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簡稱國資圖)是中華民國三所國立圖書館之一,位於臺灣臺中市南區,有著輔導地方公共圖書館的任務。
此外,該館還設有2座分館(黎明分館和中興分館)。該館的前身為1923年成立的臺中州立圖書館,並在之後歷經3次遷館、4次改名及多次改隸。
2014年,國際圖書館協會(IFLA)將國資圖登錄在「此生必去的1001座圖書館」名單上,是中華民國第一座登錄在該名單上的圖書館。
目錄
歷史沿革
1920年,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現稱)在臺中州知事加福豐次的倡議下成立,以臺中州知事舊官舍2樓為臨時館址,隨後移至臺中公園內,並在1921年正式開館。1923年,該館定名為臺中州立圖書館,正式設立。1928年,因舊館空間狹窄,開始在臺中的大正町建設新館。1929年10月,臺中州立圖書館遷至新館。1946年3月1日,更名為臺中縣立臺中圖書館。3月6日,再改名為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簡稱省中圖),隸屬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首任館長莊垂勝上任。
1947年5月,臺灣省政府成立,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改隸屬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72年3月24日,位在精武路的新館與所屬的中興堂完工,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遷館至此,並曾計畫改名為「臺灣省立中正圖書館」、「中正廳」,但沒有實現。1976年6月12日,為配合臺灣省府政策成立黎明分館,並於1997年10月23日改隸臺灣省政府文化廳。1999年7月,該館因精省而改制為國立臺中圖書館(簡稱國中圖),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年,行政院核定遷建新館為新十大建設之一。2007年3月9日,中興堂移撥給國立臺灣交響樂團(2012年1月再改由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接管)。
2008年8月1日,國立臺中圖書館改隸中華民國教育部。2009年9月9日,新館動工,以建構數位圖書館為目標。2012年5月15日,新館試營運,並於6月3日開幕。2013年1月1日,該館更名為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簡稱國資圖),同時將臺灣省政府圖書館收編為中興分館,而位在精武路的舊館則改為精武分館,於2013年8月1日開始以ROT方式重新營運,精武分館於2015年11月改由臺中市立圖書館營運,館名改為臺中市立圖書館精武圖書館。
重要獎項
2014年,國際圖書館協會(IFLA)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登錄在「此生必去的1001座圖書館」名單上。此外,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也是臺灣第一座登錄在該名單上的圖書館。
2015年,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參加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舉辦的「2015年臺灣十大非去不可圖書館」網路票選活動[1],但最終未能入選。
參考文獻
- ↑ 票選活動 2015年票選必去圖書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2020-05-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