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濟鎮文殊村

大濟鎮文殊村位於大濟鎮中西部,東、北與龍坂村毗連,西與溪口村相接,南于洋坑、溪車隔溪想望,木蘭溪仙永公路從境內東部穿過。[1]

中文名稱: 文殊村

下轄地區: 窯後、古瀨、新厝、學仔前等自然村

地理位置: 大濟鎮中西部

面 積: 耕地783.2畝,山坡地(林果地)250畝

人 口: 817戶,人口2900(2010年)

種植作物: 水稻,甘蔗、小麥、地生、大豆

歷史名人: 鄭照

目錄

基本簡介

全村有耕地783.2畝,山坡地(林果地)250畝,有窯後、古瀨、新厝、學仔前,文化堂,頂張,後頭、錦田、下亭、墘屐、頂厝,民生自然村,共13個村民小組。2010年,全村有817戶,人口2900人,其中:男1464人,女1436人。

村名來由

文殊村以「文殊寺」命名。明代稱文殊村,屬萬善里,清代稱下古瀨屬善化里。

基礎建設

文殊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充足,自古種植水稻,甘蔗、小麥、地生、大豆。

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政策鼓舞下,大大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全村以發展農業為主,多種經營,發展果業生產,種植蘑菇、巴西菇,增加經濟收入,群眾生活有極大提高。隨着經濟發展,村民大都添置洗衣機、彩電、安裝電話,添置新形家具。村民的住房有很大改善,新蓋混凝土結構樓內配有廚房、沐浴室,衛生間,空氣流通,舒服清心。

隨着仙永公路改線擴寬,公路兩側新擴建140幢,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方便交通,大大改變村容村貌。

先後還集資20多萬元,鋪設水泥村道6條,改善行路難問題。隨着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該村集資18萬元,建兩所二層教學樓,方便子女入學。

歷史名人

翁都「清介鄭公祠」建於明朝,建築面積為500平方米,鄭照曾任江西省九安府德安縣知縣,他為官清正,兩袖清風,皇帝賜給「廉官第一」匾額,明鄭紀贈聯名「忠心報社稷,欽賜貢令傳家聲,廉政起心被赦封清官楊正氣」。

明代柯潛贈聯:乞辭歸故里一瓢清水付子孫,拜命清華封百里蒼生沾雨露。

明代鄭泰贈樞聯:彭澤賦歸看松菊千年猶仰望為山,江洲治政伴鶴琴當日共傳心似水。

經濟發展

1983年12月,全村有309戶,1378人,耕地面積3182畝,人均2.3畝。糧食播種面積為2643畝,總產量1005.9噸,除上繳國家和集體提留外,社員人均口糧490千克。文殊村群眾栽培經濟果木林歷史悠久。新中國成立前,文殊村有果園6處。盛產長把梨、紅霄梨、桃、杏等,由於果園多分布村莊附近,灌水方便,加之日照時問長,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果品含糖量的積累提高,故果品色澤鮮艷、香甜可口。隨着經濟果木林的發展和經營管理水平的改善,果品產量也在不斷提高。原文殊八隊果園經營較好,多年產量在25噸以上,最高年分可達40多噸,收入1萬多元。

1983年全村總收入47.72萬元.提取公益金、公積金和幹部報酬外,人均收入244.4元,屬於文殊公社富裕村。1983年底全村有大中型拖拉機14台,手扶拖拉機28台,粉碎機、碾米機、磨石機20台。大牲畜388頭,牛256頭,馬51匹,驢33頭,駱駝9峰,小家禽飼養770頭,羊440隻。

改革開放以來,文殊村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實施「雙千元田」「萬元院、田、園」的農業結構調整,以白酒廠為龍頭,發展鄉鎮企業,提高了土地產出效益,增加了農民收入。

2010年.全村轄9個村民小組,農戶334戶,1215人,耕地面積3136.88畝,人均2.5畝,人均純收入7898.7元。公共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居民安全衛生飲用水入戶率、村民用電入戶率均達100%,居民點道路實現了組組通。完成農村沼氣池項目建設94戶,衛生改廁項目建設55戶。全村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5.59%,新農保參保率達到64%,村組道路硬化率、計劃生育率、中小學入學率均達100%。

截至2010年,文殊村形成了以日光溫室、精品蔬菜種植、經濟作物種植、畜牧業的二、三產業六大主體產業。其中,土豆、大蒜、洋蔥、制種業是文殊村的特色農業。全村現有日光溫室19座,種植西紅柿、辣椒等蔬菜,年銷售收入28.5萬元;移動式鋼架拱棚40座,種植草莓、土豆等,年銷售收入50餘萬元:近年來引進孜然和玉米套種、土豆和玉米套種等先進種植方式,改變種植模式,調整產業結構,取得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成績,贏得了農戶的認同。

視頻

大濟鎮白塔村:村道事故多 電杆成隱患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