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心罗厝天主教堂
埔心罗厝天主教堂是位于台湾彰化埔心的天主教教堂,又名“罗厝耶稣圣名堂”,清朝同治8年(公元1869年),台湾当时已经有传教士受邀前往中部竹仔脚(今彰化竹子村,紧邻罗厝村)布道。
天主教堂是中部第一座天主堂,也栽培出第一位台籍神父,更见证了台湾民主化过程,1979年美丽岛事件发生后,美籍神父郭佳信因为协助藏匿陈菊在天主堂[1] ,遭到驱逐出境,解严后才回台。
目录
历史
罗厝天主教堂开教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彰化县埔心乡罗厝村民涂心,在高雄聆听天主教神父讲道深受感动,邀集亲友敦请道明会吴万福神父到中部传道。于1877年购地,1882年兴建,为台湾中部天主教传教开端。民国38年(公元1949年)大批美国玛利诺会传教士,从中国大陆撤退来此接手罗厝天主堂,道明会士则把重心迁往南部传教。民国76年(公元1987年)后改由本地神父接管。
教堂共经四次整建:西元1882年,何安慈神父以1200元,采用三目土材料兴建一间宽24尺,深72尺的第一座教堂;西元1906年大地震倒塌了。西元1912年,马守仁神父以桧木建了第二座圣堂,使用60年后,因墙壁破损且逢教会开教百周年,于1975年郭佳信神父主持再重建教堂。西元1996年,黄清富神父为建设罗厝天主教堂成中部地区朝圣及活动中心,第四次重修圣堂外观,于西元1997年落成至今。目前圣堂为第三代建筑,属于欧洲歌德拜占庭、文艺复兴及罗马式等综合结构建筑物,民国91年(公元2002年)建于日治时代清水红砖墙面的古文物室,被登录为历史建筑。
特色
罗厝天主教堂的位置,于彰化中心点,占地约2000坪,圣堂可容纳200馀人,前后广埸可供100至150人活动,规划的寝室可供约70人住宿, 20人祈祷室1间、8人会客室1间、可容纳25人的会议室1间,并附设6×13公尺标准游泳池1座。 1930年,陈若瑟神父引进第一支西乐团队,成为喜事丧事的伴奏乐团[2] 。1950年,胡德克神父创立了中部第一所传教学校。为中部地区最古老的教堂,室内陈列创堂以来至今相关历史文物,有台湾第一台罗马字印刷机的印刷本及百年以上天神钟、“临终会员证,罗马字白话谱的歌经”史料。
奉旨敬教石碑
罗厝天主堂早年正门上方有清光绪皇帝御赐“奉旨敬教”石碑一块,凡官员经过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后来石碑失落,由林天德神父(公元1952年)再题字一块放置园区圣母像下,为永久纪念。
天神钟
陈列于古文物室内的天神钟,重约40公斤,由金、银、铜、铁、玉、鉎、铅、锡等8种金属、物质打造而成,又名“八宝大铜钟”[3] ,是光绪8年(公元1882年)由西班牙神父自马尼拉带到台湾罗厝。二次大战末期物资缺乏,日本军警全台搜刮金属铜器,还曾为了征收罗厝天主堂天神钟和村民起冲突。早年罗厝附近农民少有时钟,因此天神钟的钟声就成了民众作息指标。
资讯
◎自行开车: 中山高→员林交流道→县148→罗厝路→罗永路。由员鹿路二段进入罗厝的路,明显目标是署立彰化医院和一座中油加油站的中间,罗厝路 [路口有宫庙牌楼] 沿乡道直走,就到达埔心乡罗厝村罗永路109号。 中二高→台76东西向→埔心交流道下→台19→县148→罗厝路→罗永路 循埔心乡罗厝路二段后,转入罗永路即可以到达该馆。
◎大众运输:自员林车站搭乘员林客运往溪湖班车,至芎蕉脚站下车。
◎地址:彰化县埔心乡罗厝村罗永路109号。
◎电话: 04-8292671
影片
参考文献
- ↑ 郭佳信神父荣归天国 花妈脸书追忆,自由时报,2015-05-04
- ↑ 百年历史罗厝天主堂 平安夜推4D光雕秀,自由时报,2017-12-13
- ↑ 中国古代乐器漫谈(一) 古乐八宝(1),大纪元,201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