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博鄉
建制沿革
土博鄉土地,漢置潭中縣,隋改馬平縣。1912年劃入柳州府,1913年復置,1931年改柳州縣,1937年改柳江縣。1983年10月8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83]215號)同意將柳州地區的柳城、柳江2縣劃歸柳州市管轄。[1]1999年1月1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桂政函[1999]13號)同意土博、里雍鄉改為鎮建制,兩鄉改鎮後原轄行政區域不變。[1]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柳江縣總人口523300人。其中:土博鎮37973人。[1]2016年3月,國務院同意撤銷柳江縣,設立柳州市柳江區,土博鎮屬柳江區。
人口民族
土博鎮,位於柳江區[2]西北部,全鎮總面積416.67平方千米,轄17個村(居)委,174個村(居)小組,人口42301人(2017年)。鎮內居住着壯族、漢族、仫佬族、侗族等民族,各民族間以本地壯話、桂柳話為主要交流語言。
行政區劃
全鎮面積416.67平方千米,下轄17個村(居)委,174個村(居)小組,人口42301人(2017年)。土博鎮地屬山區,境內石山連綿,有着柳江區第一高山莫千山(大仁山)。森林覆蓋率為47%,平均氣溫為18.8℃,年平均降雨量為1518.3毫米,水資源比較缺乏。全鎮的主導產業是農業、勞務輸出產業,糖蔗、桑蠶是農業的兩大支柱,其餘作物有水稻、玉米;林業主要以松樹、速生桉為主;畜牧業主要產品是生豬、山羊、雞鴨等;水果主要有三華李、桃子、大果枇杷、梨子等;蔬菜類主要有白菜花、五色椒、大蒜、生薑等
經濟建設
全鎮糖蔗種植面積為3.7萬畝,2007/2008榨季總產量達18.2萬噸,產值5300萬元。全鎮桑園面積2.6萬畝,投產面積達2.1萬畝,總產值約3100萬元。加大全鎮農民工就業技能培訓及輸出,年均實現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1.8萬人次。2007年,依靠糖蔗和桑蠶這兩大支柱以及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工資性收入,土博鎮實現農業總產值2694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879元,財政收入為426萬元。近年來,桑蠶業逐漸成為土博鎮的一個支柱產業,至2006年上半年,全鎮桑園面積已達到1.6萬多畝。年養蠶2萬多張,產值1600多萬元。作為附屬產業鏈的桑苗生產也發展迅速,全鎮育苗面積已突破1000畝大關,預計產值將達300多萬元。
科教文衛
土博鎮深入落實「科技興農」方針,大力推廣「金優2155」水稻、「台優」糖蔗、「桂桑優6號」桑及「正大」系列高產玉米等優質品種,普及水稻旱育稀植、無盤拋秧等科學種植技術,糧食良種覆蓋率達95%,糖蔗良種率達100%。認真落實控輟保學各項措施,「兩基」工作各項指標全部達標,並通過國家驗收。2007年起深入實施 「城鄉清潔工程」,並建立了長效機制,成效明顯,街容街貌、環境衛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圍繞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工作目標,重點抓好每季度的計劃生育集中服務月活動,全鎮的計劃生育工作進展較好。全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80.01 %,在有條件的村委增建農村合作醫療室,極大方便了群眾就近看病就醫,農村醫療保障工作得到發展。全鎮1600多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義務兵家屬優撫、優待等各項擁軍優屬政策得到落實;以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為主要方式,全鎮成人技術教育得到進一步發展。由於初中生源減少,截止2013年,土博中學,土博二中和土博三中已經合併成一所中學,即土博中學。原土博三中校園掛「土博中學」校牌,原土博中學校園改建成「土博中心小學寄宿部」。
