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冰期
簡介
中國鄱陽冰期後的一次規模較大的山麓冰川。是我國第四紀冰期中的第二個冰期。李四光先生在廬山鄱陽湖邊大姑山一帶發現紅赫色冰川泥礫,故名。冰磧層為鮮紅色泥礫,位於深紅色泥礫層(翻陽期冰積層)之上,鮮紅色泥礫層之上有礫石層,礫石層之上又有淺紅色泥並呈濕熱化現象。鮮紅色泥礫層之下的泥炭中,見有小型褶皺沖斷甚多,是由於表面推動所造成。鄱陽冰期與大姑冰期之間有一長期間冰期。大姑冰期遺蹟較廣泛地散布於全國各地。
評價
「大姑冰期」,屬中更新世早期,以大姑山一帶赭色泥礫為代表。較新的是「廬山冰期」,屬中更新世晚期,以廬山的橙色泥礫為代表,規模已大大縮小。建國以後,有學者又提出比「廬山冰期」更晚的「大理冰期」,屬晚更新世,以雲南大理蒼山的冰磧物為代表。這樣一來,第四紀就有了以上四大冰期,這四個冰期正好與20世紀初德國的彭克、布呂克納根據阿爾卑斯山區第四紀冰川沉積物研究所提出的四大經典冰期一一對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