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拼音:wà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1]

[]

此字初文见于商代甲骨文,最早与“卜”为同一字 ,本义一般认为是外部,与“内”“里”相对。引申出外表、例外、额外、外国等。中国人往往称女方亲属为“外”,如“外戚”“外姑”等。“外”有时也作修饰语用,指疏远、遗弃之义。此外,也引申为威仪、言行等外在的仪容。 “外”字的构型含义尚不明确。甲骨文中的“外”与“卜”同形,当与卜问有关。到金文在右部增一新月形。依《说文》的解释,新月形为“夕”字(商周时期“夕”与“月”同形)。“夕”表示夜晚,与“卜”结合,表示在晚上占卜。据说古时候占卜必须在白天进行。如果占卜在晚上进行的话,就是例外了,肯定是有什么重大的或紧急的事情发生。 也有人认为新月形就是“月”字,“月”本义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后引申为时间单位。从甲骨刻辞考察,预测以后日子是否发生某事,都以“昱”或“气至”表示。“昱”不只表示第二天,也可以表示占卜日以后一月中的任何一天。“气至”义为“到”,可以表示第二天,也可以表示两天以上。“昱”与“气至”预测的期限都不超过一个月。照此,一月以下则为内,一月以上则为外了。其实不然。殷人预测吉凶以旬为期限。《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旬字条选录了208条“旬亡(无)祸”或“旬㞢(之)杀”的文辞。据此推测,殷代预测的期限,旬和旬以下叫做内,旬以上到一个月之内叫做外。周代金文外字从月、卜会意,用文字记録了十天以上至一个月以内的时问是预期限以外的规定,直到秦汉仍然如此,保存在《礼记·曲礼》之中。因此,外字从月、卜会意,义为旬以上至一月之内预测期限,与旬或旬以下的预测期限相对。 战国之后,取从夕、从卜的字形而不再改变。《说文》中又收有古文,与篆文无别,只是笔势稍作变化而已。 “外”的基本义是“外边,表面”,与“内”“里”相对。如《易·兑卦》中“刚中而柔外”的“外”就是这个意思。后由内外的“外”泛指外面,如《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外”。 “外”还特指外国,其义也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如现代汉语中的“古今中外”“外资企业”。 “外”是一个方位词,后引申作动词用,意为“疏远、排斥”,如《易·否卦》:“内小人而外君子。”(内:此谓亲近;外:疏远。)有时也作修饰语用,指关系疏远的(人或事),《汉书·司马迁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中国古代男女是有别的。男的结婚叫“娶”,如“娶媳妇”,而与“娶”搭配的是“进”;女的结婚叫“嫁”,如“出嫁”,与之搭配的是“出”。当女方出嫁后,就成了男方家的一员,也就是属于男方家的人了。于是男方的家就是她的家,而原先自己的家则成了“外”家。自己的母亲、姐妹等就成了亲戚,随之也就有了“外祖父”(外公)“外祖母”(外婆)“外孙”“外甥”等的称谓。

目录

参考文献

  1. 外的读音百度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