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土地分級》是地理學一個名詞術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目錄

名詞解釋

土地分級名詞解釋:是指地表一定區域內,土地個體地段的劃分或合併,即根據綜合自然特徵的相對一致性和地域的完整性,(採用地域系統研究法區分出一些綜合自然特徵一致性和內部複雜性的程度有差別,級別不同和大小不等的土地地段。)逐級劃出一些不同級別的土地地段,或合併更高一級的土地單位,建立不同等級規模的土地分級系統。根據國內外土地分級研究情況,目前學術界一般採用三級分類系統。即劃分出三個基本的土地分級單位。我國的土地分類研究主要沿用蘇聯的土地分級系統。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