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丁玲)
作品欣賞
羊群已經趕進了院子,趙家的大姑娘還坐在她自己的窯門口捺鞋幫。不時扭轉着她的頭,垂在兩邊肩上的銀絲耳環,便很厲害的搖晃。羊群推擠着朝欄里衝去,幾隻沒有出外的小羊跳蹦着,被撞在一邊,叫起來了。
鑽聚在這邊窯里炕上的幾個選舉委員會的委員便陸續從窗口跳了出來。他們剛結束了會議,然而卻還在叮嚀些什麼。捺着鞋幫的清子便又扭轉過來,露出一副粘膩的,又分不清是否含着輕蔑的一種笑容。
被很多問題弄得疲乏了的委員們,望了望天色,藍色的炊煙已經從窯頂上的煙囪里吐出來而為風吹往四方,他們只好又重新決定趕到前邊的莊子去吃飯,因為在這晚上還要布置第二天的第一行政村的選舉大會。然而已經三四天沒有回家的指導員卻意外的被准許回家。區黨委的副書記曾為他向大家說了一陣牧畜是很重要的等等的話。他的唯一的牛就在這兩天要生產,而他的老婆是只能燒燒三頓飯的一個四十多歲了的女人。
招待員從掃着石磨的老婆身邊趕了出來:「已經派好了飯呢。怎的又走了呢?家裡婆姨燒的飯香些麼?」他抓住年輕的[[代理]鄉長的手,鄉長在年下剛娶了一個才十五歲長得很漂亮的妻子,因此,常常會被別人善意的拿來取笑着。
站在大門口看對山盛開的桃花的又是那發育的很好的清子。長的黑的髮辮上扎着粉紅的絨繩。從黑坎肩的兩邊伸出着條紋花布袖子的臂膀,高高的舉起,撐在門柱上邊。十六歲的姑娘,長得這樣高大,什麼不夠法定年齡,是應該嫁人的了啊!
在橋頭上分了手。大家都朝南走,只有何華明獨自往北向着回家的路上。他還看見那倚在門邊的粗大姑娘,無言的眺望着遼遠的地方。一個很奇異的感覺,來到他心上,把他適才在會議上弄得很糊塗了的許多問題全趕走了。他似乎很高興,跨着輕快的步子,吹起口哨來。然而卻又忽然停住,他幾乎說出聲音來的那麼自語了:
「這婦女就是落後,連一個多月的冬學都動員不去的,活該是地主的女兒,他媽的,他趙培基有錢,把女兒當寶貝養到這樣大還不嫁人……」
他有意的搖了一下頭,讓那留着的短髮拂着他的耳殼,接着便把它抹到後腦去,像抹着一層看不見的煩人的思緒,於是他也眺望起四周來,天已經快黑了。在遠遠的兩山之間,停着厚重的錠青色雲塊,那上邊有幾縷淡黃色的水波似的光,很迅速的又是在看不見的情形中變幻着。山的顏色和輪廓都也模糊成一片,只給人一種沉鬱之感,而人又會多想起一些什麼來的。比較明亮的西邊山上,人還跟在牛的後邊,在松的田地里走來走去。也有背着犁,把牛從山坡上趕回家去的。只有這作為指導員的他還讓土地荒着。二十天來,為着這鄉的什麼選舉,回家的次數就更少,簡直沒有上過一次山。相反的,就是當他每次回家之後聽到的抱怨和嘮叨也就更多。
其實每當他看見別人在田地里辛勞着的時候,他就要想着自己那幾垧等着他去種的土地,而且一意識到在最近無論怎樣都還不能離開的工作,總是說不出的一種痛楚。假如有什麼人關切的問着他,他便把話拉開去。他在人面前說笑,談問題,做報告,而且在村民選舉大會的時候,還被人拉出來跳秧歌舞,唱迷胡,他有被全鄉的人所最熟稔和歡迎的嗓子,然而他不願同人說到他的荒着的田地,他只盼望着這選舉工作一結束,他便好上山去,那土地,那泥土的氣息,那強烈的陽光,那伴着他的牛都在呼喚着他,同他的生命都是不能分離開來的。
