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白菜根腫病

大白菜根腫病

白菜根腫病
原圖鏈接

大白菜根腫病是由蕓薹根腫菌引起的、發生在大白菜的病害。植株被大白菜根腫病菌浸染後,其土上根系和地下莖部會形成組織性的膨大腫瘤。在影響較輕的情況下,大白菜地上部位外觀症狀不明顯,嚴重時大白菜對營養的吸收及水分運輸被中斷,地上部分因營養不良而萎蔫,呈現不同程度的萎黃,如果是幼嫩苗葉則會出現部分萎垂的情況,導致未能成熟就枯死。

大白菜根腫病是一種世界性土傳病害,分布廣泛,每年造成世界範圍內的損失達到10-15%。有研究資料顯示,在受到大白菜根腫病侵害的情況下,大白菜通常減產20%左右,嚴重時減產高達75%,甚至絕收,可對大白菜產業的發展產生嚴重影響。

綜合利用高水平的輪作,通過石灰增加土壤pH,添加鈣、硼以及有效化學藥劑等措施能夠有效地防治大白菜根腫病。雖然抗病品種的使用有一定的時效性,但可通過與人工手段相結合的方式,更有效地防治大白菜根腫病。同時,儘可能地減少有害化學藥劑和高濃度複合肥的使用,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保證了土壤的性質和生態系統的平衡。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白菜根腫病

 
白菜根腫病1
原圖鏈接

別 名:大根病、菜癌、菜瘤子

病 原:蕓薹根腫菌

為害作物:大白菜

為害部位:根部

病原特徵

大白菜根腫病病原為蕓薹根腫菌(學名: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in),屬鞭毛菌亞門真菌。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9-30℃,最適發病環境為溫度19-25℃;最適土壤持水量為70%,相對濕度70-98%,最適土壤pH為5.4-6.5。發病潛育期10-25天。

症狀識別

病株根部腫大呈瘤狀,主根上的腫瘤多靠近上部,較大而數量少,球形或近球形,凹凸不平,表面粗糙,有時表皮開裂。側根和鬚根上的腫瘤較小而數量多,呈圓筒形或手指形,多個連在一起呈串球狀。發病初期病株生長緩慢,基部葉片常在中午凋萎下垂,早晚恢復,後期基部葉片變黃枯萎,發生輕的大白菜包心不緊,重病時不能包心,甚至整株枯死。發病後期病部易被軟腐細菌侵染,組織腐爛,散發出臭味。

大白菜根腫病與大白菜根結線蟲病部分表現出相同的症狀,即菜株在烈日下呈萎蔫狀,而根部有不同形狀的大小腫瘤。主要區別在於:剖開根結(或腫瘤),根結線蟲病可以見到在病部組織里有許多很小的乳白色雌線蟲埋於其內部,而根腫病則沒有蟲體。

發病原因

病原為蕓薹根腫菌,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或黏附在種子上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如果病株(包括病根)用來漚肥,未經高溫腐熟處理,則糞肥也可帶菌。翌年田間常可通過土壤、種子、種苗或藉助雨水、灌溉水、昆蟲、肥料及農事操作等進行傳播。遠距離還可通過帶菌的種子和病苗調運傳播。在適宜的條件下,休眠孢子囊萌發,產生遊動孢子,從大白菜的幼根或根毛穿透表皮侵入寄主細胞內,以後病菌經過一系列的演變和擴展,由根部皮層進入形成層,激發寄主薄壁細胞分裂和膨大,而在根部形成不同形狀、大小不一的腫瘤。最後,在腫瘤內的病菌又形成許多休眠孢子囊,根腫瘤腐爛之後孢子囊又落入土中越冬。

蕓薹根腫病菌生長溫度範圍廣,9~30℃都可發病,但發病適宜的溫度為19~25℃。適宜的相對濕度為50%~98%。土壤含水量達70%~90%時,最利於休眠孢子囊的萌發和遊動孢子活動及侵入寄主。如果土壤含水量在45%以下時,則很少發病。土壤PH為5.4~6.5時,利於該病的發生,若土壤偏鹼性,PH7.0以上時,則不利於發病。病地連作、低洼地和水田改旱作地會使病害加重。[1]

發病規律

根腫病在病蟲害中的發病幾率較小,但是根據實驗調查表明,最近幾年各個地方都有根腫病發病的例子,並且還在不斷上升。芸苔根腫菌可以在土壤中存活非常久,只要是種植十字花科的蔬菜,便會不定時的發病,還能依靠土壤中的水肥流動與各種昆蟲進行傳播。特別是在陰雨天氣和田間比較濕潤的時候發病更為嚴重,每年的春季是根腫病高發期。[2]

綜合防治

農業防治

①嚴格檢疫 由於大白菜根腫病休眠孢子囊的抗逆性很強,能在土壤中保持侵染力長達10年之久或更長時間,且此病只在局部地區發生,故應嚴禁從病區調運種苗和蔬菜,以保護無病區。

②實施輪作 大白菜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如玉米、豆類等輪作3年以上。發病嚴重的地塊,進行5~6年輪作。在規定輪作的年限內不種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春、夏季可種植茄果類、瓜類及豆類等蔬菜,秋、冬季或改種菠菜萵苣及蔥蒜類蔬菜,甚至需要與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進行輪作。

