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埭頭鎮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下轄鎮,地處秀嶼區東部,三面臨海,東瀕興化灣東南、南濱平海灣,與平海鎮毗鄰,西與東嶠鎮相連,北、東北與荔城區北高鎮、涵江區隔興化灣相望。行政區域面積105.5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埭頭鎮戶籍人口140376人。

宋元時期,分屬崇福鄉奉谷里、武盛里。1958年,改稱埭頭公社。1984年,改鄉。1986年12月,鄉改鎮。截至2021年10月,埭頭鎮下轄3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埭新社區天雲路1號。

2011年,埭頭鎮財政總收入0.26億元,比上年增長37.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0.04億元,增值稅0.03億元,企業所得稅0.08億元,個人所得稅0.02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9%、56%、41.5%、77%。人均財政收入200元,比上年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6919元。 2019年末,埭頭鎮有工業企業66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0個。[1]

目錄

鄉鎮概況

埭頭鎮位於秀嶼區東部沿海突出部,三面環海,海岸線長25千米。勞動人民與海爭地,圍埭造田,發展農業生產,其定居點多以「埭」為名。此地是當時居地中心,形成第一大墟市交易地;「第一」與「頭名」意同,故稱埭頭。

此地自南朝莆田置縣起就屬於莆田, 全部使用莆田話,埭頭鎮位於興化灣南岸,三面臨海,南靠平海灣,秀嶼區東部,海岸線長約25公里。轄區陸地面積10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39萬畝,灘涂面積1.5萬畝。36平方公里的大蚶山雄冠埭頭境內,涉及10個村。全鎮有22個行政村,含黃瓜、告杯二個海島漁業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埭新社區居委會),全鎮面積126平方千米,總人口131446人。

歷史沿革

此地自南朝莆田置縣起就屬於莆田,1958年建埭頭公社,1984年改鄉,1986年鄉改鎮。1997年,面積86平方千米,人口11.8萬,轄石城、東林、淇滬、黃瓜、後鄭、樟林、翁厝、石塔、溫李、湖東、英田、汀岐、高林、赤石、後溫、武盛、潘垞、田邊,鵝頭、汀港、黃嶼、筶杯22個村委會和埭頭居委會。

人員構成

現有鎮機關幹部職工109人,其中行政人員31人,事業人員78人。村級幹部182人,其中支委116人,村委96人,交叉任職30人,培養後備幹部32人。全鎮駐鎮機關企事業單位23個;

有中學4所(其中1所完全中學),小學35所,中學教師378人,小學教師920人,幼兒教師109人,中學生7000多人,小學生1.3萬多人; 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醫療所26個,醫務人員268人,鄉村醫生116人; 有老人活動中心13個;

公安派出所3個,其中行政所1個,邊防所2個;黨總支3個,黨支部48個,黨員總數2487名,培養入黨積極分子560人。

經濟發展

2009充分發揮海洋、區位和僑台三大優勢,着力發展海洋、集鎮、勞務、民營四大經濟,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鎮工農業總產值12.4億元,比增20.1%,其中工業總產值6.05億元,比增24.3%,規模以上企業產值3.64億元,比增59.1%;農業總產值6.36億元,比增16.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億元,比增67.3%;財政總收入1509萬元,比增27.8%;農民人均純收入6830元,比增6.7%。

項目建設持續推進。着眼長遠, 主動出擊, 充分挖掘民間資本, 找項目、爭項目、拉項目、跑項目,利用9.8投洽會,6.18項目成果交易會,中國(莆田)木材投資貿易洽談會等有利時機,赴廣東、北京、江西、東南亞等地進行招商。2009年共安排重點項目15個,其中區級重點項目6個,鎮重點項目9個,石城風電場、埭頭110kv變電站、石城油庫擴建、石城工廠化鮑魚養殖基地、埭頭敬老院、樟林中學、土頭中學學生宿舍樓等9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石城一級漁港、莆田核電站進場道路、自來水村村通、埭頭十一中三級達標校建設、石塔小學教學樓改造等6個項目紮實推進。成功引進宏岸建設、省十建、迪通建設3家引稅企業,當年度實現稅收31萬元。

支柱產業實力增強。一是規模企業體量增大。面對金融危機,鎮政府積極引導,幫助企業發展,2009年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家,全鎮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6家,新增產值8696萬元。二是海洋經濟進一步壯大。全鎮共有各類水產養殖戶5200多戶,從事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的機動漁船1048艘。全鎮實現漁業生產總產量9.68萬噸,比增5.3%,總產值達5.05億萬元, 比增18.5%。1.7萬畝牡蠣成功實現半人工育苗培育,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三是現代農業進一步發展。形成潘宅青蔥、後海高優農業和東林農林場等三個基地,種植總面積達6000多畝,實現產值2100萬元,為今後現代農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社會事業紮實推進

