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泉鄉
聖泉鄉又名鳳城。隸屬於安徽省蕭縣,位於蕭縣城區北部,南隔鳳凰山與蕭縣城區相連,東與徐州搭界,西與馬井鎮接壤,北與楊樓鎮、劉套鎮連境。鄉鎮中心位置地處東經116°93′與北緯34°25′。聖泉鄉面積121平方千米,下轄14個行政村,截至2017年,常住人口72040人 。
聖泉鄉境內有主幹道10條,長41.12千米,支路22條,"三縱三橫"的環鄉道路貫穿全鄉,村村通水泥路。311國道和310國道在聖泉鄉穿境而過,蕭楊公路、蕭劉公路分別連通兩條國道,有龍騰大道、迎賓路、黃安路、興業路、站前路、鳳山隧道、岱湖路、蕭管路、交通西路等公路。南部由鳳山隧道連接蕭縣城區。
聖泉鄉有聖泉寺、蕭國古城、三仙台、鳳山森林公園等景點,有黃金梨、翠玉梨、蕭國聖桃、蕭縣羊肉等特產。
2018年,聖泉鄉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0212億元,超額完成48.86%,比去年增長16.1%。全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1086元 。[1]
目錄
歷史沿革
夏代,聖泉鄉是蕭國都城。
春秋,境內復建蕭國,為宋附庸。
楚,置蕭邑,屬楚國。
秦,置蕭縣,屬泗水郡。
西漢,漢王元年(前206年),設蕭縣(治聖泉鄉)屬項羽西楚國泗水郡。
東漢,今境內設蕭縣,屬沛郡。
三國,魏朝設蕭縣,屬豫州。黃初二年(221年),封曹熊為蕭公。太和三年(229年),改蕭公國為蕭王國(都聖泉鄉)。
西晉,咸熙二年(265年),置蕭縣(曾封司馬丙於此)屬沛國。
東晉,設蕭縣屬僑置沛郡。
南北朝,南朝宋置蕭縣,屬北徐州沛郡。
隋,設承高縣(治蕭故城)屬徐州彭城郡。
唐,設蕭縣(治蕭故城),屬徐州。
宋,實行路、府、(州、軍)縣三級制,設蕭縣,屬京東西路徐州武寧軍。紹聖年間(1094~1097年),為避黃河水患於城南半里重築新城,世稱南城,與之相對的前蕭故城則稱北城。
元,撤銷蕭縣建置,併入徐州。至元十二年復立蕭縣,屬歸德府徐州。
明,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屬中都臨豪府。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屬南京(南直隸)徐州。萬曆五年蕭縣南城圮於黃河決口。蕭故城作為蕭縣政治中心退出歷史舞台。朝廷批准在鳳山南的陽邊集(今龍城鎮)創建新城,延用其東的龍城廢城舊名,改稱龍城。以區別故蕭城,是蕭縣城址的第二次大遷徙。
清同治末(1875年),境內設樂善鄉、在坊鄉。轄梁果村、班鳩村、秦村、丁穆村、雁門村、楊村、北城村、呂里村、辛彭村等9村。
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蕭縣一區,屬西北鎮。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屬蕭縣,設穆集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撤銷穆集區,紅廟區併入陶樓區,駐陶樓村。
1950年9月,陶樓區轄:紅亭、郝莊、杜樓、古尚、腰莊、聖泉、穆集、岱北、汴南、王樓、曲里、紅北、紅廟、馬閣、營子15個鄉,90個行政村。
1955年1月,陶樓區併入龍城區。
1959年9月,撤銷區建制,成立穆集公社。
1980年,沿革穆集公社建制。
1984年,設立聖泉區,轄郭莊鄉、陶樓鄉、北城鄉、鄭腰莊鄉、穆集鎮5個鄉鎮。
1992年,撤銷聖泉區,成立聖泉鄉。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聖泉鄉下轄14個行政村,295個村民小組。鄉政府駐郭莊村。[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聖泉鄉位於安徽省蕭縣城區正北10公里處,該鄉中心位置地處東經34°25′與北緯116°93′。東與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搭界,西與馬井鎮接壤,南與龍城鎮、杜樓鎮相鄰,北與楊樓鎮、劉套鎮連境。區域面積121平方千米 。
氣候特徵
聖泉鄉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處於北亞熱帶和暖溫帶的過度帶,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氣候特點,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雨水漸增;夏季炎熱,雨量集中;秋季旱澇不均,或晴旱少雨,或多雨成災;冬季寒冷少雨雪。
