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天主堂
历史沿革
清同治十年(1871年),九江天主教会转租九江英租界的滨江路和湓浦路地块,买下盖得洋行的堆栈房屋,开始由法国神父若望仿巴黎圣母院,兴建哥特式的天主堂及主教楼。教堂立于长江南岸,临街而建,坐北朝南。历经十年,终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6月27日)竣工。因教堂地处城西门外,人们习惯称其为城外天主堂。
1982年,九江市政府将城外天主堂以及一些相关产业划归还给九江市天主教爱国会。
1983年,城外天主堂因年久失修,时有少量被风化的青砖及缸瓦脱落,影响了当时还未搬走的部分居民日常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教堂渐渐地消失于人们的视野。
结构简介
教堂正面外墙由红砂石砌成,并排三扇大门,其左右两侧各有一扇侧门,门拱饰满红砂石浮雕。侧门之上立有双尖高塔,是为钟楼,由花岗岩与青砖砌成,锥形塔尖上各有一个巨大的金色十字架。教堂侧面由花岗岩石砌至4米高,再由花岗岩石与青砖混砌至屋顶。其间嵌有花纹青砖作饰,屋顶为缸瓦铺就。
从大门入内,可见大厅中央左右两侧各竖有6根花岗岩圆柱,圆柱两两相对,圆柱底座如倒置的石盆,外表镂刻圣经中的故事图案。圆柱6米高处置有一座石台,其外表有红砂石浮雕环嵌,其上立有高3米的12个耶稣门徒汉白玉雕像,而雕像头顶处依然有石柱向上撑持着大厅穹隆屋顶。大厅两侧墙壁上对称排列着尖顶拱形立窗,由七彩玻璃镶嵌成玫瑰花和百合花图案。两侧墙壁与圆柱之间、圆柱与圆柱之间,均有拱形廊顶,拱顶内面饰有大量的彩色壁画以及圣经中的人物石雕像。
向大厅最里看,可见主祭台。祭台正上有一扇巨大的圆窗,再往上也是穹隆顶。祭台后面是半圆形的内壁。
回头看,进来的侧门两边有旋转而上的木梯,攀爬至正门之上便是唱经楼,可见一巨大圆窗与祭台之上的圆窗相呼应。继续沿着两侧木梯向上到钟楼。钟楼内分别吊着四座有饰纹的大铜钟。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