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里恩
粗體文字
大衛·里恩 | |
---|---|
出生 | 1908年3月25日 |
逝世 | 1991年4月16日 | (83歲)
國籍 | 英國 |
職業 | 編劇、導演、剪輯師、演員 |
大衛·里恩[1]
- 英國電影導演。1908出生於倫敦南郊的克羅伊登,1927年進入電影廠,在擔任場記、助理導演和剪輯師的過程中,得到了「英國第一剪輯師」的美譽。1942年正式與他人合作導演了戰時紀錄性故事片《我們服務的海洋》。這也為以後大衛偏向史詩性紀錄片創作埋下伏筆。
目錄
人物經歷[2]
- 大衛·里恩,英國著名的電影導演、製片人和剪輯師,在BFI於2002年評選的「世界頂級導演」中位列第九位。少年時期學習困難,未能通過普通學校的入學考試,只好憑藉父親的關係進入一所教會學校。這期間,Lean對自然和攝影的興趣日漸濃厚。阿姨鼓勵其投身電影業。1930和1931年他先後成為Gaumont Sound News和British Movietone News的新聞片剪輯師,同時還嘗試着成為一名電影演員。最初,David Lean剪輯了不少低預算的長片,包括Bernard Vorhaus在30年代拍攝的兩部電影,之後他開始剪輯高成本的大片:比如Paul Czinner的《As You Like It》和安東尼·阿斯奎斯的《Pygmalion》。40年代初,跨過而立之年的Lean已在電影剪輯上享有了較高的聲譽。
- 1942年,David Lean獲得和Noel Coward合作的機會,他們共同執導了戰爭題材的影片《In which we serve》,電影大獲成功,促成了Lean電影生涯中最 大衛·里恩為重要的飛躍——成為一名導演。在Noel Coward的鼓勵和幫助下,Lean與製片人Anthony Havelock-Allan,攝影師Ronald Neame共同組建了電影製作公司——Cineguild。公司製作的前三部電影的劇本均是由Noel Coward創作:《天倫之樂》(Happy Breed,1944)、《快樂的精靈》(Blithe Spirit,1945)和《相見恨晚》(1946)。其中,《相見恨晚》獲得了第一屆戛納電影節的國際電影大獎。接下來的兩部電影《Great Expectations|孤星血淚》(1946) 和《Oliver Twist|霧都孤兒》(1948),均改編自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Lean也由此開始和英國具有傳奇色彩的演員亞歷克·吉尼斯長期合作。
- David Lean於1952年獨立拍攝了在英國大獲成功的《一飛沖天》(The Sound Barrier),之後又接連拍攝了改編自劇場喜劇的《霍布森的選擇》(Hobson\'s choice,1954)和與英 大衛·里恩裔美國人Katharine Hepburn合作的《艷陽天》(Summer Madness,1955),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霍布森的選擇》更是獲得了1954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 1956年Lean開始與美國製片人山姆·斯皮格爾討論和籌備電影《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電影由上了好萊塢黑名單的劇作家米歇爾·威爾森(Michael Wilson)和卡爾·福曼(Carl Foreman)改編自法國小說家皮埃爾·鮑利(Pierre Boulle)的同名小說,並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拍攝完成。1957年上映後轟動了國際電影界,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七項奧斯卡大獎,也拉開了「里恩式」史詩片的序幕。
- Lean與斯皮伯格開始構思一部雄心勃勃的電影——《阿拉伯的勞倫斯》(1962),這部電影是Lean與劇作家Robert Bolt、攝影師Freddie Young和作曲家Maurice Jarre的第一次合作,在約旦沙漠、西班牙和摩洛哥三處選景,歷時20個月拍攝完成。《阿拉伯的勞倫斯》不僅成為了Lean最傑出的代表作,還開創了史詩片的新風格,緊接《桂河大橋》之後再一次囊括了七項奧斯卡大獎——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接着,他與意大利製片人Carlo Ponti合作了下一部電影《日瓦格醫生》(1965),電影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鮑里斯·帕斯特納克(Boris Pasternak)的同名小說,由Robert Bolt完成劇本,票房收入頗豐,並獲得五項奧斯卡大獎。Lean與Robert Bolt再次合作,完成了電影《瑞安的女兒》(1970),拍攝在愛爾蘭持續了一年。雖然影片獲得了兩項奧斯卡大獎,卻在評論界反響平平。73歲時,Lean與英國製片人John Brabourne和Richard Goodwin合作改編了福斯特(E. M. Forster)的小說《印度之行》,大獲成功。
- 1990年,美國電影學院為垂暮之年的David Lean頒發了終生成就獎。1991年溫暖的春天剛降臨英國,癌症的長期折磨卻令這位老人奄奄一息,就在《Nostromo》開機之前,Lean長辭於世。
主要作品
- 電影作品
- 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瑞安的女兒Ryan's Daughter (1970)
- 萬世流芳The Greatest Story Ever Told (1965)
- 日瓦戈醫生Doctor Zhivago (1965)
-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1962)
