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基輔——佩切爾斯克大教堂

基輔——佩切爾斯克大教堂(КИeBO-JIeЧepcKaЯJIaBpa)(烏克蘭)為前蘇聯最主要的古代宗教中心,俄羅斯文化和歷史著述中心。又稱基輔洞窟或伯朝拉大教堂。坐落在烏克蘭共和國基輔市第聶伯河左岸丘陵起伏的山谷中。這是前蘇聯境內規模最大的東正教建築群,也是一處不可多得的藝術文物寶庫。

中文名 基輔——佩切爾斯克大教堂

外文名 КИeBO-JIeЧepcKaЯJIaBpa

國 家 烏克蘭

作 用 古代宗教中心

目錄

歷史沿革

據編年史記載,10 世紀以前這裡曾是一處世襲領地,叫作別列斯托沃村。1051 年智者雅羅斯拉夫大公時代建立修道院,早期建築由希臘工匠設計並主持建造[1] 。1598 年獲大修道院稱號。最早修道院只有一些洞穴教堂,之後地面教堂陸續出現,原有洞穴教堂則供貯藏物品之用。歷代大公都極為重視和不斷扶持佩切爾斯克大教堂。18 世紀末,大修道院擴大到擁有22 公頃土地、150 多個村莊和6 萬農奴,經營規模寵大的封建領地,成為一個直接參與王室事務、參與社會生活的佩切爾斯克地區。十月革命後,教堂被改作它用,1926 年闢為歷史文物博物院保護區。

建築特色

大教堂無數的金色圓頂、白色鐘樓和蜿蜒的圍牆掩映在鬱鬱蔥蔥的綠樹叢中,壯觀而又透着神秘。教堂廣場中央聳立着大鐘樓,1731~1745 年按謝杰里的方案建築,高96.5 米,是當時俄羅斯境內最高的鐘樓[2] 。鐘樓用500萬塊形狀各異、尺寸不同的磚石砌成,許多民間工匠都參加過它的修造。鐘樓共分三層,每層都以白石立柱環其外圍;金色圓頂。第三層懸掛着8 只大鐘,總重量為80 多噸,其中7 個鐘的機械部分互有相連,重4.5 噸,每隔15 分鐘奏一次美妙的音樂。第八個鍾則專用於鳴響。大教堂由規模不同的三處建築群組成統一的格局:在較平坦的高地上是一些地面教堂;山坡上分布着「近洞窟」教堂建築;遠處丘陵谷地中見「遠洞窟」教堂。至今保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建築是11~12 世紀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殘跡、納德弗拉特三一教堂和別列斯托沃救主教堂。12~18 世紀,烏克蘭民族逐漸形成自己的建築藝術風格,以修道院工匠斯傑潘·科弗尼爾命名的科弗尼爾堂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其屋頂兩側有六面造型優雅的山牆。1608 年修道院設立了基輔第一個印刷所。該建築原為木質結構,馬洛克式。1701 年和1773 年分別對印刷所第一、二層進行了改建,現為磚石結構,有通道與洞窟相連,通道由四個支承拱加固。這一處所後被作為烏克蘭國立書籍印刷博物館。大教堂之稱為洞窟教堂,因其有兩個人工洞窟得名。它們因離位於中心的聖母升天教堂的距離遠近不同而被稱作「近洞窟」和「遠洞窟」,前者距聖母升天大教堂228 米,後者280.5 米。洞深離地面5~10 米,洞窟走廊寬1.5 米,通道平均高度2 米,深達數千米。內有迂迴的側洞室,中世紀前用於居住或作防禦工事。洞內常溫10~20 度,適合聖徒屍體自然風乾保存。近洞窟中有三個教堂:安東尼耶夫教堂,維金教堂和瓦爾拉阿莫夫教堂。後兩個教堂中的聖像壁由金屬鑄成,1814~1819 年又在表面鍍金。近洞窟的地面建築中最古老的是1700 年建造的聖浸禮教堂和兩層的鐘樓。聖浸禮教堂中的聖像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近洞窟中也有三個地下教堂:聖誕教堂、費奧多西耶夫教堂和報喜節教堂。地面建築包括一個鐘樓、修道小室和1679 年建造的古老的諾扎恰季耶夫圓頂教堂,1696 年建造的聖母降靈教堂。這組建築構思大膽,造型極其優美。莫斯科的奠基者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1157 年葬在別列斯托沃求主教堂內。大教堂尚有一處埋葬1812 年衛國戰爭時期將領的墓地。11~12 世紀,修道院僧侶涅斯托爾在此撰寫了編年史《系年紀事剝》(又稱《往年紀事》),此書可稱為古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其中記有第聶伯河沿岸及其鄰近地區的主要史料和基輔羅斯的重要史料。13 世紀修道院又編撰了《基輔洞窟聖僧傳》,敘述了洞窟修道院的生活的歷史事件。1926年,大教堂在基輔市東南占地25 公頃。現今大教堂文化史博物院仍是博物館的綜合體,包括四個博物館和一些展廳,來此參觀遊覽的人成千上萬。1988年在紀念俄羅斯接受基督教1000 周年期間,基輔——佩切爾斯克大教堂的部分設施歸還給俄羅斯東正教會,現已恢復了教堂的宗教活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