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嵩所城
大嵩所城是明朝設置的千戶所,位於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瞻岐鎮西城和東城村,是始建於明洪武十六年,用於防禦倭寇侵擾而築的軍事設施的遺址,主要由大嵩城牆和方橋城門構成。對研究明代軍事設施,有一定的史料價值。為防禦倭寇侵襲而建,周圍有烽燧等軍事建築構成一整套防禦體系。現存的大嵩城牆和周邊的5處烽火台於2017年1月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1]。
目錄
城內格局
大嵩城最初為巡檢司,由信國公湯和建於洪武二十年(1387年),此後升格為千戶所,明初駐軍1120人,武官17人。所城位於當時寧波府治以東90里,向東象山港,南側為大嵩江,西、北為鳳凰山。城牆周長740丈,有雉堞770餘個,敵樓20座,警鋪25座。城牆設有東、西、北三座城門。居民位於鳳凰山南側,南門設有護城河和吊橋。所城周邊設有6處烽堠,用於警戒敵情[2][3]。護城河與大嵩江相連,在形成防禦體系的同時也形成了水上交通的通道[4]:8。
周邊遺蹟
被列入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的大嵩所城遺址包括大嵩城牆和周邊的合岙烽火台、炮台崗烽火台、橫山烽火台、黃牛嶺烽火台、火爬嶺烽火台,分布於瞻岐、咸祥兩鎮[1]。
城牆
現存的大嵩所城城牆位於瞻岐鎮西城和東城村,主要位於西城村。城牆中部夯土,外包粗石,環築於鳳凰山腳。城牆歷經自然毀損和人為破壞,尤其是1956年大部拆毀以後,目前僅西側北段和北城牆較為完整。現存殘牆高約7米,厚5米,依山而建,頂部多已坍塌[5]。
東城門瓮城遺蹟尚存,位於東城村村委會前,僅存石砌北壁和條形石槽。石槽寬0.3米,高2.2米,深0.15米,左側殘存遺蹟長7.2米,高1.7米,右側殘存長1.98米,高1.7米,經考證為瓮城閘門的組成部分[6]:455。
所城護城河尚存,起自西城村北門路17號,至下浦小區87號接大嵩江,至街南小區203號折向北,此後河道已損毀[6]:456。
烽火台
合岙烽火台位於瞻岐鎮合一村的海頭山頂,東靠洋嵩塗,西北靠山,海拔54.9米,建於明代。烽火台為方形,現存高度1.8至2.5米,邊長13.4米至15米,保存基本完整[4]:38。
炮台崗烽火台位於瞻岐鎮東二村的炮台山頂,面朝東南的象山港,建於明代,抗日戰爭期間曾被日軍使用。烽火台為方形,現存高度3.36米,邊長7.5米,牆基局部坍塌,地面有磚瓦,疑為營壘建築遺蹟[4]:39。
橫山烽火台位於咸祥鎮橫山村的橫山頂,面朝東南的象山港,建於明代,20世紀50年代曾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改建為瞭望台。烽火台為方形,現存高度3米,底邊長8.5米,台面邊長8米,西側設有20世紀50年代修建的台階,附近有解放軍修建的營房[4]:40。
黃牛嶺烽火台位於咸祥鎮咸六村,面朝東南的象山港,建於明代。烽火台為正方形,亂石砌築,現存高度3.4米,底邊長8.3米,台面邊長7.3米,四周有掩體,保存基本完整[4]:41。
火爬嶺烽火台位於咸祥鎮蘆浦自然村,推測建於明代。烽火台正方形,高3.25米,底面長8.7米,寬8.5米,為亂石砌築,四角底部使用了含有孔洞的條石。疑為古墓材料[4]:42。
參考資料
- ↑ 1.0 1.1 我區新增兩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鄞州日報. 2017-02-05 [2017-02-05].
- ↑ 第三十五卷 軍事. 寧波市志. 中華書局. 1995. ISBN 978-7-101-01507-2.
- ↑ 鮑賢昌. 海疆雄鎮大嵩城. 寧波市鄞州區地方志辦公室. 2014-04-03 [2017-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06).
- ↑ 4.0 4.1 4.2 4.3 4.4 4.5 謝國旗. 最後的遺產. 寧波出版社. ISBN 978-7-5526-0913-4.
- ↑ 大嵩城遺址. 寧波文化遺產保護網. 2006-10-08 [2017-02-05].
- ↑ 6.0 6.1 謝國旗. 揭開塵封的記憶. 寧波出版社. ISBN 978-7-5526-0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