政府指導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立足農業,依託科技,做大做強糖蔗、桑蠶兩個支柱產業,大力發展林果、蔬菜、養殖業;加大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力度,引進資金開發鄉村旅遊業資源,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此基礎上推進全鎮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
當地特產
特產
較大宗的主要有三華李、糖蔗、玉米、五色椒、生薑。
風味小吃
生繭:作為全區重要的桑蠶業生產基地,生繭是土博鎮當前最大宗特色農產品。截至2008年,該鎮桑園面積已2.6萬畝,2007年投產面積2.1萬畝,產值3100萬元。作為附屬產業的桑苗生產也發展迅速,全鎮育苗3000畝,產值1000 萬元。三華李:種植三華李在土博鎮已有多年的歷史,土博三華李飽滿圓潤、形態美艷、口味甘甜、營養豐富,並具有清肝滌熱、生津利水之之功效,是人們喜食的水果之一。三華李更是上乘的果脯原料,產品基本上銷往廣東等地。全鎮三華李種植面積為1.1萬畝,年產量約1.2萬噸,每年6月份成熟。早蜜梨:土博鎮根據自身氣候、土壤特點,2003年引進適宜品種「早蜜梨」,當前為柳江及周邊縣區獨有果品。示範樣板果園位於該鎮四案村委,規模150畝,當前已進入盛產期。早蜜梨原產浙江,因果肉嫩、果汁多、果糖含量高且具有蜂蜜的清香味而聞名。採摘期自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五色椒:又名五彩椒,原產美洲熱帶地區,本屬園藝栽培品種,2005年始引進土博,當前為全區特有品種。其質地與普通辣椒一樣,但因色澤艷麗、脆口開胃,近年來被廣泛食用,尤其是用於製作醃製食品原料。該椒採摘期從6月到12月,全鎮種植面積約為5000畝,年產量7500噸。無公害蔬菜:無公害蔬菜是近年來土博鎮農業結構調整的一個亮點。主打品種有白菜花,當地農民不施化肥、農藥,以沼液等農家肥為主,種出的菜花口感細膩、甘甜,遠銷各地。春節後上市。釀豆腐:土博人熱情好客,招待上除力求豐盛外,還常常奉上一道當地十分出名的特色菜—「釀豆腐」。其色金黃,扁圓狀,原料地道,香嫩可口,營養豐富。製作先將自製的鮮豆腐用布包裹,以石磨等重物壓干,然後放在盆里,加上少量食鹽抓碎拌勻。再將碎豆腐放在手上,放上肉餡。餡料由五花肉、蔥花、蒜苗、花生、芝麻、五香粉、食鹽等。釀好餡後,放在兩個手掌之間反覆拋動,使之變成扁圓狀,進而放到油鍋里煎黃、燜熟即成。此菜一般作為節慶、待客用,自產自銷,少有上市。干切粉:該米粉為手工製作,不加任何添劑。製作方法為:將大米磨漿,蒸熟,切絲、曬乾紮成捆即成。食用時以骨湯或肉湯煮,根據個人口味,輔以肉末、蒜、蔥、青菜、辣椒醬等調料,香純可口,口感上佳。土雞:土博地屬山區,適宜養殖土雞。當地人將純種雞苗放養於房前屋後,幼雞白天鑽進山林覓食,日落自行歸巢,並投以散糧剩食,這樣養殖出來的雞肉質鮮美,野味十足,廣受歡迎,供不應求。
科技特色
在日前開展的「百名幹部進千家訪萬民」主題實踐活動,土博鎮通過區、鎮、村三級幹部深入村屯走訪群眾,決定大力扶持綠色蔬菜特色產業,打響白菜花品牌。白菜花是近年來土博鎮因勢利導,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大力發展綠色蔬菜特色的產業。通過創辦示範點,以點帶面,逐步改革傳統種植模式,目前,全鎮種植白菜花達1200畝(80公頃),畝產3000公斤。以土博村委甫村屯為中心的白菜花種植獲得大豐收,每天都能賣出100噸以上,可群眾卻高興不起來,因為白菜花收購價才1.2元/公斤,除去種植成本收入微乎其微。就如何解決白菜「高產出低收益」的問題,土博鎮黨委、政府召開多次題研究會議,並採取有力舉措為民解困。在管理,從源頭上把好質量關。計劃在甫村建設約66.7公頃白菜花綠色蔬菜示範基地。採用無公害標準化技術生產,實施標牌上市。申請註冊成立土博白菜花專業合作社,負責產前農資購進,產中技術服務,產後銷售的一條龍服務。同時積極和縣農業局、八桂農網、大潤發公司聯繫洽談。鎮黨委、政府希望通過「基地+合作社+公司」的經營模式,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傾力打造白菜花「土博產」,讓群眾得到真正實惠。[1]
相關視頻
郊外 流山 久歪村 土博 龍豆村大洞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