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壩高是中國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一發即逝,不留痕跡。當人類意識到需要把說出的話記下來時,就發明了文字[1]。在世界範圍內,曾經獨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們的漢字外,還有埃及的聖書字、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瑪雅文[2]。後來,這些古老文字的命運各不相同,或因某種歷史原因而消亡,如瑪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變革而遭廢棄,如楔形文、聖書字,只漢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傳承的脈絡清晰可見,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良好載體。

目錄

名詞解釋

壩高簡單來說是指壩基的最低點至壩頂的高度。壩高是水利工程等級劃分中一個重要環節,如在劃分水庫工程等級時,《防洪標準》 (GB50201—94)以擋水建築物的擋水高度15 m、 上下游水頭差 10 m 為界,將防洪標準分為平原、 濱海區和山丘、丘陵區, 前者標準低於後者。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 (SL252—2000)和《水電樞紐工程等級劃分及設計安全標準》 (DL5180—2003)將壩高作為提級指標, 對於超過一定壩高的大壩,前者規定其級別可提高一級, 但洪水標準可不提高, 而後者則要求洪水標準相應提高。另外,兩個規範中各級別壩高指標值不同,後者高於前者, 存在一定的矛盾。

壩高有關影響分析

高壩、超高壩建設是水資源綜合利用和水能資源開發的需要。對既承擔下游防洪任務,又承擔其他水利、水電開發任務的綜合利用型高壩水庫,其失事不僅影響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意味着對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甚至造成巨大生命財產損失。我國規定壩高70m 以上為高壩,壩高30~70m為中壩,壩高30m以下為低壩 。在其他條件相同情況下,壩高與壩址潰壩洪峰流量有直接關係,大壩越高,壩址潰壩洪峰流量越大,反之,洪峰流量越小。庫容則反映潰壩時潛在的洪水總量,庫容影響着潰壩洪水洪峰流量向下游演進的衰減程度, 庫容越大,洪水總量越多,潰壩洪水洪峰流量向下游演進的衰減程度越低,其影響範圍越廣、損毀程度越高。一般而言,壩高越高、庫容越大,潛在風險也越大。屬同一等別庫容相當的兩座水庫,壩高越高,相應壩前水深一般越大,大壩失事風險越高,而且大壩失事後產生的垮壩流量也越大。當然也存在壩高很高,但庫容很小,或庫容很大,壩高很小的水庫,這樣的水庫潛在風險不一定大。從某種程度上說,考慮高壩的壩高因素,可以反映壩工建設水平以及人民群眾對生命財產安全及生態環境保護的更高要。 而現階段我國水庫工程等別主要由庫容確定,對此,有學者建議將壩高列為等級劃分的主要指標。

大壩

也稱水壩,是建築在溪流、河流和河口的屏障,用來防止洪水泛濫、生產水力發電、儲水作飲食或灌溉之用。在河流中上流建造的短距離人工高聳河堤作用主要功能並非防止水患,而是為了集結河水,把水匯集在堤,將河谷淹沒後形成水庫,現代的大壩主要有兩大類:土石壩和混凝土壩。簡言之,堤壩之興建與水庫作用與原因相似,都是為了集結水源,而用意一般如下:灌溉、供水:為附近的地區提供自來水及灌溉用水。發電:利用水壩上的水力發電機來產生電力。防洪:運河系統的一部分。堤壩一般都建於狹窄的谷地,因為兩岸的山坡可以作為水庫的天然圍牆,而大壩的長度也可大大縮短。興建之前,將被水淹地帶的民居和古蹟需要被移到其他地方。按壩的受力情況分為:重力壩、拱壩、支墩壩。重力壩:利用壩體自身重量來抵抗上游水壓力並保持自身穩定。拱壩,在平面上呈凸向上游的拱形擋水建築物,藉助拱的作用將水壓力的全部或部分傳到河谷兩岸的基岩上。支墩壩,壩體傳導壓力至支墩、基座乃至地面,藉以抵抗水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