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復興航空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由陳文寬、戴安國、蔡克非等人共同創辦的航空公司,於1951年5月21日成立,總部位於中國台北市。

公司主要提供台北、高雄、花蓮及台東的航空客貨郵運輸,與金門、馬祖不定期包機業務,並代理各國航空公司客運,航空貨運郵運業務

目錄

是誰害死了復興航空

2016年11月21日,台灣地區排名第三的航空公司——復興航空突然宣布停飛。一時間,這家歷史長達65年的老牌航空公司成為了媒體和社會熱議的焦點!

復興興衰簡史

1951年,陳文寬與合伙人成立了台灣首家民營航空公司——復興航空。此後,現在排名台灣第一的華航(中華航空)才成立。興航從經營台灣島內及周邊航線起步,逐漸發展成規模(擁有27架飛機)僅次於華航、長榮的台灣地區第三大航空公司。一直以來,興航在台灣民航領域都占據着重要的地位。

▲ 復興航空創始人陳文寬先生

陳文寬出生於美國,於抗戰前回到祖國。他是當時中國航空公司的第三位華裔飛行員。抗戰期間,陳多次穿梭敵占區,出色完成任務,在當時被譽為中國飛行員的傳奇人物。他曾於緬甸密支那被日軍占領前的緊要關頭,用容載23人的飛機嚴重超員裝載78人安全飛離戰區。因表現出色,[[陳為蔣政府專機駕駛員之一,搭載過蔣介石、宋子文、戴笠等高層。

2005年,興航成功首航台北—廣州的台商包機業務。

兩岸三通直航後,2008年12月15日,興航台北—上海航班不繞飛第三方管制區,成為歷史上第一架海峽兩岸間真正直航的客機。其時,興航因受台灣環島高鐵通車衝擊,島內航線萎縮而近乎破產。兩岸航班的開通,將其從死亡線上拉回,之後營收直線上升。

2008年後,復興航空積極加入兩岸航線,開通上海、武漢、天津等地航線,更與廈門航空、深圳航空四川航空共同經營福州、無錫、重慶航點。截至宣布解散前,興航共有13個大陸航點。同時成為泰國國際航空、廈門航空、四川航空等在台灣島內的地勤代理業務機構。 正是在2008年以來兩岸旅遊業發展正旺的大環境下,復興航空恰如其名的得以「復興」。 2011年,復興航空除一口氣訂購12架最新型空客A321-NEO外,還訂購了包括4架A330大型飛機在內的30架飛機。

但2016年以來,隨着蔡英文執政導致兩岸「凍結」,復興航空再沒有2008年那一次好運加持,尚未交付的飛機再也沒有機會塗裝上復興航空標誌的「龍圖」了。

復興不再的現狀

近年來,興航幾乎與事故二字如影隨形。

2014年7月23日,由高雄飛往馬公的復興GE222班機降落時因惡劣天氣失事,48人遇難。

2015年2月4日,由台北飛往金門的復興GE235班機,起飛5分鐘後失控墜毀於基隆河,43人罹難。

失事前的復興航班

這兩起事故之後,台「民航局」依規定對復興航空做出停止分配「國際航權」一年的處罰。兩起機毀人亡的慘劇,使興航的安全記錄被抹上巨大的污點,原本就經營不善的企業更加雪上加霜。

在空難發生前,復興航空的境外航線比重已上升到一半以上,在全年326萬人次的運輸量中,境外航線超過173萬人次。此次停止分配航權重創了興航,也使其從此走向不再復興的斷頭路。

2014年,復興航空為迎戰對來自廉價航空的巨大競爭壓力,創立低成本子公司威航來打對台。但由於客座率未如預期,虧損超過資本額的一半,威航不到2年之後,便於今年10月宣告停止運營。

興航的解散只是台灣航空企業舉步維艱的冰山一角,其他同行的日子也是都不好過。

一邊是觀光業急劇縮水拖累民航業,一邊是員工不斷要求加薪改善福利,造成運營成本增加。

今年9月,兩岸航線載客率低至73.83%,個別航班甚至停到2018年。這一次倒下的是復興,下一次倒下的會是誰?誰也不知道。

復興唯有選擇「安樂死」

以今年第三季度為例,7、8、9三個月為傳統旅遊旺季。但是對比去年同期,復興航空營業毛損反而增加近2/3。2016年前三季經會計師核閱後財報,興航累計營業淨損高達26億4957萬元!

