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同步衛星
地球同步衛星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一個科技名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目錄
名詞解釋
地球同步衛星是指在地球同步軌道上自西向東運行的人造衛星。它的軌道周期與地球的自轉周期相同,為1個恆星日,即23小時56分4秒 [1] ;距離地面大約35,786 km,距離地心大約 42,164km 。地球同步衛星常用於通信、氣象、導航以及軍事情報搜集等。
軌道傾角不等於零的地球同步衛星每天在同一時刻經過地面上同一地點的上方。如果同步衛星的軌道面與赤道面不重合,它的星下點軌跡就是在赤道兩側的特定區域內對稱分布的 8 字形螺旋運動。
分類
地球同步衛星按其軌道傾角的不同可分為地球靜止衛星、傾斜軌道同步衛星和極地軌道同步衛星。
1)當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軌道傾角為0°時,即為地球靜止衛星(Geostationary Satellite)。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在任何時刻都處於地面上同一地點的上方,地面觀察者看到衛星始終位於某一位置,靜止不動。其星下點軌跡是一個點。
2)當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軌道傾角大於0°並且小於 180°,但不等於90° 時,即為傾斜軌道同步衛星(Inclined Geosynchronous satellite)。其星下點軌跡是8字形。
3)當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軌道傾角為90° 時,即為極地軌道同步衛星。由於軌道平面能夠固定在慣性空間中,而地球在極軌道下方旋轉,極地軌道同步衛星能夠在低的軌道高度觀測地面上的幾乎每個點,所以常用於地球測繪或監視。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