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兆街道

大兆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部,少陵塬上。东接呜犊街道,西连韦曲街道,北邻雁塔区曲江街道,南畔杜曲街道、引镇街道,总面积44平方千米。大兆街道境内历史古迹有汉宣帝杜陵,唐代杜氏墓群,明代秦藩诸王墓“大府井”、“简王井”、“二符井”等多处。截至2020年6月,大兆街道下辖20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9个行政村。2011年,大兆街道总人口32896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工业总产值8.5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亿元,各类存款余额4.1亿元。[1]

中文名: 大兆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地理位置: 长安区东部,少陵塬上

面 积: 44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19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大兆北街12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101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32896人(2011年)

目录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因汉宣帝许皇后陵在此地,古时将墓区称“兆域”,此块最大,故名大兆。兆字同时还有祥兆之意。

建置沿革

明朝始设乡级地方行政建制,称“少陵乡”,地方政府还在大兆村设立“大兆铺司”。

清设“大兆镇”,清末设“大兆社”“大兆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设立少陵乡,先后设区、镇、乡和联保。

1949年,设大兆区,下辖大兆乡。

1958年,成立大兆公社。

1966年,改为东风公社。

1972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为乡。

2002年1月,将酒铺乡并人大兆乡。

2007年2月,撤乡设大兆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大兆乡辖大兆中学家委会和庞留、高家寨、南章曲、康王井、小兆寨子、司马、大兆、东曹、中兆、二府井、兆寨、小府井、新庄、郭家、三益、东五、甘寨、西曹南、西曹北、甘寨堡20个行政村。1996年,酒铺乡辖友联、三联、五联、杜家岩、常兴、秦沟、赵家湾7个行政村。2002年区划调整,酒铺乡并人大兆乡,大兆乡辖大兆、寨子、司马、庞留、庞井、高寨、章曲、康王井、新庄、东曹、中兆、兆寨、西南、西北、小井、二府井、郭庄、三益、甘寨堡、甘寨、东伍、孟家岩、友联、三联、倪家滩、酒铺、杜家岩、常兴、秦沟、赵湾30个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辖大兆、庞留、庞留井、高家寨、南章曲、康王井、司马、小兆寨子、兆寨、西曹南、西曹北、小府井、二府井、中兆、东曹、三益、东伍、甘村、甘堡、郭庄、新庄、孟家岩、倪家滩、酒铺、杜家岩、常兴、秦沟、赵家湾、三联、友联3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32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大兆街道下辖20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大兆北街1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兆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部,少陵塬上。东接呜犊街道,西连韦曲街道,北邻雁塔区曲江街道,南畔杜曲街道、引镇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9千米,总面积44平方千米。其中陆地35平方千米,占79.5%;水域9平方千米,占20.5%。距区行政中心15千米。

地形地貌

大兆街道地处渭河平原。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地表宽阔,多洼地,有一定起伏。境内最高点海拔650米;最低点海拔480米。

气候特征

大兆街道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雨湿适中,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3.2℃,生长期年平均264天,无霜期年平均219天。年平均降水量64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64天,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月,其中以9月最多。

水系水文

大兆街道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泸河1条,境内流长6.9千米。

自然灾害

大兆街道境内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大风、低温、晚霜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辖区总人口32896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80人,城镇化率3.9%。另有流动人口170人。总人口中,男性16675人,占50.7%;女性16221人,占49.3%;14岁以下8830人,占26.8%;15—64岁20043人,占60.9%;65岁以上4023人,占12.3%。2011年,大兆街道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2.8‰,人口自然增长率5.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47.6人。

经济

综述

财税收支

2011年,大兆街道财政总收入6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财政收入184.8元,比上年增长6.6%。

第一产业

2011年,大兆街道耕地面积4.1万亩,人均1.3亩。2011年,大兆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比上年增长15%。

种植业

大兆街道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大兆街道粮食生产16000吨,人均464千克。其中小麦10000吨,玉米6000吨。大兆街道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大棚瓜菜等。2011年,大兆街道蔬菜种植面积3.2万亩,产量1.5万吨;大棚瓜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16000吨,产值2400万元。

林业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累计造林8万亩,其中,经济林1万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0万株,林木覆盖率4%。2011年,大兆街道水果种植面积23亩,产量5000吨。

畜牧业

大兆街道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大兆街道生猪饲养量0.8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760只,年末存栏152只;牛饲养量148头;家禽饲养量3.9万羽。2011年,大兆街道生产肉类141.6吨,其中猪肉69.7吨,牛肉51.8吨,羊肉20.1吨;禽蛋10吨,鲜奶11吨;畜牧业总产值0.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

渔业

大兆街道渔业以淡水养鱼为主,鱼塘养殖面积21.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60吨。渔业总产值0.0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0.5%。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大型农业机械350台(辆)。

第二产业

大兆街道工业以建材、木器加工、鸡笼拉丝为主导产业。2011年,大兆街道工业总产值8.5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商业网点250个,职工986人。2011年,大兆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0.1亿元。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5千米,投递点7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1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2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360件,征订报纸2万份、期刊0.1万册,业务收入100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0门,固定电话用户0.6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3%,移动电话用户0.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99%,互联网端口总数0.3万个,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0万元。

金融业

2011年,大兆街道各类存款余额4.1亿元,比上年增长2.1%。

交通运输

交通

大兆街道有县乡(镇)级公路5条,X103、X113、X310、X316、X318纵横贯穿全境,总长度159.3千米。主干道有新雁引路、新韦鸣路、长鸣路。

运输

2011年,大兆街道客运总量14.4万人次,货运总量12.1万吨。日客运量1320人次,年货运吞吐量0.2万吨;2011年,大兆街道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618辆,1854吨位;客运汽车3辆、136座位;货运量0.1万吨,货运周转量3.18万吨·千米,客运量14.4万人次,客运周转4.57万人·千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610人,专任教师16人;小学8所,在校生1567人,专任教师11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68人,专任教师9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大兆街道教育经费达0.14亿元。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398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25平方米,藏书3000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8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8人。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体育场地23个。67%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76%。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卫生院1个;病床6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1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专业卫生人员23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大兆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万人次,住院手术24台次,出院病人240人次。2011年,大兆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1%,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8%,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15万人,参合率95.3%;孕产妇死亡率为0。

劳动就业

2011年,大兆街道新增就业人员100人,有1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0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1年末,大兆街道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61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46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311人,比上年末增加30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600人,比上年末增加120人。全年认定(视同)工伤30人。

社会福利

2011年,大兆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户,人数40人,支出5.9万元,比上年增长23.6%,月人均123元,比上年增长9.6%;城市医疗救助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0人次,共支出0.9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人次,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78户,人数1762人,支出169.2万元,比上年增长54.1%,月人均80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人,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36.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7人,支出18万元,比上年增长47.4%;农村医疗救助5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09人次,共支出18.9万元,比上年增长46.5%;农村临时救济10人次,支出9300元,比上年增长16.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90人,紧急转移安置52人,农作物受灾面积60亩,倒塌房屋62间,直接经济损失42.5万元,救灾支出79.7万元,比上年增长23.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9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1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8.5万元,比上年增长18.6%。

视频

杜曲镇举行文明守法村创建获奖村表彰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