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山嶺別友人
詩詞原文
篔簹無子鴛雛飢,毛彩凋摧不得歸。
誰念火雲千嶂里,低身猶傍鷓鴣飛。
作者簡介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縣仙眠洲有古蹟「水竹居」,舊志記為「李群玉讀書處」。李群玉極有詩才,他「居住沅湘,崇師屈宋」,詩寫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傳》稱其詩「詩筆妍麗,才力遒健」。關於他的生平,據《全唐詩·李群玉小傳》載,早年杜牧游澧時,勸他參加科舉考試,但他「一上而止」。後來,宰相裴休視察湖南,鄭重邀請李群玉再作詩詞。他「徒步負琴,遠至輦下」,進京向皇帝奉獻自己的詩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覽」其詩,稱讚「所進詩歌,異常高雅」,並賜以「錦彩器物」,「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回歸故里,死後追賜進士及弟。[1]
唐代湖南三詩人
周新國先生《 武陵藏珍》記載:李群玉一生交遊廣, 足跡遍及河南、河北、陝西、 大江南北。李群玉著有詩前集3卷,後集5卷。《 全唐詩》錄他的詩263首。他是晚唐重要詩人,與 齊己、 胡曾被列為唐代湖南三詩人。唐末 周朴《吊李群玉》詩讚道:「群玉詩名冠 李唐,投書換得校書郎。吟魂 醉魄歸何處,窮有幽蘭隔岸香。」
記載長沙窯的第一人
除此,李群玉還是常德考察和記載「 長沙窯」的第一人。他的《 石渚》一詩,對當時長沙窯 陶瓷器的生產情況,作了真實而生動的描述:
古岸陶為器, 高林盡一焚。
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
回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
地形 穿鑿勢,恐到 祝融墳。
「石渚」,就是指長沙窯的所在地。詩中描寫長沙窯在燒制陶瓷時, 煙火沖天,十分壯觀。「地形穿鑿勢」是指挖掘 瓷土的 山洞和洞穴的深度。從此也可見,「 長沙窯」就是 唐詩中的「石渚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