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大東區,隸屬於遼寧省瀋陽市,是瀋陽市的中心城區,位於瀋陽市城區東部,東與棋盤山開發區為鄰,東南、南、西南三面被瀋河區環繞,西與皇姑區接壤,北與瀋北新區相接。大東區面積100平方公里,總人口69.64萬人,下轄10個街道 。 2015年,大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6.8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0.89%。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目錄

建制沿革

清代初期,繼瀋陽磚城改四門為八門後,城內人口逐年增加,人口不斷向城外擴展。

1680年(清康熙十九年),繞瀋陽城環築土城,設八個邊門。由磚城門至邊門間的通道形成「八關」,清八旗軍分管八門八關地區形成「八界」。大東區包括當時正白旗界的地載(小北)關、正藍旗界的福勝(大北)關、正紅旗界的內治(小東)關,鑲紅旗界撫近(大東)關及四個邊門以外的四部分地區。

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奉天府設巡警總局,城內設7個分局,大東區包括當時第3分局所轄的撫近(大東)關、內治(小東)關,第六分局所轄的福勝(大北)關、地載(小北)關地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東區位於瀋陽市城區東部,東與棋盤山開發區為鄰,東南、南、西南三面被瀋河區環繞,西與皇姑區接壤,北與瀋北新區相接

地形地貌

大東區地處渾河沖積平原,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緩緩傾斜,地勢平坦。據瀋陽市地形圖標示:東北部大二台子最高處海拔為65米,南部小河沿最低處海拔為44米,全區海拔高低差21米。

大東區地處渾河沖積平原。地質結構絕大部分為第四紀平原沖積層,由亞粘土、砂礫石混合等組成。地表浮土為人工土和粘土層,表土層以下為河沙與粘土層。由於區內北部早年為渾河故道,土質多沙鬆軟。 水系

大東區境內有兩條人工河流,即南運河北運河(新開河)。

氣候

大東區位於瀋陽城區的東部和東北部,位於北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北緣,屬受季風影響的溫帶半濕潤氣候。其氣候主要特徵是:冬寒時間較長少雪,夏季時間較短多雨,春秋兩季氣溫變化迅速,春季多風,秋季晴朗。據氣象台1951年至1981年累計,市內區最高氣溫年平均為13.7℃,最低氣溫年平均為2.6℃,全年平均溫度為7.9℃。市內平均降雨量為734.5毫米,最多年降水量1055.3毫米(1953年),最少為445毫米(1965年),降水日數歷年平均是92.8天,日最大降水量為215.4毫米(1973年8月21日),霜期開始於10上旬,結束於4月下旬,平均210天左右,無霜期平均155天左右。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12月,大東區轄10個街道:長安街道、萬泉街道、東塔街道、津橋街道、大北街道、東站街道、上園街道、二台子街道、文官街道、前進街道。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水資源總量為32.6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面積l1.4億立方米,地下水21.2億立方米。

礦產資源

截至2013年,大東區發現各類礦產36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種13種,煤20億噸,天然氣儲量107億立方米。

經濟

綜述

2015年,大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96.8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0.89%。

工業

2012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77.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9%。其中,重工業產值1284.3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6.7%;輕工業產值93.4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3%。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產值942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3.1%;股份制企業實現產值380.7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24.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產值448.8億元,同比2011年增長1.5%。 貿易業

2012年,大東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8.8億元,比2011年增長17.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完成186.0億元,限額以下企業及個體戶完成22.8億元,限額以上和限額以下企業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分別為89.1%和10.9%。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174.8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3.7%;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34.0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6.3%。全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9個。

交通

大東區所在的瀋陽市中國交通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以瀋陽為中心,至北京大連哈爾濱撫順丹東高速公路網已經建成。距營口港200公里,距大連港400公里,可與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港口通航。連接山海關大連丹東長春哈爾濱等地6條鐵路幹線匯集於此,並且與朝鮮蒙古俄羅斯直接相通。瀋陽桃仙國際機場,是東北地區最大的樞紐機場,距大東區20公里。瀋陽東站坐落在區內,101條鐵路專用線構成發達的貨運網絡。

名勝古蹟

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 4月30日,瀋陽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重新開館儀式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雲山為修繕後的紀念館題寫了館名。遼寧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文岳,周恩來鄧穎超研究中心顧問趙煒為紀念館揭牌。

瀋陽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我省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瀋陽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原名奉天省官立東關模範兩等小學校。1910年至1913年,少年周恩來曾在這裡讀書,並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1978年,省和瀋陽市決定修復周恩來同志少年讀書舊址,設立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紀念館內有周恩來同志少年時代的讀書教室和四個展室,展室中陳列的文物有周恩來同志當年在校閱讀的書報、留影、作文和寫給同學的贈言手跡等。紀念館於1978年3月4日對外開放以來,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近百萬人次。周恩來同志從小立志救國、為中華之崛起而發憤讀書的精神,已在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0年來,紀念館作為我省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大力宣傳周恩來同志的崇高精神和偉人風範,在推進德育教育和傳播先進文化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1]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

九一八歷史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瀋陽市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位於瀋陽東北部,柳條湖立交橋西北,西靠長大鐵路,博物館主體本身就是一座歷史紀念建築物,它以殘歷碑的形象展現在人們面前。

在一部巨大石雕檯曆上密布着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象徵着千萬個不泯的冤魂在吶喊和呼號。右面的一頁銘刻着中國人民永遠難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農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頁鐫刻着「九·一八」事變的史實:「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攻占北大營。我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從殘歷碑正面拱形門進入一樓正廳,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國恥」四個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殘月形時鐘,其時針指着10時20分,這是日本侵略軍發起進攻北大營的時刻。 [2]

所獲榮譽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2020中國慈善公益百佳縣市。

2020年4月,入選2020中國夜經濟繁榮百佳縣市。

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