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樗子
【名稱】土樗子
【拼音名】Kǔ Mù
【英文名】RAMULUS ET FOLIUM PICRASMAE
【別名】苦皮樹、苦樹皮、苦皮子、苦膽木、趕狗木、熊膽樹、土樗子,土樗子、苦皮樹、苦膽木、熊膽樹,[1]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樹皮灰褐色,平滑,有灰色皮孔及斑紋,小枝綠色至
紅褐色。葉互生,羽狀複葉,小葉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0cm,寬2~4.5cm,先端銳尖,
邊緣具不整齊鈍鋸齒,沿中脈有柔毛。傘房狀總狀花序腋生,
花單性異株;萼片、花瓣、雄蕊及子房心皮綿4~5出數。
核果倒卵形,3~4個並生,藍至紅色,有宿萼。花期4~6月。生于山坡、山谷及村邊較潮濕處。秋葉紅黃,可為風景樹。
【來源】
本品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D.Don)Benn. 的乾燥枝和葉。夏、秋二季採收,乾燥。
【性狀】
本品枝呈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0.5~2cm;表面灰綠色或棕綠色,有細密的縱紋和多數點狀皮孔;
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整,淡黃色,嫩枝色較淺且髓部較大。
葉為單數羽狀複葉,易脫落;小葉卵狀長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近無柄,長4~16cm,寬1.5~6cm;
先端銳尖,基部偏斜或稍圓,邊緣具鈍齒;兩面通常綠色,有的下表面淡紫紅色,沿中脈有柔毛。氣微,味極苦。
【鑑別】
(1)本品粉末黃綠色。葉上表皮細胞呈多邊形;下表皮氣孔甚多,氣孔不定式。
葉肉細胞中含眾多草酸鈣簇晶。纖維成束,細長,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偶見方晶。
網紋導管和具緣紋孔導管巨大,多破碎。木射線細胞高1~8列細胞,細胞壁稍厚,紋孔較明顯。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
另取苦木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
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
分別點於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改良碘化鉍鉀試液。
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飲片
【炮製】
除去雜質,枝洗淨,潤透,切片,乾燥;葉噴淋清水,稍潤,切絲,乾燥。
【性味】
苦,寒;有小毒。歸肺、大腸經。
【歸經】
歸肺、大腸經。
【功效】
清熱解毒,祛濕。用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濕熱瀉痢,濕疹,瘡癤,蛇蟲咬傷。 (苦木的功效與作用)
【用法用量】
枝3~4.5g;葉1~3g。外用適量。
【儲藏】
置乾燥處。
【摘錄出處】
《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