民生工程大力推進。總投資4500萬元、惠及19個村的自來水村村通工程全面施工;籌資496萬元,新建水泥村道14條,共18.8公里;投資20萬元,架設路燈7.5公里;投資30多萬元,建成敬老院1所;投資30多萬元,建垃圾收集池48座,配備村級衛生保潔員32人,做好垃圾收集、處理工作;投資200萬元,建成骨灰樓3座、公墓2座。

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着力完善教學硬件設施,籌資1440萬元,新建莆田十一中綜合樓1座、小學教學樓4座,學生宿舍樓3座;發動捐資186萬元,用於添置學校教學設備。抓好"雙高普九"工作,實現小學入學率達到99 %以上,中學入學率達到98%,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大力開展獎教助學活動,共表彰了100名為我鎮教育事業作出成績的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發放獎教助學金2萬元。着力整治校園周邊環境,認真做好控輟保學工作和領導掛鈎學校制度。同時,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着力做好義務教育債務消減工作,共化解教育債務186萬元。大力協調有關部門,成立鵝頭小學教育基金會,華僑吳建忠先生每年為教育基金會捐資10萬元。[2]

基礎設施

建國前,鎮上僅有狹窄的十字街和簡陋的住房,商店稀少。

建國後,境內興建小型水庫208處,總蓄水量1萬多立方米。

1978年後,按集鎮建設規劃,改造舊十字街,路面拓寬為12.5米,鋪上石板,建兩旁下水道842米。群眾集資沿街建房10套,建築面積1710平方米;新建工商所和貿易市場的樓舍攤棚,建築面積8507.29平方米,商場、倉庫和綜合商店7033.36平方米,糧站4151.03平方米;中、小學教學樓、宿舍樓和衛生院病房,建築面積10643.97平方米;農械廠、獸醫站、食品、水產等單位建築面積4178.53平方米。

文化底蘊

江蘇 溧陽市 埭頭鎮,北依長盪湖,南枕蕪太運河,位於溧陽市北郊外10公里處,與人類發源地上黃鎮相鄰,東與宜興市千年老鎮楊巷接壤。

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人文古鎮溧陽市埭頭,鍾靈毓秀,人傑地靈,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是清代名仕史貽直的故鄉,歷代名人伍子胥、歐冶子、孫權、宋徽宗、岳飛、朱元璋、劉伯溫、李秀成都曾在埭頭留下珍貴的足跡,至今還保留着舍頭橋、崇寧寺、史侯祠、靈雨坊、歇轎殿、汲古泉、進士松、聖皇亭、神仙樹等文物古蹟,成為當地一大文化亮色。

歷史的傳承,賦予埭頭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人文魅力。

史侯祠 被稱之為"江南第一大祠",在今埭頭高級中學內。

窈窕楓林石徑斜,古碑文字起龍蛇;

一方祭祀傳荊俗,千古衣冠出漢家;

春雨落花沾鬼堞,夕陽高樹噪神鴉;

我侯因錫斯民福,時駕飈輪躡紫霞。

這是元代至正年間溧陽籍進士嚴瑄的詩作《史侯廟》。詩意是楓林伴着石路通向侯廟,廟中古碑有蒼勁銘文,千餘年來祭祀故侯,史家盛族一脈相承,史侯墓灑落着春雨、春花,並伴歸巢的鳥叫,史侯的英魂踏風乘雲看望故鄉,祈福鄉梓。

史侯祠是為紀念邑里史氏一世祖史崇而建。溧陽明清縣誌記載:史崇生於公元4年,公元24年前後,被任右將軍,輔助西漢更始帝劉玄平定赤眉,在杜陵迫降劉盆子,在昆陽大敗王尋,又除王莽,並為東漢建武年間興盛建樹卓越功勳,由此被封為溧陽侯,食邑1萬戶。公元82年,史崇離世,安葬於溧陽洮水之埭,其後故宅建祠,由此開始了漫長的供祭。由於歷年禱雨靈應,宋時封史崇為"靈濟公",元時封"靈濟王"。