▲ 數據來源:台灣交易所公開資訊檢測站

面對兩岸線的載客率減少,儘管興航和華航、長榮一樣採取依訂位概況來調整適合的飛機營運,不斷調整其餘航線的營運策略,以應對降低陸客減少的業績衝擊,但此舉仍然杯水車薪。

復興航空曾於2013年為添購新機籌措資金而發行了海外可轉換公司債(ECB),持債人可在今年的11月29日提前贖回,該筆可轉債尚有22.87億元的餘額待償。此外最大債權銀行兆豐銀目前放款餘額約17.1億元,島內其他金融機構也都有對興航的授信。

面臨債務的巨大影響,儘管興航已將現有4架A330大型客機出售或轉租,將澳門、沖繩等航線停飛,但營利狀況仍不樂觀。加之兩岸關係被台當局搞成一盤死棋,使得占興航營收四成的兩岸航線也隨之跳水。內部評估也認為,未來2年內不見得能扭轉失血,從長遠角度來看,復興航空做出解散的決定是最為明智的選擇。

復興停飛的後遺症

11月22日,復興航空無預警停飛導致總計84架次航班、5113名旅客受到影響。

台「交通部」民航局預估,復興航空全面停飛後島內外受影響的旅客近10萬人次。

原定22日搭復興航班的某旅行社30多人的旅行團只好轉搭華航班機,多支出的數萬元機票錢只能自行旅行社自己消化,這樣的案例怕不在少數。

旅客被坑還有華航、長榮來協助,旅行社卻只能默默流淚。之前旅展賣出去的興航票券通通作廢,在興航投資了10年以上的關係航線一夜清零。農曆春節是旅行社訂單較多的一個檔期,涉及興航的線路產品被迫下架,損失慘重。 漂亮的復興航空空姐

受影響最大的是復興航空目前的1795名勞工。長榮已表態將對興航的機師擇優錄取,但其他更多人面臨的依然是失業。

緊接着要考慮的是航權的跟進處理。兩岸航線的調整,由於涉及航權、航點等問題,必須經由協商談判解決簽訂航權協議。在去年7月的航空小兩會協商中,兩岸客運定期航班總班次已增加到890班,大陸客運航點增加到61個。

儘管復興航空「屍骨未寒」,但航權的激烈爭奪戰早已悄悄打響。此前,「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表態,將要求華航12月1日前全面接管興航航線。此舉遭到了業者質疑,畢竟興航都是飛上海、合肥、杭州等地的熱門航線,可謂誰搶到誰就撿了大便宜。

但「交通部」部長賀陳旦23日晚間否認了上述說法,24日徐國勇則再次強調,其說的就是「行政院院長」的裁示,「沒有一個字有差」,再一次確認了華航接管全部復興航線的消息。

根據台灣相關法規,申請兩岸航權必須經過嚴密程序。而今未經任何合法程序就直接將復興航空的航線轉交華航,完全置法規於透明。「行政院」與「交通部」的立場不一,暴露出了蔡政府內部派系鬥爭激烈,依法意識淡薄的混亂事實。「行政院」將話說的太滿,意圖儘快安撫民心,卻沒有尊重專業和務實的考量,而這也是為了緩和蔡政府下滑的民調。

解散已是無奈之舉,但卻也是最好的告別。正如復興航空在聲明中所說的:

「選擇在此時間點解散公司,是基於公司目前資產仍大於負債,有能力對旅客、員工與相關合作夥伴的權益,提供必要保障。」

待到喪失應對能力,怕是要帶來更大的悲劇。

連有馬來西亞政府撐腰的馬航,兩次空難後都撐不住重組,更何況復興這樣的民營航空。本可在空難後就關掉興航,但並沒有這樣。興航能撐到今日,已屬不易。被迫解散的興航不過是兩岸關係急凍之後的犧牲品,蔡當局為了自己的意識形態一時爽,完全置經濟發展與民生疾苦於不顧。此次清盤的是興航,接下來還有更多個「興航」。

65歲的興航沒能熬過2016,是誰將其推下了懸崖?台灣人,這次或許真該認真想想了![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