-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 艷陽天/夏日時光Summertime (1955)
- 女大不中留Hobson's Choice (1954)
- 一飛沖天Sound Barrier,The (1952)
- 梅特林Madeleine (1950)
- 歡樂的精靈Blithe Spirit (1949)
- 苦海孤雛Oliver Twist (1948)
- 孤星血淚Great Expectations (1946)
- 相見恨晚Brief Encounter (1945)
- 天倫之樂This Happy Breed (1944)
- 與祖國同在In Which We Serve (1942)
- 編劇作品
- 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歡樂的精靈 Blithe Spirit (1949)
- 苦海孤雛Oliver Twist (1948)
- 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 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 天倫之樂 This Happy Breed (1944)
作品影響
- Lean的史詩片引起了許多爭論。一些評論家(比如保琳·凱爾和安德魯·薩瑞斯)認為Lean的史詩片總體上對於歷史的描述太過簡單、不夠深入,這種觀點一直被嚴厲的評論家堅持到現在。法國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就曾在對電影《齊瓦格醫生》的評論中,輕蔑地指出Lean的史詩片是「奧斯卡專業戶」。持相反意見的電影工作者(比如Carl Foreman、Michael Wilson和Robert Bolt)堅持認為Lean的史詩片是值得稱道的,認為他的史詩片比銀幕上大多數史詩片顯得更富智慧、更有文化、更加可信。正如Lean自己指出(參見Kevin Brownlow: David Lean,p. 483),儘管引起了許多爭論,但他的電影被許多年輕導演當作了電影製作藝術的陳列櫃。事實上,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和馬丁·斯科西斯就是Lean史詩片的超級粉絲,兩人在1989年翻拍版的《阿拉伯的勞倫斯》發行後,為Lean的聲譽再次為大眾所牢記而做出了貢獻。從近年來的優秀電影如《英國病人》和《泰坦尼克號》中,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里恩式史詩片的巨大影響。
主要獎項[3]
- 1946年 - 電影節大獎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 1954年 - 金熊獎霍布森的選擇 Hobson's Choice (1954)
- 1958年 - 電影類-最佳導演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 1958年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957)
- 1963年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 1963年 - 電影類-最佳導演阿拉伯的勞倫斯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 1966年 - 電影類-最佳導演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 1974年 - 終身成就獎
獲得提名
- 奧斯卡金像獎
- 第57屆(1985)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第57屆(1985) -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第57屆(1985) -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第38屆(1966)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 第28屆(1956)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艷陽天 Summertime (1955)
- 第20屆(1948)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 第20屆(1948) - 奧斯卡獎-最佳劇本孤星血淚 Great Expectations (1946)
- 第19屆(1947)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 第19屆(1947) - 奧斯卡獎-最佳劇本相見恨晚 Brief Encounter (1945)
- 戛納電影節
- 第19屆(1966) - 金棕櫚獎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 威尼斯電影節
- 第13屆(1948) - 金獅獎霧都孤兒 Oliver Twist (1948)
- 美國金球獎
- 第42屆(1985) - 電影類-最佳導演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第42屆(1985) - 電影類-最佳編劇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
- 第39屆(1986) - 電影獎-最佳影片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第39屆(1986) - 電影獎-最佳劇本-改編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 第24屆(1971) - 電影獎-最佳導演瑞安的女兒 Ryan's Daughter (1970)
