1 初分贊般若品第32-2 初分贊般若品第32-3
初分贊般若品第32-4 初分贊般若品第32-5 初分贊般若品第32-6
初分贊般若品第32-7 初分贊般若品第32-8 初分贊般若品第32-9
初分贊般若品第32-10 初分謗般若品第3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9
大般若經二200-400卷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2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3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4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5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6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7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8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3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4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5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6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7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8 初分難信解品第34-99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00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01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02 初分難信解品第34-103
初分贊清淨品第35-1 初分贊清淨品第35-2 初分贊清淨品第35-3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1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2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3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4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5 初分着不着相品第36-6
初分說般若相品第37-1 初分說般若相品第37-2 初分說般若相品第37-3
初分說般若相品第37-4 初分說般若相品第37-5 初分波羅蜜多品第38-1
初分波羅蜜多品第38-2 初分難聞功德品第39-1 初分難聞功德品第39-2
初分難聞功德品第39-3 初分難聞功德品第39-4 初分難聞功德品第39-5
初分難聞功德品第39-6 初分魔事品第40-1 初分魔事品第40-2
初分佛母品第41-1 初分佛母品第41-2 初分佛母品第41-3
初分佛母品第41-4 初分不思議等品第42-1 初分不思議等品第42-2
初分不思議等品第42-3 初分辦事品第43-1 初分辦事品第43-2
初分眾喻品第44-1 初分眾喻品第44-2 初分眾喻品第44-3
初分真善友品第45-1 初分真善友品第45-2 初分真善友品第45-3
初分真善友品第45-4 初分趣智品第46-1 初分趣智品第46-2
初分趣智品第46-3 初分真如品第47-1 初分真如品第47-2
初分真如品第47-3 初分真如品第47-4 初分真如品第47-5
初分真如品第47-6 初分真如品第47-7 初分菩薩住品第48-1
初分菩薩住品第48-2 初分不退轉品第49-1 初分不退轉品第49-2
初分不退轉品第49-3 初分巧方便品第50-1 初分巧方便品第50-2
初分巧方便品第50-3 初分願行品第51-1 初分願行品第51-2
初分殑伽天品第52 初分善學品第53-1 初分善學品第53-2
初分善學品第53-3 初分善學品第53-4 初分善學品第53-5
初分斷分別品第54-1 初分斷分別品第54-2 初分巧便學品第55-1
初分巧便學品第55-2 初分巧便學品第55-3 初分巧便學品第55-4
初分巧便學品第55-5 初分願喻品第56-1 初分願喻品第56-2
初分堅等贊品第57-1 初分堅等贊品第57-2 初分堅等贊品第57-3
初分堅等贊品第57-4 初分堅等贊品第57-5 初分囑累品第58-1
初分囑累品第58-2 初分無盡品第59-1 初分無盡品第59-2
初分相引攝品第60-1 初分相引攝品第60-2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1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2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3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4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5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6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7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8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9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10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11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12 初分多問不二品第61-13
初分實說品第62-1 初分實說品第62-2 初分實說品第62-3
初分巧便行品第63-1 初分巧便行品第63-2 初分遍學道品第64-1
初分遍學道品第64-2 初分遍學道品第64-3 初分遍學道品第64-4
初分遍學道品第64-5 初分遍學道品第64-6 初分遍學道品第64-7
初分三漸次品第65-1 初分三漸次品第65-2 初分無相無得品第66-1
初分無相無得品第66-2 初分無相無得品第66-3 初分無相無得品第66-2
初分無相無得品第66-5 初分無相無得品第66-6 初分無雜法義品第67-1
初分無雜法義品第67-2 初分諸功德相品第68-1 初分諸功德相品第68-2
初分諸功德相品第68-3 初分諸功德相品第68-4 初分諸功德相品第68-5
初分諸法平等品第69-1 初分諸法平等品第69-2 初分諸法平等品第69-3
初分諸法平等品第69-4 初分不可動品第70-1 初分不可動品第70-2
初分不可動品第70-3 初分不可動品第70-4 初分不可動品第70-5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1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2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3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71-4 初分嚴淨佛土品第72-1 初分嚴淨佛土品第72-2
