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立臺灣博物館(児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記念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児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記念館)
圖片來自國立台灣博物館

國立臺灣博物館[1]其前身為日據時期的「兒玉總督後藤民政長官紀念館」,日本明治41年(西元1908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成立,最初隸屬總督府殖產局,因全球帝國主義國家設置博物館是以展示殖民地資源為主要目的。

博物館為慶祝本島交通動脈縱貫鐵路南北全線通車儀式活動之一,展出臺灣各項產業縮影,讓來賓對臺灣的概況一目瞭然,由森丑之助負責展覽會和博物館籌劃。

博物館開館時,原想使用近藤十郎設計的臺灣總督府彩票局(位於今日博愛路博愛大樓北側)。因引起輿論反對而取消,其廳舍遂由殖產局移入成為陳列展示場所。

當時殖產局局長的宮尾舜治說:「我認為這座博物館是一所自然科學的博物館,將所有關於臺灣的動植物礦物全蒐集起來並好好利用它們達到博物館的目的。其次是把昔日消失的歷史文物陳列出來,以此為基礎,對以後的世界學術有所貢獻。如有外國人來臺北考察,無可藉以知其產物之博物館,且無可因而識其歷史變遷之陳列所,那麼他們必以輕忽侮慢之眼看我臺北市。」

日本明治41年(西元1908年)開館時的陳列品分為地質鑛物、植物、動物、人類器物、歷史及教育資料、農業材料、林業資料、水產物、鑛業資料、工藝品、貿易資料、其他等共十二類,大致分屬自然史工藝產業歷史文物三個範疇,成為本館的基礎館藏。

日本明治39年(西元1906年)兒玉源太郎總督和後藤新平民政長官離任,雖是由總督府啟動紀念前總督和民政長官的建設,但也認為不宜使用公款,因此舖陳由臺灣本島仕紳發起捐款的輿論形勢。日本大正2年(西元 1913年)資金尚未募齊,紀念館已選擇新公園,並於日本大正4年(西元1915年)完工。

戰後改制為臺灣省博物館;再更名為臺灣省立博物館,民國88年(西元1999年),正式更名為國立台灣博物館。

目錄

建築

紀念館總建坪510坪(約1688平方公尺),由總督府技師野村一郎、技手荒木榮一設計,高石組高石忠慥承攬建築營造、原田金次郎承攬電燈工程,技師近藤十郎、吉良宗一擔任監造,採用歐洲博物館常見之新古典主義風格,兼具仿希臘神殿多立克柱式支撐的三角山牆與羅馬建築穹頂,整體建築平面配置座南朝北呈左右對稱「一」字形,日本時代通往臺北車站前廣場,北面道路日本大正11年(西元1922年)町名劃設後稱為表町通(現今的館前路),南面面向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使博物館可收攬園內自然景觀。

中央棟全棟為鋼筋混凝土構造,左右翼為磚及鋼筋混凝土混構,屋頂為木造鋪銅板瓦。

地下室地板鋪設混凝土與瀝青覆水泥粉刷為防白蟻防水。

室內裝修材料包括:左右翼樓一、二層為鋼筋混凝土樓板上鋪設木地板,木地板上鋪亞麻油毯,陽臺鋪設日本製地磚。

中央棟一樓廣間鋪設美濃國赤坂(今岐阜縣南部)產黑大理石及水戶產白寒水石,中央為大理石馬賽克拼貼,玄關、通道等鋪設德國產地磚。

二樓迴廊為臺灣產白大理石及黑板岩,休憩室為木地板上鋪亞麻油毯。壁面腰板、踢腳採用美濃赤坂產更紗大理石,扶手格子為黃銅,休憩室踢腳板、腰企口板使用櫸木。

外部裝修基礎石及正面、背面中央樓梯使用安山岩,腰板以上為洗石子。

專為儀式性紀念目的而設計的大廳,環繞著挑高的32根複合式柱(Composite Order),每根高32尺,直徑2尺7寸。採光穹頂下的鑲嵌玻璃天花離地板54尺,圖案包含兒玉家及後藤家紋「軍配団扇に五枚笹」(指揮扇與五竹葉)與「下がり藤」(藤花),可見於柱身壁燈座兩側浮雕,由新海竹太郎製作的兒玉、後藤兩座銅像則矗立於兩側壁龕。展示空間被分配在一樓二樓左右兩翼延伸的長廳,落成時館員就已經「覺得狹窄,為此連地下室的準備室也充當陳列室」。

因展示空間不足,民國80年(西元1991年)拆除南側可欣賞公園景致的陽臺,外推為可作為展覽使用的室內廊道空間改建工程,將日本時代木桁架屋頂拆除改為鋼構屋頂,增加第三樓層三百多坪。至民國85年(西元1996年)完工。

民國92年(西元2003年)進行整修改建,包括館前廣場景觀設計拆除廣場外金屬欄杆,重整內部設備管線,拆除二、三樓間局部樓板,改造入口、服務臺、洗手間及視聽室。


參考文獻

  1. 臺灣總督府博物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