- 第20屆(1967) - 電影獎-最佳影片日瓦戈醫生 Doctor Zhivago (1965)
- 第8屆(1955) - 電影獎-最佳英國本土劇本霍布森的選擇 Hobson's Choice (1954)
- 日本電影學院獎
- 第9屆(1986) - 最佳外語片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1984)
個人評價
當人們在喧囂的城市裡找不到方向時,看看大衛的片子也許能減輕你的迷茫。當人們在情感低落時,看看大衛的片子也許能增強你的信心。儘管大衛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影片的精神始終會在城市的某個上空飄蕩。現今在如此快節奏忙亂的生活中我們擁有太多的迷惑和混亂?精神的絕大壓力早已占據了人們的神經。於是大衛·里恩所帶來的,是精神上的升華,是肉體上的愉悅。有的時候或許會把我們從失敗中拯救出來,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大衛·里恩的片子總是能從某個方面觸動人們的心靈。也許因為他所關懷的往往並不是一個故事、一種結論,而只是一種感覺———詩的感覺。大衛·里恩是英國電影導演。大衛像每個偉大人物一樣,出生在平凡而又落後的環境裡,1908年在倫敦南郊的克羅伊登,大衛·里恩誕生了。大衛不像其他電影大師一樣從小就有着不平凡的生活,以至於使得他們的影片總是帶有童年的回憶。大衛只是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構成了他嚴謹的態度,所以他1927年進入電影廠,在擔任場記、助理導演和剪輯師的過程中,得到了「英國第一剪輯師」的美譽。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潛意識裡編制着幻想,但大衛直到1942年才正式與他人合作導演了戰時紀錄性故事片《我們服務的海洋》。這也為以後大衛偏向史詩性紀錄片創作埋下伏筆。那一年他34歲,這是一個人生的高潮點也是一個衰落點,很多的天才在這個時候隕落。由於大衛的嚴謹,他仍然踏踏實實的走着。 第二年他開始獨立執導影片,攝製了反映中產階級生活的影片———《天倫之樂》(1943年)。這樣大衛·里恩進入了早期創作階段,這一時期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英國民族特色,尤其以改編文學名著見長,其中1945年他導演了令人難以忘懷的浪漫之作《相見恨晚》(1945年),獲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1946~1948年間,他又將狄更斯的《孤星血淚》(1946年)和《霧都孤兒》(1947年)搬上銀幕,把英國民族特色發揮到極致。有人戲稱他為電影史上的民族英雄。然而從50年代中期開始,大衛·里恩的風格為之一變,他走上拍攝國際型巨片的道路,專拍「跨洋電影」(即兼顧大西洋兩岸英美觀眾雙方口味的電影),這是大衛·里恩功成名就的轉折點,最終也使他成為好萊塢發展史詩巨片的功臣良將之一。在電影史上占了絕對重要的地位。《桂河大橋》(1957年)即是50年代英國最著名的「跨洋電影」。大衛·里恩以雄厚的美國資本為後盾,將影片拍得壯觀宏偉,成為最成功的戰爭史詩巨片。影片令人痛苦,然而,雄辯地闡釋了戰爭的荒謬性和破壞力,大衛加入自己對戰爭的認識,他認為戰爭不僅使生靈塗炭,而且還造成了人性的扭曲和民族稟性的異化。該片獲得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在內的7項奧斯卡金像獎。這次成功確立了大衛·里恩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和他影片的風格———偏於場面宏大帶有紀實性質的歷史片。悲劇性的主題,甚至用長鏡頭闡釋,從而秉承和發展了長鏡頭美學,而且巧妙地運用於商業片中。他追求複寫現實?在電影技術上推崇大全景、長鏡頭和深焦距?將現實的連續統一搬上銀幕。此後,大衛·里恩幾乎每五年才推出一部電影,選材和構思極為慎重,每部都是具有國際影響的上乘佳作。1962年,他再度拍出了傳奇史詩巨片《阿拉伯的勞倫斯》,而且又一次囊括了7項奧斯卡金像獎。大衛的風頭是日漸趨上。其後1965年的《日瓦戈醫生》,打破所有票房紀錄且贏得五座奧斯卡金像獎。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大衛在拍完《瑞安的女兒》(1970年)後突然息影,有人說他和女演員跑了,有人認為他已經江郎才盡,眾說紛紛。直到1984年,沉默了14年之後的他才又編導和剪輯了根據愛德華·福斯特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印度之行》。這次他以獨具匠心的敘事手法將歷史與詩交融,通過殖民地特有的人物同現實關係的鋪展和推行,着力揭示出比史實更富於哲學意味的人生意識和執著的造型意識。1990年在拍攝《諾斯特羅莫》時,大衛·里恩突然駕鶴西去留下未完成的作品成為一大憾事。從此電影界又少了一位巨匠。西方的一些影評家把西方電影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三四十年代是黃金時代五六十年代是白銀年代七八十年代是青銅時代,90年代及以後是黑鐵時代。大衛·里恩便是白銀年代中公認的代表人物。也是電影史上受影評家和電影同行尊敬的電影大師。庫布里克、馬丁斯科西斯、斯皮爾伯格無不視他為啟蒙者和前輩。有人把大衛·里恩最著名的三部片子各做了這樣一句話的概括:一烏托邦之夢———《桂河大橋》、?二?他比煙花更寂寞———自由與孤獨的靈魂《阿拉伯的勞倫斯》、三飄蕩在西伯利亞草原上的古琴聲———《日瓦戈醫生》。這也許是戲語,但何嘗不是他的精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