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馬面
城牆馬面 |
中文名稱: 城牆馬面 本質: 凸出於牆體外側的一段 寬度: 12-20米 |
城牆馬面:登臨西安明城牆,你會發現在高大的牆體外側,每隔一定距離,就會有凸出於牆體外側的一段,這就是馬面(或稱為敵台、墩台、牆台)。平面有長方形和半圓形兩種,因外觀狹長如馬面而得名。馬面的使用是為了與城牆互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從三面攻擊敵人。它的一般寬度為 12-20米,凸出牆 體 外 表 面8-12米 , 間 距 為20-250米(一般為70米)。符合宋陳規《守城錄·守城機要》中的記載:馬面舊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減二丈,闊狹隨地利不定兩邊直覷城角,其上皆有樓子。使用冷兵器的時代,這個距離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內。[1]
目錄
名稱來源
馬面這個名稱,首先見於《墨子》中的《備梯》與《備高臨》二篇,其中所說的"行城"即"馬面"。表明至少在戰國時,它已被用於城市防禦了。從考古資料來看,最早在城牆上構築馬面的是燕下都的宮殿區,以後有漢魏洛陽金墉城北壁的"墩台",但直到北宋才被普遍使用。現存最早的馬面實物,見於甘肅夏和縣北的漢代邊城八角城。它的內城尚存馬面五處,西南及西北 各 二 處 , 東 南 一 處 。 馬 面 寬12.2-38.5米、長6.7-11.7米不等,為非對稱式,是依據需要而設。
統萬城的馬面
夏都統萬城的馬面與以往的實心馬面不同,為空心。這些馬面間距50-100米,分布在城牆四周。但西城南牆的馬面較為特殊,是空心敵台,既長又寬,每座長18.8米,寬16.4米,現存高度為14.2米。赫連勃勃將南城牆修得格外嚴密,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朝的劉宋。正如沈 括 在 考 察 統 萬 城 後 所 說 : " 其 城(牆)不甚厚,但馬面既長且密。……若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臨之。"考古發掘南面的空心馬面中建有倉庫,通過梯子上下出入,井內的支柱、樓板、糧食均已霉腐。赫連勃勃的刻石中有"崇台秘室"之詞,可能是指這種建築。可見,統萬城的馬面是一個融作戰、軍需、軍械為一體的平戰兩用堡壘,在世界築城史上尚未見有先例。中國構築空心馬面的歷史比11世紀波羅的海羅斯城的石頭城塔早6個世紀。
明代
早期都城南京城牆及中都鳳陽城牆,均未建築馬面。但是,依據南京城牆的形制考察,它的平面呈不規則形,各段城牆之間容易組織側防,起到了"馬面"的作用,因此,無需再築馬面。這說明古人在設計建築城牆時並非因循守舊,囿於傳統定製,而是因地制宜構築各種城防設施。明北京城初期也未建置馬面,明成祖朱棣遷都時,在北城垣修築"馬面"。至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加建南城時,才在城牆上修築馬面172座。面積有大小兩種,間距為60~100米,估計是為了配合不同射程的武器而建造的。
明代在戰略防禦比較重要的城池外側幾乎都築有馬面。如秦王朱樉的封地西安城,繞城一周建有馬面98座,為20米寬,12米長的長方形,馬面外側三面設有垛牆,左右兩側的垛牆開有垛口,便於拋擲磚石,放發矢彈,以阻擊敵人攻城。馬面正面的垛牆不開垛口, 比左右垛牆高出二尺,可以防止城下矢彈傷人。馬面之間距離120米,火力交叉點為 60米,恰是古代弓箭、弩、飛鈎、擲槍、擂石等拋擲類武器的有效射程和殺傷範圍,從而在主牆體之外,形成一組正面及兩側之間的高空密集交叉火力網,提高了城牆的防禦功能。其他如山西平遙縣城建有馬面72處,間距40~60米。沿海城市如江蘇南通城,也建有馬面。
建有敵樓
為了增強馬面的防禦和戰爭能力,在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敵樓,即陳規所言的"其上皆有樓子",既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儲藏武器,使城牆的防禦性能發展到最高點。西安城牆每座馬面之上,明初均建有一座歇山式重檐二層敵樓,駐兵防守。戰時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築的特點,觀望敵人,觀察敵情,防止敵人迂迴城下攻城。又可以憑藉敵樓從正面及左右兩樓間三個方面的交叉火力,狙擊敵人,隨時點線相連,編織嚴密的高空火力網,是城牆防禦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意義
馬面的出現主要是冷兵器時代軍事需要在城牆建制上的反映,它提供了以最經濟、合理的方法來使用兵力和兵器的可能性。從明代開始,隨着殖民主義者從海上入侵我國,海防築城得到蓬勃發展,這種海防築城體系至清末隨着火炮的發展而逐漸演化為炮台要塞。城牆慢慢失去了往日的作用,逐漸淡出了防禦系統,日益被人們毀棄。全國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已屈指可數。
參考來源
- ↑ 山西這座城,中國最完整的古城! 搜狐 2021-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