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洋洲(Oceania),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大洲。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個大洲,位於太平洋中部和中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在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西鄰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並與南北美洲遙遙相對。 大洋洲的英文名稱是Oceania ,意思是「被大洋環繞的陸地」,其中「Ocean」表示「大海」,後綴 -ia 表示土地。這一名稱出現於1812年,由丹麥地理學家馬爾特·布龍(Malte-Brun)杜撰。 [2] 英文「Australia」有時也可作為大洲名使用,但其所指範圍比Oceania小,不包含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地區。 大洋洲跨南北兩半球,從南緯47°到北緯30°,橫跨東西半球,從東經110°到西經160°,東西距離1萬多千米,南北距離8000多千米;由一塊大陸和分散在浩瀚海域中的無數島嶼組成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以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 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餘10個地區尚在美、英、法等國的管轄之下,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發達國家,其他島國多為農業國,經濟比較落後。工業也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新西蘭。在地理上劃分為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新西蘭、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六區。[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大洋洲外文名Oceania別 名大洋洲及太平洋島嶼行政區類別洲地理位置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面 積8970000 km²下轄地區14個獨立國家,10個地區電話區號61(澳大利亞)等氣候條件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熱帶海洋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等人口數量2900萬人著名景點黃金海岸、布里斯班、悉尼歌劇院、波利尼亞大溪地、大堡礁等方 言英語、法語、毛利語等 [ 主要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薩摩亞等人口密度3.23人/km²最大城市悉尼

地理環境

地質地貌 大洋洲橫跨印澳板塊、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三大板塊,區內從太古宙至今經歷了漫長的構造演化歷史。根據區域地質特徵,該區可劃分為3個一級構造單元,即澳大利亞中西部前寒武紀克拉通、澳大利亞東部古生代造山帶和環太平洋中新生代島弧區,12個二級構造單元和40個三級構造單元。 大洋洲的地質構造特點,主要表現為古老的大陸部分地殼相對穩定,新期形成的島嶼部分構造活動頻繁,地體發展自西向東由老變新。 大洋洲是由世界上面積最小的澳大利亞大陸和1萬多個面積大小懸殊的島嶼組成,島嶼之多,為各洲之冠。島嶼面積占全洲總面積的13.8%,其比例之高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大洋洲不僅島嶼眾多,而且類型齊全。按其成因可分為大陸型、火山型、珊瑚型和混合型四種。若結合外貌形態細分,火山型又可分為夏威夷式和維蘇威式,珊瑚型則可分為台礁、環礁和裙(堡)礁三種形式。 大洋洲除部分山地海拔超過2000米外,一般在600米以下。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約占全洲面積1/3,200一600米的丘陵、台地約占全洲面積1/2以上。為世界地勢低緩的一洲。澳大利亞大陸中、西部面積遼闊,氣候乾旱,植被稀少,風力較強,地表廣泛分布着風蝕、風積地貌。在西部沙漠和中部艾爾湖一帶,有許多風積作用形成的沙丘、沙壠和碟狀往地。麥克唐奈山脈附近可以看到風蝕的沙岩柱和典型的雅丹地形。 大洋洲的島嶼生成多與火山作用有關,珊瑚島和環礁的基底,也是火山物質組成的,因而火山地貌分布廣泛,形式多樣。如新西蘭有成群的火山口、熔岩彎丘:夏威夷和波利尼西亞有體積較大、坡度偏小的盾狀火山地貌等。 大洋洲的地貌結構自西向東有五個明顯不同的地貌單元:大陸西部的侵蝕高原(西澳高原)、大陸中部的沉降平原(中澳平原)、大陸東部的斷塊山地(東澳山地)、大陸東側的新褶皺島弧(大陸型島嶼)、更東的火山一珊瑚島嶼群(海洋型島嶼)。[2] 氣候 大洋洲陸地面積不大,但有眾多的島嶼,散布在遼闊的太平洋海域上,南北所跨緯度因而各地氣候差異明顯,類型多樣。 大洋洲的西部,是熱帶氣旋的發源地,其發生中心地區有二,一由加羅林群島附產生向亞洲東南沿岸襲擊;一由薩摩亞群島、湯加和斐濟附近發生,向澳大利亞東北一帶侵入。

