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镇
大庄镇隶属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位于甘谷县东北部,海拔1800米,占地面积107.1平方千米,辖18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640人(2017),共有耕地面积64579.5亩,果园面积3000多亩,农作物主要以小麦、洋芋、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药材为主,油料作物主要以胡麻、菜籽、油葵为主。[1]
中文名: 大庄镇
外文名: Dazhuang Town
别 名: 大庄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620523109000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甘肃省甘谷县
面 积: 107.1 km²
下辖地区: 18个村民委员会
政府驻地: 大庄村
电话区号: 0938
邮政区码: 741205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6640人(2017)
著名景点: 微波站,茹家湾
车牌代码: 甘E
目录
历史沿革
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设九泉里(今席家大庄村)。
民国5年(1916年),撤里设区,通渭县辖5区56村,设大庄村。
民国18年(1929年),撤村设镇,通渭县辖6区25镇,设大庄镇。
民同37年(1948年),撤区制,通渭县辖14镇(乡),设大庄镇。
1949年11月,设大庄乡。
1950年秋,大庄乡和安远区划归甘谷县管辖。
1951年3月,大庄乡归安远区管辖。
1952年6月,大庄乡归西坪区管辖。
1952年12月,大庄乡拆分为大庄乡、傅家河乡、大滩子乡。
1953年12月,拆分后的大庄乡再次拆分为大庄乡、席家局乡。
1955年11月,傅家河乡并入大庄乡。
1956年8月,撤西坪区,大庄乡,席家局乡合并为大庄乡,归安远区管辖。
1957年6月,偏远地区新设西坪区,大庄乡归西坪区管辖。
1958年4月,撤区制,撤西坪区设西坪乡;大庄乡、城子乡、莲花台乡合并为大庄乡。
1958年9月,撤乡镇,设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大庄乡、西坪乡合并为大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58年12月,甘谷县、武山县、漳县三县合并,撤销甘谷县建制,大庄公社并入金山公社,设金山公社大庄管区。
1961年12月,恢复甘谷县建制,同时恢复大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建制。
1962年1月,成立大庄区工委,辖大庄、席家局、后川沟、燕珍、西坪五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6月增辖城子、 马家河两个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8年10月,撤大庄区工委,城子、席家局两个公社并入大庄公社,初步形成现大庄乡的格局。
1976年10月,大庄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大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5月,大庄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更名为大庄公社革命(管理)委员会。
1983年12月,改社为乡,恢复大庄乡人民政府建制。
2015年10月,撤大庄乡,设大庄镇。撤乡改镇后,实行镇管村体制,其行政区域不变,政府驻地不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庄镇位于甘谷县东北部,介于东经105°13'45‘’至105°25'01,北纬34°55'67至35°03'20之间,东西长约11.25千米,南北宽约9.50千米,平均海拔1800米,总面积107.12平方千米。
大庄镇东临秦安县郭集镇,西接通渭县襄南镇,南连八里湾镇,北接秦安县王铺镇,距甘谷县城45公里。
地形地貌
大庄镇地处六盘山系余脉,属土石侵蚀的低山区,为第三系粘土岩形成的梁峁骨架,地势略显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冒儿顶(原微波站)海拔2069米,由此向西南下降,到该镇最低点城子村,海拔1426.70米,相对高差642.30米。大庄镇部分地区山势缓,黄土覆盖表层,黄土层厚,山大沟深,梁昂起伏,沟整纵横,土地破碎,土质癖薄,植被稀少,侵蚀严重。
气候
大庄镇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9℃,年均降雨量46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约1765小时,全年无霜期130天左右。
水文
大庄镇属于散渡河流域,境内的河流属渭河支流的散渡河水系和葫芦河支流的西小河水系。
自然灾害
大庄镇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冰雹、山洪、滑坡、泥石流、热南风、低温、霜冻、雷击及各种病虫害。滑坡、泥石流、风灾、霜冻每年均有发生,雹灾平均5年3遇,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7年7月份,霜冻最严重时发生在1991年5月份及2010年5月份,2010年霜冻农作物严重受灾面积3500亩,直接经济损失304.9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288.90万元。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大庄镇土地面积107.12平方千米,约16万多亩,截至2019年,耕地面积6.5万亩,林地3.46万亩,果椒园面积3万余亩,荒地、梁捕、沟整、田坎、河流约2万亩。耕地面积中,粮田面积6.36万亩。
水资源
大庄镇水资源贫乏,可开采利用的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很少,唯一过境的散渡河仅可供魏家峡、城子、小河口三村的群众提灌部分农田。其他小溪除雨季外基本处于断流状态。
人口民族
截至2014年,大庄镇共有4358户,20707人,其中农业人口20125人,非农人口582人。2014年全镇全年出生人数213人,出生率11.01%;死亡人数91人,死亡率4.7%;自然增长人数122人,自然增长率6.31%。
经济发展
大庄镇农作物主要以小麦、洋芋、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药材为主,油料作物主要以胡麻、菜籽、油葵为主。2018年底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
社会事业
大庄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调结构、兴产业,修道路、夯基础,建市场、活商贸,抓劳务、促收入,重民生、保稳定”的发展思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全镇农村农业及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进步。2013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6个),贫困人口1566户8151人,贫困发生率41.30%。经过近五年全力攻坚,贫困人口减少到目前的101户490人,贫困发生率降到了2.48%,杨家坡(深)、付家河、小庄、王家河、朱权、芦家湾(深)、席家沟(深)、碌碡滩等8个贫困村实现整村脱贫,目前剩余贫困村3个,分别为巩家山(深)、魏家峡(深)、苍王山(深),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高标准建成朱权、芦家湾、苍王山、席家沟、大庄、魏家峡、小河口等7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筑面积平均达到200平方米以上,目前:全镇共有党支部20个,党员560人,镇干部75人,村干部55人。硬化巷道16.8万平方米;通自然村道路硬化14.8公里。在青林沟流域建成6900亩优质花椒园,席家局流域、散渡河流域建成优质花椒园23000余亩。扎实推进大庄富康新村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迁农户83户434人。财政配套资金300万元完成大庄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完成苍王山东川新村美丽乡村建设,在朱权村、王家河村、芦家湾村、碌碡滩村等4村实施完成整洁村项目;总投资110多万元,在大庄村建成了全省首个“扶贫车间”。坚持项目上“帮”,资金上“扶”,政策上“引”,效益上“护”,以果椒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及种养业已成为全镇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
视频
县长王法立到大庄镇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