③選用抗病品種及種子處理 大白菜對根腫病的抗性存在着品種差異,各地要注意選擇適合本地區的抗病品種。可採用4種方法進行種子處理:一是55℃溫湯浸種20分鐘,同時不停攪動種子;二是0.4%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分鐘;三是1:150倍生石灰水浸種15分鐘;四是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浸種20分鐘。其中以百菌清效果最好,石灰水次之。

④苗床消毒 嚴格選擇無病地或新墾地育苗,在移栽定植時注意淘汰病苗。受病菌侵染的苗床,須進行土壤消毒。方法一:濕土用1:50的甲醛溶液每平方米淋藥液18克,干土則用1:100的甲醛溶液每平方米淋藥液36克,然後用塑料布或草簾覆蓋48小時後,除去覆蓋物,待土壤中的藥物充分散發後方可播種育苗。移栽時要嚴格挑選健苗定植。

方法二:取10%氰霜唑懸浮劑12毫升,對水6千克後,對300升育苗土進行噴霧處理,噴霧後將育苗土充分攪拌均勻,將拌好藥的育苗土密封2天後開始裝缽育苗,培育無病壯苗。

方法三:也可用氯化苦穴施,每平方米用藥60~120克,然後覆土踏實,消毒效果也很好。

⑤加強田間管理 翻曬土壤,深溝窄廂高畦,雨季及時排除積水。選擇晴天進行定植。如定植時下雨或定植後不久下雨,淋施2%石灰水,可減輕發病。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在蓮座期前以施清水糞為主,採取氮、磷、鉀配方施肥。改良土壤酸鹼度,每畝施生石灰80~100千克,將土壤PH值調至微鹼性。施用方法:可在定植前7~10天將石灰均勻撒施土面後作畦,也可定植時穴施。一般在移苗時,每穴約施消石灰50克,防病效果好,也可用15%石灰乳於菜株移栽時逐株澆施。病害發生後,可用2%石灰水充分淋施畦面,以後隔7天再淋一次,可大大減輕此病危害。田間發現零星病株立即拔除,帶出地外燒毀,並在病穴四周撒生石灰消毒,以防病菌擴展。

生態防治

①草木灰拌土蓋種 將草木灰與田土按體積比1:3的比例混拌均勻後,用混拌好的土覆蓋種子,然後用噴霧器在上面澆足水。

②重施草木灰 施用充足的乾草木灰和腐熟的農家肥。每畝施乾草木灰250千克,根腫病嚴重的地塊300~400千克,溝施,在施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之後,將草木灰施在農家肥料之上。

③合理測土配方施肥 氮磷鉀配方合理,補充充足的鈣、硅、鎂及微量元素。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50~75千克、硅酸鈉20千克、氯化鉀14千克,作底肥一次性施入。

④噴施EM原液 在施完基肥後,在壟溝內噴施300倍液的EM原液,然後合壟。播種後在播種穴內噴施300倍的EM原液,使大白菜種子一萌發即在有益菌的影響範圍內,出苗後,苗3葉1心時,用300倍液噴施第三次,重點向根中噴施。

⑤葉面噴施化肥精 天津市植物營養研究所研製生產的化肥精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在大白菜定苗開始,每畝用化肥精100克對水60~70千克浸泡0.5小時後,于晴天上午7~10時、下午4~7時或陰天無雨的天氣噴施。剩下的水溶液連殘渣一併灌施於土壤中。全生育期噴3次,間隔10~15天噴一次。

⑥葉面噴施美林高效鈣 在大白菜結球期開始,每袋高效鈣(50克)對水15千克,葉面噴施2次,間隔15天。

化學防治

定植處理:將50%氟啶胺懸浮劑用潔淨育苗土稀釋1000倍(即將25毫升藥液與25千克育苗土充分混合均勻)。藥土混合採用梯度稀釋法進行,確保藥劑與育苗土充分混合均勻。為避免降雨積水過多導致大白菜根部濕度過大,從而引起根腫病嚴重發生,最好採用起壟栽培方式,可單行或雙行種植,壟高不低於15厘米,壟面覆蓋地膜。採用楔形打孔器在壟上打取定植穴,直徑和深度根據當地選用的育苗缽尺寸來確定。將上述藥土撒施至定植穴內,每穴施用量為10克,確保藥土均勻附着在定植穴四周。將含藥育苗土所培育的大白菜苗直接定植到已施過藥土的定植穴內,土壤墒情不足時需要澆足量的緩苗水。

也可在移栽時用10%氰霜唑懸浮劑800倍液浸菜根20分鐘,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等藥劑500倍液穴施、溝施,或藥液蘸根以及藥泥漿沾根後移栽大田。

發病初期,選用53%精甲霜靈·錳鋅水分散粒劑5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劑混摻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15%惡霜靈水劑500倍液、96%惡霉靈粉劑3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10%氰霜唑懸浮劑50~100毫克/千克、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1200倍液灌根,每株0.4~0.5千克,間隔10天一次,連灌3次。


相關視頻

美麗尤生 白菜根腫病實驗效果1


白菜根腫病擅攻加金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