氣候特徵

1.熱帶、亞熱帶範圍廣:大洋洲的大陸和島嶼雖分布廣泛,但大部分處在南、北緯30°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雖然大部分地區在太陽垂直照射下,但因瀕臨浩瀚的海洋並不太熱,年平均氣溫絕大部在25℃、28℃之間。屬熱帶、亞熱帶範圍內的大洋洲大陸部分和群島部分,由於面積相差懸殊,緯度位置和距海遠近也不同,加之地形,大氣環流的影響,所以澳大利亞大陸和群島部分,氣溫差別明顯。群島部分由於各島面積都較小,可以充分得到海洋的氣候調節,雖屬熱帶、亞熱帶氣候,但氣溫並不太高,海洋性明顯。大洋洲島嶼的年平均氣溫在26°~28℃之間,除個別島嶼外,年均溫很少有超過29℃或低於24℃的。 2.乾旱區占陸地面積比例大:大洋洲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地區占總面積30%,年降水量在250毫米、500毫米的地區占28%,二者合計占總面積的58%。大洋洲有一半以上的陸地面積為乾旱地區。與其他洲相比,大洋洲乾旱區占本洲陸地面積的比例,超過亞洲和非洲。大洋洲年平均降水量約700毫米左右,在各洲中僅和少雨的非洲相近,低於各大洲平均降水量的1/5。 [8] 3.降水量地區分布差異顯著:從降水量的分布看,大洋洲東部群島部分降水量遠遠大於西部大陸地區降水量,且有自東向西和由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的特點。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和西部地區,氣候乾旱,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艾爾湖附近年降水量少於120毫米。是本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區;而夏威夷群島的考愛島東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2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區之一。 4.熱帶氣候類型多樣:赤道從本洲中部偏北穿過,南北回歸線之間的陸地面積約占本洲總面積的60%左右,熱帶面積之廣可與非洲、南美洲相比。在熱帶範圍內,既有面積廣大的大陸,又有被海洋包圍的眾多島嶼;既有處於回歸高壓控制的遼闊內陸,又有深受信風影響的島群;既有地處赤道附近的高溫多雨區,又有夏季風影響的乾濕季地區。大洋洲有8個氣候類型,其中熱帶類型有4個。熱帶以外的氣候類型分布範圍不大。 氣候類型區 1.熱帶海洋氣候區:是本洲分布範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區。如美拉尼西群島的新赫布里底群島,斐濟群島、聖克魯斯群島等;玻利尼西亞群島的夏威夷群島,湯加群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土阿莫土群島等;密克羅尼西群島的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馬里亞納群島等均屬熱帶海洋氣候。這裡地處被熱帶海洋包圍,又有暖流影響和海風的調節,故氣候暖熱多雨。年平均溫在23-26℃之間。 2.熱帶雨林氣候區:主要分布於赤道附近,如伊里安島(新幾內亞島)西北部及北部、新不列顛島、俾斯麥群島、所羅門群島部分地區,以及吉爾伯特群島等,均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氣溫年際變化小,年均溫27℃左右,年較差1℃~3℃,降水呈雙峰型,年降水2000-3000毫米,個別地區因地形影響,降水可達5000-6000毫米。 3.熱帶乾濕季氣候區:主要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的金伯利高原,阿納姆地,約克角半島,大陸東部南緯25°以北沿岸;以及伊里安島南部平原。這裡乾濕季節分明,夏季(1月)受西北季風帶來的熱帶海洋氣團的影響,故炎熱潮濕,雨量豐沛為濕季;冬季(7月)受來自大陸高壓的東南信風的影響而乾燥,成為乾季。本區全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淚一般均在25℃以上。年降水量豐富,雨量和雨季長短,因各地地理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 4.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區:本區是大洋洲面積最廣的氣候區: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中部和西部,這裡氣候乾旱,沙漠廣布。年平均氣溫在18-25℃;夏季炎熱,1月均溫在別21-30℃;冬季溫和,7月均溫在13~17℃;降水稀少,蒸發旺盛,內陸地區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是大陸的荒漠區,由內陸向北或向南,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屬半荒漠區。 5.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的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東南部沿海地帶,以及新西蘭北島的北部,這裡氣候溫和濕潤。