初分淨土方便品第73-1 初分淨土方便品第73-2 初分無性自性品第74-1
初分無性自性品第74-2 初分勝義瑜伽品第75-1 初分勝義瑜伽品第75-2
初分無動法性品第76 初分常啼菩薩品第77-1 初分常啼菩薩品第77-2
初分法涌菩薩品第78-1 初分法涌菩薩品第78-2 初分結勸品第79
大般若經三400-600卷
大般若經第二會序 第二分緣起品第1 第二分歡喜品第2
第二分觀照品第3-1 第二分觀照品第3-2 第二分觀照品第3-3
第二分觀照品第3-4 第二分無等等品第4 第二分舌根相品第5
第二分善現品第6-1 第二分善現品第6-2 第二分善現品第6-3
第二分入離生品第7 第二分勝軍品第8-1 第二分勝軍品第8-2
第二分行相品第9-1 第二分行相品第9-2 第二分幻喻品第10
第二分譬喻品第11 第二分斷諸見品第12 第二分六到彼岸品第13-1
第二分六到彼岸品第13-2 第二分乘大乘品第14 第二分無縛解品第15
第二分三摩地品第16-1 第二分三摩地品第16-2 第二分念住等品第17-1
第二分念住等品第17-2 第二分修治地品第18-1 第二分修治地品第18-2
第二分出住品第19-1 第二分出住品第19-2 第二分超勝品第20-1
第二分超勝品第20-2 第二分無所有品第21-1 第二分無所有品第21-2
第二分無所有品第21-3 第二分隨順品第22 第二分無邊際品第23-1
第二分無邊際品第23-2 第二分無邊際品第23-3 第二分無邊際品第23-4
第二分遠離品第24-1 第二分遠離品第24-2 第二分帝釋品第25-1
第二分帝釋品第25-2 第二分信受品第26 第二分散花品第27-1
第二分散花品第27-2 第二分授記品第28 第二分攝受品第29-1
第二分攝受品第29-2 第二分窣堵波品第30 第二分福生品第31
第二分功德品第32 第二分外道品第33 第二分天來品第34-1
第二分天來品第34-2 第二分設利羅品第35 第二分經文品第36-1
第二分經文品第36-2 第二分隨喜回向品第37-1 第二分隨喜回向品第37-2
第二分大師品第38 第二分地獄品第39-1 第二分地獄品第39-2
第二分清淨品第40 第二分無摽幟品第41-1 第二分無摽幟品第41-2
第二分不可得品第42 第二分東北方品第43-1 第二分東北方品第43-2
第二分東北方品第43-3 第二分魔事品第44 第二分不和合品第45-1
第二分不和合品第45-2 第二分佛母品第46-1 第二分佛母品第46-2
第二分示相品第47-1 第二分示相品第47-2 第二分成辦品第48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49-1 第二分船等喻品第49-2 第二分初業品第50-1
第二分初業品第50-2 第二分調伏貪等品第51 第二分真如品第52-1
第二分真如品第52-2 第二分真如品第52-3 第二分不退轉品第53
第二分轉不轉品第54 第二分甚深義品第55-1 第二分甚深義品第55-2
第二分夢行品第56 第二分願行品第57 第二分殑伽天品第58
第二分習近品第59 第二分增上慢品第60-1 第二分增上慢品第60-2
第二分增上慢品第60-3 第二分同學品第61-1 第二分同學品第61-2
第二分同性品第62-1 第二分同性品第62-2 第二分無分別品第63
第二分堅非堅品第64-1 第二分堅非堅品第64-2 第二分實語品第65-1
第二分實語品第65-2 第二分無盡品第66 第二分相攝品第67
第二分巧便品第68-1 第二分巧便品第68-2 第二分巧便品第68-3
第二分巧便品第68-4 第二分樹喻品第69 第二分菩薩行品第70
第二分親近品第71 第二分遍學品第72-1 第二分遍學品第72-2
第二分漸次品第73-1 第二分漸次品第73-2 第二分無相品第74-1
第二分無相品第74-2 第二分無雜品第75-1 第二分無雜品第75-2
第二分眾德相品第76-1 第二分眾德相品第76-2 第二分眾德相品第76-3
第二分眾德相品第76-4 第二分善達品第77-1 第二分善達品第77-2
第二分善達品第77-3 第二分實際品第78-1 第二分實際品第78-2
第二分無闕品第79-1 第二分無闕品第79-2 第二分道土品第80
第二分正定品第81 第二分佛法品第82 第二分無事品第83
第二分實說品第84 第二分空性品第85
大般若經第三會序 第三分緣起品第1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1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2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3 第三分舍利子品第2-4
第三分善現品第3-1 第三分善現品第3-2 第三分善現品第3-3
第三分善現品第3-4 第三分善現品第3-5 第三分善現品第3-6
第三分善現品第3-7 第三分善現品第3-8 第三分善現品第3-9
第三分善現品第3-10 第三分善現品第3-11 第三分善現品第3-12
第三分善現品第3-13 第三分善現品第3-14 第三分善現品第3-15
第三分善現品第3-16 第三分善現品第3-17 第三分天帝品第4-1
第三分天帝品第4-2 第三分天帝品第4-3 第三分現窣堵波品第5-1
第三分現窣堵波品第5-2 第三分現窣堵波品第5-3 第三分稱揚功德品第6-1
第三分稱揚功德品第6-2 第三分佛設利羅品第7 第三分福聚品第8-1
第三分福聚品第8-2 第三分隨喜回向品第9-1 第三分隨喜回向品第9-2
第三分地獄品第10-1 第三分地獄品第10-2 第三分嘆淨品第11-1
第三分嘆淨品第11-2 第三分贊德品第12 第三分陀羅尼品第13-1
第三分陀羅尼品第13-2 第三分魔事品第14 第三分現世間品第15-1
第三分不思議等品第16 第三分譬喻品第17 第三分善友品第18
第三分真如品第19-1 第三分真如品第19-2 第三分不退相品第20-1
第三分不退相品第20-2 第三分空相品第21-1 第三分空相品第21-2
第三分空相品第21-3 第三分殑伽天品第22 第三分巧便品第23-1
第三分巧便品第23-2 第三分巧便品第23-3 第三分巧便品第23-4
第三分學時品第24 第三分見不動品第25-1 第三分見不動品第25-2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1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2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3
第三分方便善巧品第26-4 第三分慧到彼岸品第27 第三分妙相品第28-1
第三分妙相品第28-2 第三分妙相品第28-3 第三分妙相品第28-4
第三分妙相品第28-5 第三分施等品第29-1 第三分施等品第29-2
第三分施等品第29-3 第三分施等品第29-4 第三分佛國品第30-1
第三分佛國品第30-2 第三分宣化品第31-1 第三分宣化品第31-2
第四會序 第四分妙行品第1-1 第四分妙行品第1-2
第四分帝釋品第2 第四分供養窣堵波品第3-1 第四分供養窣堵波品第3-2
第四分供養窣堵波品第3-3 第四分稱揚功德品第4 第四分福門品第5-1
第四分福門品第5-2 第四分隨喜回向品第6-1 第四分隨喜回向品第6-2
第四分地獄品第7 第四分清淨品第8 第四分讚嘆品第9
第四分總持品第10-1 第四分總持品第10-2 第四分魔事品第11-1
第四分魔事品第11-2 第四分現世間品第12 第四分不思議等品第13
第四分譬喻品第14 第四分天贊品第15 第四分真如品第16-1
第四分真如品第16-2 第四分不退相品第17 第四分空相品第18-1
第四分空相品第18-2 第四分深功德品第19 第四分殑伽天品第20
第四分覺魔事品第21-1 第四分覺魔事品第21-2 第四分善友品第22-1
第四分善友品第22-2 第四分天主品第23 第四分無雜無異品第24
第四分迅速品第25-1 第四分迅速品第25-2 第四分幻喻品第26
第四分堅固品第27-1 第四分堅固品第27-2 第四分散花品第28
第四分隨順品第29 大般若經第五會序 第五分善現品第1
第五分天帝品第2 第五分窣堵波品第3 第五分神呪品第4
第五分設利羅品第5 第五分經典品第6 第五分回向品第7
第五分地獄品第8 第五分清淨品第9 第五分不思議品第10-1
