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莊街道
夏莊街道 |
中文名 :夏莊街道 所屬地區:青島市城陽區 |
夏莊街道隸屬青島市城陽區,位於嶗山西麓,城陽區東南部,白沙河中游,中心位於東經120°28′,北緯36°16′,東靠嶗山區北宅街道,西與流亭街道、西北與城陽街道毗鄰,南接李滄區,北與惜福鎮街道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4.5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1.5公里,總面積84.4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底,轄50個社區,全街道共有人口111655人(2010年)。
2014年,街道生產總值完成148.5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1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7.87億元,同比2013年增長23.8%。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1]
目錄
位置境域
夏莊街道中心位於東經120°28′,北緯36°16′。東與嶗山區北宅街道毗鄰,南與李滄區接壤,西邊、西北和北邊分別是流亭街道、城陽街道、惜福鎮街道。街道總面積84.4平方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為11.5千米,東西最大橫距為14.5千米。
地質
夏莊地處嶗山西麓,石門山下,屬膠東低山丘陵的一部分,為深海丘陵地帶區,位於中朝古陸膠遼地質的南部,構造體系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構造部位,元古代晚期震旦紀(距今19億~57億年),呂梁運動時期形成復背褶皺。距今1.9億~0.8億年的燕山運動晚期,從地殼深處上涌的熾熱熔融岩漿,在地面以下幾千米的地方冷凝結晶,形成了質密堅硬、結晶程度高的嶗山花崗岩。中生代末期(距今23億~067億年)至新生代(距今067億年以後),地殼抬升,上面覆蓋的岩石和泥土被風化剝蝕,流水沖刷,使花崗岩露出地面,造山運動使嶗山進一步抬升。到新生代中期,經過多次海浸海退和外營力的再造,逐步形成地質輪廓,主體為嶗山花崗岩。域內地勢東陡西緩,因花崗岩侵入形成嶗山山脈、三標山脈,中部形成丘陵過渡帶及白沙河等河流下游沖積成的小沖積平原。
地形地貌
夏莊域內地勢東高西低,東部山區屬嶗山支脈,最高山峰是石門山,屬切割剝蝕地貌類型,起伏大,切割深,溝壑縱橫,中部、西部為丘陵、平原剝蝕堆積地貌類型,平地丘陵,河谷盆地交錯,中部有黃埠嶺,北部是白沙河沖積平地,總面積84.4平方公里。其中山區48.6平方公里,占57.6%,丘陵10.4平方公里,占123%,平原25.4平方公里,占30.1%。
夏莊境內,白沙河以北,峪山區屬三標山支。白沙河以南的東部,東南部山區屬石門山支。石門山支以峪夼為標,向西分出南、中、北三條支脈,夏莊境內各山主要分布於中支和北支,山勢走向東北,西南綿延。較高的山有石門山,鋸齒牙,大腿崮,平嵐等。
氣候
夏莊屬中緯度暖溫帶季風性氣候,是低山、丘陵、平原半濕潤溫和農業氣候區。年平均溫度在12.6℃左右。光資源充足,熱資源較豐富,降水量較多,濕潤溫和,四季分明。氣候特徵表現為春旱較冷回暖晚,夏無酷暑雨水多,秋季偏熱降溫遲,冬無嚴寒少雨雪。其特點是:春遲、夏涼、秋爽、冬長。
水文
夏莊的河流水系因受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影響,為季風雨源型,其水文動態隨季節變化。主要河流是白沙河,有3條支流,分別是小水河、惜福鎮河,峪河,均屬季節性河流。
白沙河發源於嶗山最高峰"巨峰"北麓的"天乙泉",經嶗山區北宅街道孫家村、烏衣巷、涼泉入嶗山水庫。出庫後西行夏莊、史家泊子、黃埠入流亭街道,在港東、西後樓處入膠州灣。流長33公里,流域面積21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10餘條,夏莊域內有小水河、惜福鎮河、峪河等,白沙河中下游段地下水豐富,水質優良,是青島市市區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土地資源
夏莊域內總面積84.4平方公里,東部山區面積48.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7%,中部丘陵面積10.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2%,西部平原為25.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30%。1959年有可耕地2935.73公頃,果園683.33公頃,1979年有可耕地2432.4公頃,果園721.2公頃,1996年有可耕地1479.73公頃,果園面積988.8公頃。2006年耕地面積為811.6公頃。
水資源
夏莊街道是低山丘陵,平原半濕潤溫和農業氣候區,降水量較多,水資源豐富,河流水系主要受地形地貌及地質構造影響,其水文動態隨季節變化很大,為季風雨源型。
地表水大氣降水是地表水的主要來源,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降水主要集中於汛期的6~9月,年平均降水量8572毫米。域內建有大小水庫5座,設計總蓄水量5958萬立方米,另有30處塘壩和多處平塘,多用於農田灌溉。白沙河河道治理後,建有多處攔河壩,可攔蓄地表水150餘萬立方米。
地下水地下水靠大氣降水入滲補給。另外還有山前周邊補給為主要形式的側向補給和灌溉回歸補給,並隨汛期波動。由於小區域內水文地質不同,地下水分布也有明顯差異。白沙河兩岸沖積平原地帶及右河道中心地帶含水層厚度5~10米,局部大於10米,含水豐富,水質良好,開採方便,多用於農田灌溉和生活用水。山前,河肩地帶沖積土層及坡前平原含水層一般在3米以上,含水量較少。東部低山丘陵區山澗谷地及山麓地帶分布有花崗岩風化裂隙孔隙水,水量少,水質優,可攔蓄用之。全街道範圍內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供需不平衡,局部缺水。
人口
1949年,夏莊域內有居民7596戶,36760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將丹山、西小水、雲頭崮等村劃入夏莊人民公社,人口增加,共有居民8255戶,42454人。1960~1961年經濟困難時期,全社人口由46474人減至44757人,減少1717人。1963年生活好轉,人口急劇增長到48579人,1962~1963年,兩年驟增3822人。1964年,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得到控制,"文革"期間,生育再次失控,1976年,人口達13729戶,61262人。1986年人口達18414戶,65162人,1996年人口達21658戶,65199人。
民族
截至2000年,夏莊街道除漢族以外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滿族、土家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鮮族、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