最熱月(1月)平均氣溫一般為18-20℃,最冷月(7月)在8℃以上。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降水季節分配均勻,夏季多來自海洋的偏東風,吹越高地時形成地形雨;冬季多偏西風,是氣旋雨。降水分布自沿海向內陸減少。 6.亞熱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區:位於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內陸,介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和熱帶乾旱、半乾旱氣候區之間。年降水量 自東部500毫米左右向西逐漸減少,至250毫米以下。氣溫夏季炎熱在25℃以上,冬季溫和,最冷月在9℃以上。 7.亞熱帶夏干氣候區: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隅,和以阿得雷德為中心的地區。夏季在印度洋高壓控制下,炎熱乾燥,冬季受北移西風帶影響,氣旋活動頻繁,溫和濕潤。夏季最熱月(1月或2月) 平均氣溫18-24℃,冬季最冷月7月在12℃以上。年降水量約為500-1000毫米,夏季降水僅占全年降水的4%~9%,降水自西向東,自南向北遞減。 8.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包括新西蘭的南島和北島南部,塔斯馬尼亞島等。終年處於溫濕的西風控制下,既無酷暑,也無嚴冬。年均溫10~15℃,1月均溫由北向南變動在19.14℃,7月均溫北部為11℃,南部為5 ℃,年較差較小。終年降水豐沛,以鋒面降水為主。是大洋洲唯一的冬季可見降雪的地區。 水系 大洋洲河流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且水量較少,雨季水量暴漲,旱季有時會斷流,大多不利於航行。主要河流有澳大利亞的墨累河及支流達令河和馬蘭比吉河、羅珀河、吉爾伯特河、弗林德斯河、新西蘭的克魯薩河、懷卡托河以及新幾內亞島的塞皮克河、弗萊河、曼伯拉莫河等。 世界上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約有146個,其中大洋洲占4個。淡水資源總量為2390km³,每平方公里為26.7萬立方米 。與其他洲相比,大洋洲湖泊較少,大陸上的湖泊多為鹹水湖。在海拔20m以上距離基準下湖泊數量為186個,其中54%以上的湖泊位於澳大利亞,新西蘭湖泊數目為43個,占湖泊總數的23.1%,其次為巴布亞新幾內亞,擁有近21%的湖泊數目。 大洋洲最大湖泊,即是澳大利亞境內的北艾爾湖(Lake Eyre),面積最大時(注滿時)為9500平方公里,其分為北艾爾湖和南艾爾湖,兩湖之間是狹窄的戈伊德水道,其水量隨降水而變化;大洋洲最深湖泊,即新西蘭南島西南部山區的馬納普里湖(Lake Manapouri),深達443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大洋洲水資源主要分布在海域,內陸區(主要為澳大利亞大陸)水資源極少。大洋洲中其他島嶼的水資源比澳大利亞豐富,大洋洲全部島嶼水資源總量為2040km³,徑流深為1610毫米。澳大利亞水分不足,每年缺水1440毫米,而其他島嶼每年有盈餘水量1270毫米。 大洋洲所有河流幾乎是終年不凍的,河流補給來源主要靠雨水。大洋洲外流區域約占總面積的48%,墨累河是外流區域中最長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占總面積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及西部地區,主要內流河均注入北艾爾湖(Lake Eyre)。整體上講,大洋洲可分為大陸地形和島嶼地形,海域面積較大。陸域水系資源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約占整個洲的60%以上。 大洋洲大陸地下水資源極其豐富,形成若干地下潛水,總面積可達260萬平方公里,占據了近1/3的大陸面積。其中占整個大洋洲大陸面積的22.6%的為大自流盆地,面積為173.5萬平方公里。一年當中,盆地可供給水資源1.99億立方米,因此,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流盆地;其次有多含碳酸鈉、碳酸鉀、碳酸鎂和氯化鈉的熱水井,雖不適合農業灌溉,但是為昆士蘭州、南澳大利亞州和北部地方的乾旱牧區提供了充足的牛羊飲用水源。 生物資源 大洋洲陸地分散,並遠離其他大陸,位置十分孤立,因而陸地動物具有與其他大洲顯著不同的特徵。動物種類貧乏,缺少高等哺乳類動物。鳥類豐富分布甚廣。動物的特有種多,古老性強。澳大利亞的三種單孔目和大約150種有袋目哺乳動物,既是本地的特有種,也是古老的孑遺種。鳥類中特有種占70%左右,部分是世界上同類動物中最原始的代表。動物分布區域差異明顯。 澳大利亞大陸東北部和伊里安島氣候濕熱,森林茂密,動物豐富,以喜濕、攀緣的類群為多,如大耳袋鼠、樹袋熊(考拉),及鴨嘴獸黑天鵝等鳥類。大陸中部草原區的代表動物有大袋鼠、擬袋熊袋灌,以及草鸚鵡等鳥類。大陸西部荒原區動物種類和數量均少,主要生活着耐乾熱的跳鼠等。新西蘭的代表動物有多種奇特的鳥類和爬行類,如幾維鳥、鴿鸚鵡、啄羊鸚哥等。斐濟群島的動物具有大陸性,有蛇和特有的管鼻果蝠等。大洋洲動物的分布續從西向東逐漸減少的趨勢。

參考文獻

分類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