地形地貌
聖泉鄉大部分為平原,東南部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嶺,有安山、陸山、小山、鳳凰山、石磄山、鞍山等山脈。[3]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聖泉鄉東南部沿山8個行政村含有豐富的山石資源,截至2011年,初步探明石灰石含量超過10億噸,高嶺土2億噸以上,地下煤礦達3億噸以上。
土地資源
截至2014年,聖泉鄉耕地面積10.3萬畝。
林業資源
截至2014年底,聖泉鄉有林地6000畝,品種主要有楊樹、柏樹、松樹、黃櫨、連翹、石榴等。截至2015年底,有林業用地面積3507公頃,用材林1401公頃,防護林473公頃。
人口
聖泉鄉主體民族是漢族,截至2014年,戶籍人口近8萬人,有1.7萬餘戶,有勞動力48920人。
2017年,聖泉鄉常住人口72040人。[4]
經濟
綜述
2015年,聖泉鄉財政收入完成510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900元,完成工農業總產值60億元,招商引資突破5.3億元,固定投資12億元,項目建設達5億元。
2018年,聖泉鄉全年完成財政收入1.0212億元,超額完成48.86%,比去年增長16.1%。全鄉居民可支配收入11086元 。
第一產業
2015年,聖泉鄉有岱湖優質糧食生產基地2萬畝,有以豐順菜業為龍頭的現代化農業,土地流轉面積1.65萬畝,建立了蕭國聖桃和無公害酥梨、優質葡萄、紅富士蘋果四大農產品基地和崗子蔬菜、穆集甜瓜、韭黃、以南部沿山為中心的干雜果四大生產基地,年增收3000多萬元,人均增收超過300元。
2015年,全鄉優質品種面積10萬畝,其中糧食油料面積達6.5萬畝,經濟作物3.4萬畝,覆蓋率達85%,農產品總量增長,糧食生產總量4.6萬噸,油料0.27萬噸,水果3.9萬噸,蔬菜0.7萬噸,其它經濟作物總產量0.29萬噸,全鄉農業生產總值4.5億元,其中種植業3.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1.1%。全鄉雞存欄20萬隻以上,羊存欄7萬隻以上,豬存欄5萬頭以上。
第二產業
聖泉鄉境內有蕭縣循環經濟工業園,截至2014年,有30多家長三角地區的客商落戶。境內有2家投產多年年產量90萬噸的煤礦。新建項目有投資1.5億元的熱電玉米澱粉項目和投資8000萬元的紙漿改造項目。
2015年,完成全年招商引資任務5.3億元。全年完成工業產值60億元,固定資產投入12億元。有6個規模企業,新引進3個工業項目。
第三產業
聖泉鄉有聖泉鄉集貿市場、聖泉鄉書畫大市場兩大貿易市場。聖泉鄉書畫市場總投資5億元,占地面積32萬平方米,可容納9000經營戶。2015年,聖泉鄉社會消費品總額15.2億元。[5]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截至2015年,新修文化培訓室10間300平方米。
教育事業
截至2014年底,聖泉鄉有27所中小學,其中2所布點初中,10所布點小學,13個小學教學點。全鄉在校學生近4000名,初中生有1000餘人;有360多名教職工,初中教師150餘人。
基礎建設
2015年,聖泉鄉完成征地總投資近6000萬元,拆除違章建築20餘戶。整合項目資金600餘萬元,完成路網工程斷頭路工程30公里。實施鄭徐高鐵站客運站建設、蕭淮聯接線、龍騰大道、迎賓路、黃安路、興業路、站前路、鳳山隧道、岱湖路、蕭管路拓寬工程。完成征地總投資近6000萬元,依法拆除違章建築20餘戶。結合蕭劉路的拓寬以及污水處理廠和氨基酸廠,建設蕭縣循環經濟園區。建成袁新莊,北城集村、安山村等美麗鄉村。主要幹道統一栽植了女貞、玉蘭等風景樹,在崗子河、陶樓河、三座樓溝等新挖溝渠統一栽植了楊樹。[6]
風景名勝
蕭城舊址
蕭城舊址位於聖泉鄉歐村北500 米處。據文字記載,自春秋戰國為蕭國國都至明萬曆五年(1577年)近22.5個世紀裡都是蕭縣的政治中心。
三仙台
三仙台位於安徽省蕭縣境內,今三仙台村和盛村之間,與故蕭城隔水相望,山高不過百米,因為靠近蕭城,又相傳"八仙"中的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曾于山上停憩,因此明代就是遊人雅士匯集的流連之所。明代中期入選蕭縣八景之一和清康熙縣誌所評八景略有出入,名為"層台仙跡"。
聖泉寺
聖泉寺,蕭城八景之一。位於安徽省蕭縣聖泉鄉的鳳山森林公園陡山口北坡,始建於北宋年間,鄉賢竇師道在此隱居,並修築拱翠堂,明清時期亦有修擴,歷來是遊人雅士流連之地 。至2015年,已有800餘年歷史。有房舍30餘間,寺依山勢,殿庭門廊,頗為壯觀。因寺旁有一泉曰"聖泉"而得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