轉到後溝的時候,已經全黑下來了,靠着幾十年的來來去去,和習慣了在黑處的視覺,他仍舊走的很快。而思緒也很快的轉着。他是有很久的歷史,很多可紀念的事同這條兇險、幽僻的深溝一道寫着的。當他還小的時候,他在這裡為了追一條麂子跑到有叢林的地帶去而遇見豹的危險故事。他也曾離開過這裡,挾着一個小包捲去入贅在老婆的家中,那時他才廿歲,她雖說已經三十二歲了,可是即使現在他也不能在回憶中搜出一個難看的印象。不久,他又牽了馱着老婆的小驢回來了。什麼地方埋葬過他的一歲的兒子,和什麼地方是安睡着他四歲女兒的屍體,無論在怎樣的深夜他都能看見。而且有一年多他們在這溝里簡直只能在夜晚才能動作。那個小隊長不就是被打死在那棵大榆樹邊的麼?那時他正在赤衛隊。他自從做了指導員以來常常弄得很晚才回家,而這些過去的印象帶着一些甜蜜、辛酸和興奮來撫慰着這個被很多艱深的政治問題和工作的繁難弄得頭昏了的他,因此他對於這孤獨的夜行,雖說還不能說養成為一種愛好,但卻實在是並不討厭的。
兩邊全是很高的山,越走樹林越多,汩汩的響着的水流,有時在左,有時在右。在被山遮成很窄的一條天上,有些很冷靜的星星,眨着眼來望他。微微的南風,在身後斜吹過來,總帶着一些熟悉的卻也分不清是什麼的香味。遠遠的狗在叫了,有一兩顆黃色的燈光在暗處。他的小村是貧窮的,幾乎是這鄉里最窮的小村,然而他愛它,只要他看見那堆在張家窯外邊的柴堆,也就是村子最外邊的一堆柴,他就格外有一種親切的感覺。而他常常還以為驕傲的是在這隻有二十家人家中卻有廿八個是更親密的同志,共產黨的黨員。
當他走上那寬坦的斜坡路,就走得更快了,他奇怪為什麼這半天他幾乎完全把他的牛忘記了。他焦急的要立刻明白這個問題。生過了呢?還是沒有:平安無事呢,還是壞了?而在平日閒空時曾幻想過的一條小牛,同她母親一模一樣卻是喜歡跳蹦的那影子倒完全沒有了。他急急的便爬到了家,朝着關牛的地方奔去。
二
第二次從牛的住處回來後,老婆已經把炕上收拾好,而她自己卻仍坐在灶門前,並不打算睡。她凝視着他,忍着什麼,不說話。但他卻在她臉上的每條皺紋里,看出都埋伏得有風暴,習慣使他明白,除了披上衣,趕快出門是不能避免的。然而時間已經很晚了,加上他的牛……他嫌惡的看着她已開始露頂的前腦,但為了省去一場風波便只好不去理她,而且在他躺下去時便說:「唉,實在熬!」他這樣說。也不過表示他的不願意吵架。希望那女人會因為他疲乏而饒了他。
然而有一滴什麼東西落在地下了,女人在哭,先是一顆兩顆的,後來眼淚便在臉上開了許多條河流不斷的流着。微弱的麻油燈,照在那滿是灰塵的黃髮上,那托着腮頰的一隻瘦手在燈下也就顯出怕人的蒼白。她輕輕的埋怨着自己,而且詛咒:
「你是應該死的了,你的命就是這樣壞的呀!活該有這末一個老漢,吃不上穿不上是你的命嘛……」
他不願說什麼,心裡又惦着牛,便把身子朝窯外躺着。他心裡想:「這老怪,簡直不是個『物質基礎』,牛還會養仔,她是個什麼東西,一個不會下蛋的母雞。」什麼是「物質基礎」呢,他不懂,但他明白那意思,就是說那老東西已經不會再生娃的了。這是從這區黨委副書記那裡聽來的新名詞。
他們兩人都極希望再有個孩子,他需要一個幫手,她一想到她沒有一個靠山便傷心,可是他們卻更不和氣,她罵他不掙錢不顧家,他罵她落後,拖尾巴,自從他做了這鄉的指導員以後,他們便更難以和好,像有着解不開的仇恨。
以前他們也吵架的,但使她更難過的是他越來越厲害的沉默。好像他的脾氣變得好了,而她的更壞,但她感覺得他離去的更遠,她毫不能把握住他。她要的是安適的生活,而他到底要什麼呢,她不懂,簡直是荒唐。更其令她傷心的,是她明白她老了,而他年輕,她不能滿足他,引不起他絲毫的興趣。
她哭得更厲害,捶打着什麼,大聲詛罵,她希望能激怒他。而他卻平靜的躺着,用着最大的力量壓住自己的嫌厭,一個壞念頭便不覺的又來了:
「把幾垧地給了她,咱也不要人燒飯。做個光身漢,這窯,這鍋灶,這碗碗盞盞全給她。我拿一副鋪蓋,三兩件衣服,橫豎沒娃,她有土地,家具,她可以撫養個兒子,咱就……」仿佛感覺到一種獨身的輕鬆,翻了一個身,一隻暖烘烘的貓正睡在他側邊,被他一打,躬着身子走了一步又躺下了。這貓被養了三年,是只灰色的貓,他並不喜歡別人家的,然而卻很喜歡這隻灰貓,每當他受苦回家後,它便偎在他身邊,躺在熱炕上等着老婆把飯燒好了拿上來。
