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認證中心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認證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認證中心)是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直屬的事業單位,並經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登記為事業法人[1]

目錄

主要職責

辦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及軍委監委查辦案件涉案財物價格認定、重大刑事和行政案件涉案財物價格認定及覆核裁定;組織開展涉稅財物價格認定和價格爭議糾紛調解工作;推動開展價格認定和價格管理領域熱點重點問題研究工作;協助做好有關價格管理基礎性工作;組織、協調、指導全國價格認證系統業務工作。

機構設置

1.辦公室(人事處)

2.綜合處

3.價格認定處

4.覆核處

5.調解認定處

6.政策研究處

現任領導

主 任:吳澗生

副主任:丁志俊 成 鋼

相關資訊

奮力開拓價格認定工作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各級價格認定機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鞏固拓展學習教育成果及其轉化應用,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價格認定工作,克服疫情不利影響,聚焦主責主業,紮實推進涉紀檢監察、涉刑事、涉行政(稅)事項價格認定工作,着力打造價格爭議糾紛調解工作品牌,深入推動價格認定工作高質量發展,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堅持政治統領,強化黨建引領,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做好價格認定工作

五年來,我們加強黨對價格認定工作的全面領導,牢固樹立政治機關意識,持續深化理論武裝,馳而不息正風肅紀,積極發揮黨建對業務工作的引領促進作用,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一)加強政治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全國各級價格認定機構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斷樹牢政治機關意識,始終把講政治貫穿於黨建、業務、隊伍建設全過程各方面。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把擁護「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深化理論武裝,持續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裡走。以深化理論武裝為抓手,不失時機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鞏固拓展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在學思踐悟上求實效。各級價格認定機構在加強理論學習教育的同時,更加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踐行初心使命,勇於履職擔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主動為民服務解難題、上門送溫暖,為政府分憂解難、對捐贈防疫物品進行價格認定。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集中辦理了大量各具特色的系列為民服務事項。

(三)持續正風肅紀,着力營造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正風肅紀,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反「四風」,深入開展「以案為鑑、以案促改」專題警示教育活動,以案明紀,以案促改,舉一反三,以查找「燈下黑」問題為切入點,認真查擺問題,深刻剖析原因,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推動整改措施落地見效。大力倡導良好學風、文風、作風,積極營造大學習、大討論濃厚氛圍。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強化政治責任和主體責任,把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落到實處。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管理制度,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四)強化黨建引領,大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取得明顯提升。國家價格認證中心積極參加中央和國家機關「創建模範機關」活動,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國家機關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和《中共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意見》,紮實推進「四強」黨支部和基層黨組織規範化標準化建設,2022年9月被委黨組命名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四強」黨支部。切實將黨建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各級基層黨組織有效發揮支部管到人頭的特點,嚴格黨員教育管理監督,落實落細「三會一課」等制度,把黨員管住管好,使每名黨員都成為一面鮮紅的旗幟,每個支部都成為黨旗高高飄揚的戰鬥堡壘。為實現黨建質量新提升,各級基層黨組織採取豐富多樣的形式,開展講黨課、主題黨日、每周讀書會、紅色革命教育實地參觀等活動。多地價格認定機構黨組織被評為五星級黨支部、先進基層黨支部、「工人先鋒號」、精神文明單位、目標責任考核優秀單位等榮譽稱號,不少價格認定人員被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二、找准發展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更好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