第五分不思議品第10-2 第五分魔事品第11 第五分真如品第12
第五分甚深相品第13 第五分船等喻品第14 第五分如來品第15-1
第五分如來品第15-2 第五分不退品第16 第五分貪行品第17-1
第五分貪行品第17-2 第五分姊妹品第18 第五分夢行品第19
第五分勝意樂品第20 第五分修學品第21 第五分根栽品第22-1
第五分根栽品第22-2 第五分付囑品第23 第五分見不動佛品第24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六會序 第六分緣起品第1 第六分通達品第2
第六分顯相品第3 第六分法界品第4-1 第六分法界品第4-2
第六分念住品第5 第六分法性品第6 第六分平等品第7
第六分現相品第8 第六分無所得品第9 第六分證勸品第10
第六分顯德品第11 第六分現化品第12 第六分陀羅尼品第13
第六分勸誡品第14-1 第六分勸誡品第14-2 第六分二行品第15
第六分讚嘆品第16 第六分付囑品第17 第七會曼殊室利分序
第七曼殊室利分之1 第七曼殊室利分之2 第八會那伽室利分序
第八那伽室利分 第九會能斷金剛分序 第九能斷金剛分
第十會般若理趣分序 第十般若理趣分 第十一會施波羅蜜多分序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1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2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3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4 第十一布施波羅蜜多分之5 第十二會戒波羅蜜多分序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1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2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3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4 第十二淨戒波羅蜜多分之5 第十三會忍波羅蜜多分序
第十三安忍波羅蜜多分 第十四會勤波羅蜜多分序 第十四精進波羅蜜多分
第十五會靜慮波羅蜜多分序 第十五靜慮波羅蜜多分之1 第十五靜慮波羅蜜多分之2
第十六會般若波羅蜜多分序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1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2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3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4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5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6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7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8
大般若經四
221放光般若經(20卷) 222光贊經(10卷)
22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7卷) 224道行般若經(10卷)
225大明度經(6卷) 226摩訶般若鈔經(5卷)
227小品般若波羅蜜經(10卷) 228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25卷)
229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經(3卷) 230聖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一百八名真實圓義陀羅尼經
231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7卷) 232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2卷)
233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 234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2卷)
235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236a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36b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37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238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239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240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241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242佛說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243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麼耶經
244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教王經(7卷) 245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2卷)
246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2卷) 247佛說了義般若波羅蜜多經
248佛說五十頌聖般若波羅蜜經 249佛說帝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50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呪經 251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52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5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54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55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56唐梵飜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257佛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
258佛說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259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260佛說開覺自性般若波羅蜜多經(4卷) 261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1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