2000年多來,史侯祠經歷無數次的天災戰禍,祠廟屢遭破壞,但史氏後人都及時修繕,有記載的大修就有15次,並且規模越來越大,唐代起,就成為江南第一大祠。到清光緒30年,史侯祠占地60餘畝,有着殿閣排雲廊深翼張,丹青流光金碧溢彩的氣勢,侯祠主要有石路、石坊、石橋、華表、石翁仲、石馬、石羊、石圍牆四百丈;有戟門、正殿、左右侯祠、後寢、左右廊、三節堂、萃英堂、萃奐堂、汲古書屋、海岳堂等共52間;還有象賢亭、洗心亭、萬松亭,苹藻所等。

史侯祠有着人文歷史的深厚積澱。其中有著名的東漢中書令左雄所撰的《漢司空溧陽侯史公廟碑記》,以後碑石几番毀壞,史氏子孫不斷仿舊碑刻題拓新,溧陽老縣誌所刊用的《司空廟碑記》,是唐朝貞觀年間史崇的第十八世孫史仲謨所撰,碑記和碑上的頌詞刊載在《建康志》,珍貴的史料得以完好傳承;有《漢封溧陽侯史崇制命》、《宋封靈濟公文告》、《宋敕賜顯惠廟牒》、《元封靈濟王宣命》等諸多皇帝的封賞文告,有史侯祠正殿宋代朱熹所書"海岳堂"匾額以及存留大量楹聯、長對、詩詞。

旅遊資源

天雲洞風景區位於大蚶山南麓,距莆田城區36公里,風景清幽,唐朝詩人羅隱來過此山讚嘆"滿山皆秀"。天雲洞以峰奇、石怪、洞幽、林秀、徑曲著稱,景區內有一線天、九真觀、致雨龍池、三十六碟、覆船坡等神秘莫測、蔚為奇觀的景點50多處,興化四季最為宜人的四大景色之一"夏天雲"便是大蚶山的天雲洞。

相傳蚶山遠古時代原為海底一巨礁,後因地殼變遷,升出海面,其歷千年浪淘潮蝕,成為今日岩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石像遍布的景觀。

沿莆埭公路到溫李村,向北拐,山道盤旋而上,車子停在半山腰,然後拾級而上,迎面突兀一人面譜巨石,人稱"仙人迎客",曲徑通幽,便見"雲海仙蹤"巨幅石刻,有"仙公洞"、"龍喉"巨洞,還有"歸真""忘返"諸洞,洞穴相間,洞幽壑深,是消暑勝地,並有鰲峰岩上的"上帝殿"、"通明殿"、"孔子殿"、"同道寺"等諸多建築,都是依峰傍石,逢崖就壁而立,密集分布在方圓不到400平方米的巨岩怪石叢中,且有曲徑相通,景致獨幽。從天雲洞北行約200米處,路旁左側一巨石上,有石刻"致雨龍池"四個大字,石下有一活泉,相傳系南宋幼帝與丞相陸秀夫南奔經莆留跡處。"致雨龍池"字跡,傳系陸秀夫所留。"龍池"下行數十步,即見"恆山草堂"遺址。"恆山草堂"系清初邑儒陳恆山攜妻帶兒在此吟讀課徒,隱居修身之處 。"恆山草堂遺址"六字巨幅石刻令今人觀之,陡發思古之幽情。

沿草堂北上即達相傳"仙佛鬥法"的"三十六碟",在幾百平方米巨石的頂面上,錯落着似盤、碗、碟、湯匙等食具形狀的積水窟窿,相映成趣,由此石像衍生而來的"仙佛鬥法"神話故事至今流傳。再往北行數十米,即見山頂巨石群中的一元寶狀巨石,重數十噸,然以手推之即能左右晃動,稱之"風動石",風動石的四周皆有如駝、鷹、狗等石像群,並有東西覆船石等,蔚為奇觀,附近還有石魚鼓、石磬、十八跳石等,還有唐人羅隱居留處"隱洞"等古蹟。

大凡"界外"之山多不毛,只見石頭不見草,

然滴水岩周圍蒼松翠柏傲崖挺立,奇花異草點綴其景,不失為一處假日休閒,登高攬勝的好去處。 石城碼頭有通往莆田南日鎮的渡輪。

鎮東北也是莆田話分布區, 鎮東北的平潭縣南海鄉塘嶼島及其附近島嶼(原來塘嶼鄉)北樓村、南中村也為莆田話分布區, 居民主要從莆田涵江區一帶遷移而來,由於通過興化灣興化水道的南日水道和莆田半島相連 ,與平潭縣強勢方言(福清話)接觸的機會較少,故塘嶼島及其附近島嶼莆田方言易於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