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瓜往事(尹燕忠)

《地瓜往事》中國當代作家尹燕忠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地瓜往事

六十年代有首歌可好聽了,這樣唱的:「說呀麼說地瓜呀,道呀麼道地瓜,地瓜吃了不呀麼不沾牙呀……」。如今還有人唱這個曲調,且搬上了舞台,挺有味道哩! 我們魯西南的玫瑰之鄉盛產地瓜,當下,有紅瓤的,有白瓤的,也紫瓤的,可花梢了,人們現在都願意吃芋頭,說是營養不孬。

地瓜的名字真多呀——它叫白薯,紅薯,番菇,甘薯,沙奶奶,也有叫土瓜,涼瓜,北方也有叫番薯的。北方農村人也有叫芋頭的,但不確切,都叫慣了,也就硬摁上了。 說起地瓜來,總對它有一種濃濃的感情在裡頭。它的滋味綿長醇厚,煮的地瓜一種滋味,燒的地瓜有一種滋味,多少年來對地瓜的感情總揮之不去。

60年,我家和別人家一樣困難,娘的奶不好,加上營養不行,弟更吃不上奶了。我三弟才一兩歲,就靠吃地瓜維持生命,可是生產隊裡的地瓜產量又不行,分的芋頭又不多,所以拿着地瓜當了稀罕物了,每到飯時燒湯時,俺娘就在大鍋底里燒兩塊紅瓤地瓜,停火後在未滅的灰堆里燜一會,母親就扒出來,用手托着走到土炕邊上,三弟在被窩裡躺着,冬天的屋內冰涼,哈口氣成霜,只有芋頭的味撲鼻的香,三弟瘦弱,但他卻能吃,有時父親餵他,有時母親餵他,都先把燒煳的芋頭皮扒了去,二弟吃東西精神,娘說他是臉皮也吃得肥,又說他吃東西時兩眼精的給棒鑽得一樣尖,也挺尖刻的話。這話我也知道,娘怕我撈不到吃芋頭皮會鬧事,所以也好說,老大憨,老二尖,調皮搗蛋數老三了。二弟不管怎麼說,就搶着吃芋頭皮吃,芋頭皮我也撈不着吃,也沒什麼怨頭。 吃芋頭三弟活過來了,芋頭是他的恩物,但他就是瘦的皮包骨,臉黃,頭大脖子細,人家叫他「三黃鼬」,有個洪先一珍先生,教過書,是俺本院大娘,在前街上她看我娘頂着三弟瘦得怪嚇人,就對我娘說,唉喲二妹妹唻,這個孩子成不了人,趕緊拽出去罷! 俺娘立時眼角有了淚花,說:二嫂唉,誰捨得呀,有骨頭不愁肉,先拉巴着看吧! 母親說的真對,三弟長到十幾歲,長的又高又帥氣,明睜大眼的,他如今吃什麼都行,就是吃芋頭不行,反胃,聞到味就吐酸水兒!

那天與兩個兄弟閒聊往事,一笑了之。 畢竟過去了,現在好了,都住上了高樓,三弟有兩套樓哩。 地瓜應是粗糧範疇,可人們攤煎餅,糊餅子,捏窩窩頭放上點地瓜面摻合起來,還真好吃。而且地瓜還能做粉條和粉皮,絕對是美美的好菜一口。 栽種地瓜程序不少,開春把去年秋後放到消過毒的地窖里的地瓜拔上來,運到支好的地瓜炕前。那地瓜炕足有七八米長,四米多寬,留出燒火的灶坑來,壕溝足一米半,是用土坯砌壘起來的,上邊坑面上鋪上細沙,把地瓜埋到裡頭,每天加溫潑水,再蓋上草苫子,不久就冒出青芽來。開春,清明過後就薅地瓜芽子去栽地瓜,地里整好壠,一人在前邊刨窩,後邊散放地瓜芽子,然後澆上一瓢水,等水滲下去了,後邊就叫「捂芋頭」,須得把地瓜芽子根用濕泥團成蛋,圍好干土,用雙手拍實才行。最後一道工序叫「拍打芋頭溝」,就是用杴鏟到壠上土拍實就行了。那時我剛下學,才十幾歲,挑個大水捅壓得我歪歪槓槓的,肚子夾皮着靠一邊去。那個老衣姑叫,來看看來看看呀,他肚子怎麼這個樣呀,怪嚇人!我瘦弱挨餓造成這樣,我並不當回事,可我忘不了。

地瓜秧子長起來,要鋤草翻秧子,曬曬地皮,好讓地瓜長好。 秋天到了,你到地瓜地里看一看,早晨晶瑩的露珠珠掛在地瓜葉上,中午就有蟈蟈叫個不停。很快到了刨地瓜的時候,我們扛上钁頭上地里刨地瓜去,一壠地瓜都一溜一溜的,有紅的有白的還有紫色的,挺好看!刨下的地瓜要按人頭上戶家分,需有會計保管一戶一戶的倒成堆,上邊壓上一個戶主姓名,人們分到地瓜了,也喜的了不得,有的運家去掏個窯,五六米深,最底掏個洞向四下里擴展,放好多東西呢! 剩下的地瓜就切成地瓜片,有用手擰的,也有用手擦的,即用一塊八十公分長四十公分寬的木板,叫木匠在木板中間鑿個寬橫口子,再鑲上鐮刀刃就可以用了。 你看吧,山上平原屋頂上全是瓜乾子,有的還別在棗樹枝子上,白花花一片,可有時趕上了連陰天半拉月,瓜干就爛了發霉了。 曬好的瓜干可以碾成面和其他細糧配合起來吃,也怪香甜的。 記不清哪年哪月哪日了,忽而來了個放衛星,地瓜畝產五萬斤。可巧冷風襲來,地瓜全凍地里,我們為了糊口就去地里尋摸遺落的地瓜。 中午休歇了,大人回家吃飯了,我們幾個小青年便「悶地瓜吃」——用坷垃塊壘起小塔來,然後拾乾柴狠燒小塔,一直燒的土坷垃都發了紅,再把地瓜扔進去。麻利的,七手八腳的把小塔也可叫小土窯用石頭砸塌架,稍待一會,取出的地瓜又軟又香給喝蜜一樣好吃,那時還有的把逮住的螞蚱呀還有什麼的扔裡頭,做熟了吃。

地瓜現在成了稀罕物,現在用它切成塊煮粥喝,真好!原來的地瓜乾子都餵豬吃,可現在找不到瓜幹了。 時代發展了,社會進步了,人們們精神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了,但我永遠忘不了那個時代 的地瓜香味兒,也忘不了那個時代的人和事!

2021、2、25日下午[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