五年來,全國各級價格認定機構守正創新、開拓進取,主動作為、真抓實幹,推動價格認定工作取得新成效新進展,呈現出許多新特點新亮點。

(一)涉紀價格認定工作紮實推進。作為一項核心業務,涉紀價格認定工作是價格認定系統面向各級紀檢監察機關開展的一項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工作,是我們肩負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具有「三強兩高」即政治性強、保密性強、專業性強,工作質量要求高和辦理時限要求高的明顯特點。五年來,涉紀價格認定工作任務始終保持力度不減。各級價格認定機構主動作為、勇於擔當,切實把涉紀價格認定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國家價格認證中心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工作任務,創新工作思路,強化責任擔當,有力有效辦理了一批大案要案價格認定事項,為紀檢監察機關查辦腐敗案件提供了重要支撐,得到中紀委國監委、軍紀委等提出機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地方各級價格認定機構面對業務量逐年大幅增長、跨層級跨地區協作增多、案件向基層下沉的新情況新特點,出色完成了提出機關委託交辦的任務。多地通過專案聯辦實現跨省實地查驗、市場調查,通力協作完成跨區域涉紀價格認定任務。越來越多的省份直接承接了中紀委國監委和軍紀委交辦的價格認定事項,有些甚至直接下沉到市縣(區)基層價格認定機構。地方全力以赴,積極配合紀檢監察機關查辦案件,受到省市領導和紀委監委表揚。2018-2022年上半年,全國各級價格認定機構累計辦理涉紀檢監察案件財物價格認定事項約為2.5萬件,認定總金額達到1062億元。

(二)涉刑事價格認定工作穩步開展。作為一項主體業務,涉刑事價格認定工作是司法公正在價格領域的拓展和延伸,具有量大、面廣、品類雜、價值小的特點,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獨特重要的作用。面對疫情不利影響,各級價格認定機構迎難而上,保持工作力度不減,創新工作機制,確保了地方涉刑事價格認定工作的順利開展。地方價格認定機構在當地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活動、辦理違法犯罪案件、非法採礦及環保重點督辦案件、處理群體性事件中辦理了大量的涉刑事價格認定事項,及時高效地作出價格認定結論。積極參與地方政府重大案件專項工作,針對疫情防控中打擊制售假劣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和被盜醫用物資等違法犯罪案件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價格認定工作。如今,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離不開涉刑事價格認定工作已成為各方面共識。價格認定覆核工作有序推進,覆核維持率這幾年一直穩定在較高水平。2018-2022年上半年,全國各級價格認定機構共完成涉刑事價格認定事項達到214萬件、總金額約為2686億元,助力司法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實施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涉行政(稅)事項價格認定工作取得新進展。作為一項拓展業務,涉行政價格認定工作為各級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維護國家稅權、保護納稅人合法權益等發揮着積極作用。根據當地政府需要,有針對性地對罰沒物品進行價格認定,有的地方積極推進資源稅基價格認定,還有的地方積極開展捐助物資提供認定協助,如杭州市和西安市克服疫情干擾,分別對當地舉辦第十九屆亞運會、第十四屆全運會賽事捐助物資進行價格認定。通過做好重大工程項目和國有土地拆遷補償、重大突發事件、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火災爆炸及環境污染事故、保障房建設項目處理等行政事項的價格認定工作,以及存量房、關聯企業交易、礦產資源、海關等涉稅事項的價格認定工作,為妥善解決經濟利益糾紛,防止稅收流失、維護稅收秩序提供有力支持。

隨着涉稅價格認定工作的深入推進,涉稅房地產價格認定業務發展最為引人矚目,已成為價格認定機構服務地方政府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許多地方價格認定機構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了「計稅價格網上不見面核定」,並協助管理部門實現「不見面審批」。在地方價格主管部門和稅務部門的領導下,各級價格認定機構在助力地方稅務部門徵收征管、減少納稅人辦事時間、規範稅收執法人員和價格認定人員的自由裁量行為、降低稅收執法風險、增強稅收征管科學性和公正性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18-2022年上半年,全國價格認定機構共完成涉行政價格認定事項達到56.7萬件、總金額約為5349億元。

為鞏固拓展此項工作,國家價格認證中心在構建涉稅房地產動態批量估值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加快數字化轉型、借力數字化賦能作為提升價格認定治理效能、助力政府依法行政和依法納稅的重要舉措。2021年,在全國範圍選擇揚州、徐州、南通、杭州、南寧、柳州等8個具有代表性城市開展涉稅價格認定數字化轉型先行先試。2022年,在開展第一批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增加18個城市開展第二批試點工作。各試點單位積極探索創新,因地制宜,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涉稅房地產價格認定數字化轉型新模式新途徑,推動形成稅收效率大幅提升、廉政風險明顯減少、和諧治稅得以實現的良性稅收環境,體現了價格認定機構的專業性、權威性和公正性,得到了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及納稅人的廣泛認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