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地海椒屬

地海椒屬
原圖鏈接

地海椒屬,學名Archiphysalis Kuang ,茄科,茄族。共3種,產亞洲東部,中國產2種。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地海椒屬

拉丁學名:Archiphysalis Kuang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菊亞綱

目:茄目

科:茄科

 
地海椒屬種植小苗
原圖鏈接

族:茄族

屬:地海椒屬

分布區域:亞洲東部

形態特徵

灌木或多年生草本;莖下部直立,上部常多回交互不等地二歧分枝,二分枝之一發育較弱而形成接續的假軸,假軸多曲折而平展。葉互生,具柄,由於返莖現象而生於下一個莖節處並面對枝腋,生於小枝上部者由於二分枝之一未發育而大小不等雙生或三出。聚傘花序極退化,花序柄極短或幾乎不存在,因而2花或1-3花如象簇生於枝腋內,花梗長而細瘦,花俯垂。花萼壇狀近球形,具5個極短的萼齒,萼齒大小相等,花後增大成膀胱狀膨大,果時遠較漿果為大並完全包圍漿果,闊卵狀或扁卵狀,膜質,具縱向10稜角及浮凸的10條縱肋,縱肋脈狀或成具粗齒的翅狀,基部平截或圓,頂口不閉合;花冠鍾狀輻形,內面在雄蕊着生處具一環毛,5中裂,裂片水平擴展,在花蕾中成內向鑷合狀;雄蕊5,着生於花冠筒的中部之下,伸出於花冠,花絲絲狀,花葯縱縫裂開;花盤幾乎不存在;子房2室,花柱粗絲狀,柱頭平頭狀,不顯明2裂,胚珠多數。漿果球狀,多液肉質,完全為膜質的萼所包閉。種子圓盤狀腎形,兩側壓扁,表面密布網紋狀凹穴;胚極彎曲。[1]

分布範圍

共3種,產亞洲東部;我國產2種。

所有物種

種植方法

種植時間

早春茬:播種日期12月中旬~2月上旬,定植3月上旬~4月上旬,採收4月中旬~6月中旬。越冬茬:播種日期5月中旬~6月中旬,定植8月中旬,採收10月下旬~4月下旬。

採收時間

門椒對椒要及時採收,一般在果實充手握稍有硬感時,無論大小都可以採收,採收後要及時摘除老葉病葉,下部的黃葉,以後隨摘果及時打黃葉。有利於生殖生長。採收後要加強肥水的管理,下一次有好的產量。

種植技術

1、整地施肥

每畝地用過磷酸鈣50kg,磷酸二銨50斤,硫酸鉀50斤,農家肥15~20m³均勻撒施在棚室地面上,然後進行30cm的深翻,然後耙平地面進行悶棚曬地,十天後通風準備做畦。

2、定植

定植最好要選擇晴天的上午進行,定植時要澆透定植水,三天後,要及時澆緩苗水,澆後隔2天再進行一次灌根可以防治病害和促進根系生長。

定植後的前3天,氣溫不高,不用通風。3天後,少有通風,在秧苗不大,緩苗前期,氣溫不能低於28℃,在緩苗後,要適當的通風降溫,有利於蹲苗,白天上午氣溫控制在25~27℃之間, 下午要控制在22~25℃之間。前半夜控制在22~23℃,下半夜控制在16~18℃之間,低溫保持在20℃以上。

3、合理整枝

辣椒一般可三杆整枝或雙杆整枝,可以根據秧苗的長勢決定是否留門椒,植株長勢好的可以留,植株長勢弱的要及時摘除,為了增大初期葉面積可以留4門斗分枝,其上留4到5片葉。三干整枝,要分別吊三個主幹,於不同的方向,利於通風透氣,促進開花坐果。但無論三干整枝還是雙干整枝,都可以留主幹上的側枝,根據長勢側枝可留1~2朵花蕾,花蕾上端留1~2片葉摘心,在椒坐住之後,摘除彎椒和畸形椒,留下品質好的。

4、科學追肥,灌水

植株開花結果時要及時補充葉面肥,主要以氮磷硼為主,門椒坐住之後要及時沖肥,主要以平衡型的肥料為主,可以選用平衡型的綠博萊畝施4~5kg。當果實長到3~6cm左右的時候要補充鉀肥,如高鉀的綠博萊畝施4~5kg或欣施力5kg。根據植株的長勢,要適當及時的施肥,以有機肥為主,中庸健壯的植株可以選用大山農一桶,植株較弱時可葉面噴施高磷高氮高鉀的葉面肥,沖施肥料選用用晶體二銨畝施4kg,缺鈣的植株可以選用鈣鎂型的綠博萊畝施5~6kg。這些肥料要交替使用。盛果期以鉀肥為主,可以選用高鉀的綠博萊畝施4~5kg。進入11月份以後,隨着外界氣溫的降低,可以再次使用有機肥,根據植株的長勢可選用納多利2號,蛋白液。進入3月份後再以磷酸二銨,結合有機肥沖施。切忌嚴冬大水灌根,要小水勤灌,根據情況而定,一般10天左右施一次。

5、防治病蟲害

辣椒苗期怕得病毒病,需要防治蚜蟲,粉虱和薊馬。定植後噴阿米西達2~3遍,預防白粉病。白粉病發病後,用阿米西達、銀法利治療,連噴2次。整個生長期要注意防治蚜蟲、白粉虱、薊馬和有害蟎蟲。[3]


相關視頻

小花園種海椒非常好

揭秘:在農村種植辣椒,技術員告訴你地膜辣椒高產栽培的好方法!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