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黄沙学校
垫江县黄沙学校该校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黄沙镇禹庙井开办黄沙小学校。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2005年发展到学校有教职工71人(中学高级教师职务1人,中级职务33人,初级职务36人,高级技术工人1人)。学生1429人,教学班28个(初中6个,小学22个)。
目录
发展历程
该校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黄沙镇禹庙井开办黄沙小学校。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县立五六高合并成立垫江县立黄沙小学。校址设黄沙岩禹王宫。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称垫江县沙桥乡中心民国学校。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有高、初小六班,学生135名,教职工10名。
一九五零年更名为垫江县沙桥乡中心小学。一九五二年易名垫江县沙桥乡完全小学。一九五五年改名垫江县黄沙乡小学。一九七四年改为垫江县黄沙公社第一小学。一九八零年改称垫江县黄沙小学。一九八五年有小学班7班,附中班2班,学生503人,教职工25人。学校占地面积599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2651平方米。
为了优化学校教育资源,县教委决定于二零零三年三月将垫江县黄沙乡中学合并到黄沙小学,组建成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更名为“垫江县黄沙学校”。时任校长吴永荣,副校长吴权(常务副校长)分管小学,吴永康、李武元分管中学。
到二零零五年底,学校占地面积21949平方米,校舍面积9148平方米,活动场地6800平方米。学校购置教学计算机30余台,设施设备基本齐全。
二零零五年底,学校有教职工71人(中学高级教师职务1人,中级职务33人,初级职务36人,高级技术工人1人)。学生1429人,教学班28个(初中6个,小学22个)。
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也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了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面向”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人文精神为核心,以拓展素质教育为目的,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2]内容、拓展校园文化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模式,朝着正规化、科学化、个性化的方向,创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新文化。
总体目标
通过加强学校的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学校的物质文化,通过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通过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
遵循原则
教育性原则。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理应把体现学校教育的人文本质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从而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功能。
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精髓,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尤其要科学引导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努力实践,真正将校园文化内化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用艺术的眼光、艺术的手段和方法,将传统的、时代的校园文化精神整合,构建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充实校园文化生活的内涵,使师生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保持开放与进取,保证纳新与创新,不断地推出“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朝气蓬勃的新文化。
参考文献
- ↑ 素质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性,有途网,2020-07-01
- ↑ 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搜狐,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