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土茯苓的傳說故事

土茯苓的傳說故事

除風怯濕功特異,

解毒治梅效稱奇。

頭風神方不可丟,

前人經驗不妨依。

目錄

故事一

土茯苓別名禹餘糧、冷飯糰、飯糰根、山遺糧等。說起它的別名禹餘糧的來歷,還有一個故事。

相傳5000年以前,大禹率數百部下在現在的山東西南部山區疏導積水,大禹身穿短褲,赤裸上身和腿腳,他和部下一起用耒等工具挖掘沙石,和部下一天同吃兩頓飯。有一天天將傍晚,伙頭來稟報:「大王,鍋里的米飯做好了,可以用飯了嗎?」大禹用手摸摸早已扁塌的肚子,看看飢餓無力的眾人,他把凸着肌肉的黑褐色胳膊一揮,高聲下令:「開飯了!開飯了!」眾人立刻朝飯鍋奔去。

銅鍋里的小米飯黃燦燦的冒着誘人的香味,伙頭用勺子給大夥盛飯,每個人的土陶碗裡就放一勺,因為帶來的糧食不多了,只能節省着吃。當大禹把土陶碗伸過來時,伙頭給盛上一勺,剛要再搭上一勺時,大禹快速把碗抽回,他平靜地說:「算了,我吃多了,就會有人沒飯吃呢。」吃着飯,伙頭偷偷對大禹說:「大王,咱的小米不多了,是不是派人回去運啊?」「啊?你不早說,今天天晚了,我明天派人去運吧。」 

深夜,大雨驟降,如同瓢潑,用樹枝搭起的棚子漏水,大禹和部下起身蹲着,等待雨停,等待天亮。可天不隨人願,天亮了,大雨卻沒有要停的樣子,天又黑了,大雨也沒見變小,大禹和眾部下餓着肚子在棚子裡熬着。大雨一直下兩天兩夜,山溝里的洪水漫上山坡,大禹和部下所處的大山變成一座孤島,大禹立刻指揮大家疏通洪水。半上午,伙頭被濕柴冒的黑煙嗆紅了眼睛,終於把最後的小米煮熟了,每人只夠吃幾口的。有點米飯墊着肚子,大禹又和大家疏導洪水去了。

人們兩天沒有吃飯了,圍山的洪水只退了一點點,大家的肚子在咕咕直叫,糧食,糧食在哪裡?人們開始焦急了,偶爾有人來報:「又餓昏了一個。」大禹支撐起身子,看着洪水,竭力思考逃生的良策。他突然看到滿山的土茯苓,綠油油的葉子在陽光下閃動,被水衝出的塊莖顯示着肥厚,他靈機一動,用力招呼部下:「弟兄們,我們不能在山上等死,我先嘗嘗這些葉子能不能吃。」說罷,他擼一把土茯苓葉子填進嘴裡,用力一嚼,皺着眉頭咽下去。等了片刻,身體沒有不適感,肚子也不餓了。他大聲喊:「弟兄們,吃這些葉子啊,就是有點苦,但是吃了餓不死。」眾人一聽,紛紛把土茯苓葉子往嘴裡填。大禹又招呼大家幫伙頭挖沙土裡的塊莖,伙頭用銅鍋煮葉子和塊莖,人們又能一天吃上兩頓飯了。大家吃了幾天土茯苓的葉子和塊莖,保住了生命,有些腸胃有毛病的人還治好了。

圍困大山的洪水退去,大禹派人運來了糧食,他們又繼續疏導大陸上的積水了,人們得知救命的植物叫土茯苓,為了不忘大禹冒着生命危險親嘗土茯苓,遂給它起名叫禹餘糧。現在,一些人家還有種植呢。[1]

故事二

古時有一人好色,得楊梅瘡,用輕粉醫而無效,或愈或復發。此人穴居山野以度殘年,飲山水泉,食野果,生啖山地粟(土茯苓),數月後,病癒如初,方悟山地粟有治療梅毒之功。隨傳此法於世,戒惡習,潛心學醫,後成當地名醫,救濟眾生。

《本草綱目》云:「今醫家有搜風解毒湯,治楊毒瘡,不犯輕粉。病深者月余,淺者半月即愈。服輕粉藥筋骨攣痛,癱瘓不能動履者,服之亦效。」明代蘭茂《滇南本草》有一方:土茯苓一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明代汪機《本草匯編》亦有用土茯苓治梅毒的。張山雷說:「土茯苓淡而無味,極其平和之物,斷非少數能奏績。今惟專用大劑量,採取鮮根,熬膏長服,並以為日常用之品,能食至數十百斤,以多為貴,則一味可治最重最危之症。」已得實驗數人,此則未經前人道破之語。西藥往往復發,不易根治,多服此藥,永無後患。[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