老婆還在生氣,他擔心她失錯把她旁邊孵豆芽的缸打破,他是很歡喜吃豆芽的。但他卻不願說話,他又翻過身去。腳又觸到炕角上的簍子,那裡邊罩了一窠新生的小雞,因為被驚,便啾啾的叫了起來。
「知道我身體不成,總是『難活』,連一點忙都不幫,草也是我鍘的,牛要生仔,也不管……」她好像已經站了起來,他怕她跑過來,便一溜下炕,往院子裡去了。他心裡卻還在賭氣的說:「牛,小牛都給你。」
半個月亮倒掛在那面山頂上邊,照得院子有半邊亮。一隻狗躺在院當中,看見他便站起來走過一邊去。他信腳又到了牛欄邊,槽里還剩下很多的草。牛躺在暗處,輕輕的噴着鼻子,「媽的,為什麼還不生呢!」便焦急的想起明天的會。
他剛要離開牛欄的時候,一個人影橫過來,輕聲的問着:「你的牛生仔了沒有?」這人一手托着草筐,一手撐在牛欄的門上,擋住他出來的路。
「是你,侯桂英。」他嘎聲的說了。心不覺的跳得快了起來。
侯桂英是他間壁的青聯主任的妻子,丈夫才十八歲,而二十三歲了的她卻總不歡喜,她曾提出過離婚。她是婦聯會的委員,現已被提為參議會的候選人。
這是第三次還是第四次了,當他晚上起來餵牲口時,她也跟着來喂,而且總跟過來說幾句話,即使白天見了,她也總是眯着她那單眼皮的長眼笑。他討厭她,恨她,有時就恨不得抓過來把她撕開把她壓碎。
月亮光落在剪了的發上,落在敞開的脖子上,牙齒輕輕的咬着嘴唇,她望着他。他也呆立在那裡。
「你……」
他感到一個可怕的東西在自己身上生長出來了,他幾乎要去做一件嚇人的事,他可以什麼都不怕的。但忽然另一個東西壓住了他,他截斷了她說道:
「不行的,侯桂英,你快要做議員了,咱們都是幹部,要受批評的。」於是推開了她,頭也不回的,走進自己的窯里去。老婆已經坐到炕上,好像還在流眼淚。
「唉!」他長長的抽了一口氣,躺到了炕上。
像經過了一件大事後的那麼有着應有的鎮靜。像想着別人的事件似的想着適才的事。他覺得很滿意。於是他喊他的老婆:「睡吧,牛還沒有養仔呢,怕要到明天。」
老婆看見他在說話了,便停止了哭泣。吹熄了燈。
「這老傢伙終是不成的,好,就讓她燒燒飯吧。鬧離婚印象不好。」
然而院子裡的雞叫了。老婆已脫了衣服,躺在他側邊,她嘮叨的問着:「明天還要出去麼?什麼開不完的會……」
「牛是又怕侍候不成了……」但他已經沒有很多時間來想牛的事,他需要睡眠,他闔着眼,努力去找瞌睡,卻只見一些會場,一些群眾,而且聽到什麼「宣傳工作不夠羅,農村落後呀,婦女工作等於零……」等等的話。他一想到這裡,就免不了煩躁,如何能把農村弄好呢,這裡沒有做工作的人呀。他自己是個什麼呢,他什麼也不懂。他沒有住過學,不識字,他連兒子都沒有一個,而現在他做了鄉的指導員,他明天還要報告開會意義……。
「第一要發揚民主才能抗戰勝利;第二,三三制就是……」
窗戶紙在慢慢變白,間壁已經有人起身了。而何華明卻剛剛沉入在半睡眠狀態中,黃瘦的老婆已經睡熟了,有一滴眼淚嵌在那凹下去了的眼角上。貓又睡在更側邊,沉沉的打着鼾。映在曙光里的這窯洞倒也顯得很溫暖,很甜適。
天漸漸的大亮了。
一九四一年六月[1]
作者簡介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蔣偉,字冰之,筆名彬芷、從喧等。湖南臨澧人。中國當代著名的作家、社會活動家。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乾河》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獲斯大林文藝獎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