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固倫溫憲公主

固倫溫憲公主(1683年—1702年),康熙帝第九女(序齒為五公主),生母是德妃烏雅氏(即孝恭仁皇后),溫憲公主即為雍正帝的同母妹妹,康熙二十二年生,康熙三十九年受封為和碩溫憲公主,下嫁佟佳氏舜安顏。康熙四十一年逝世,雍正元年追封固倫溫憲公主。

快速導航 關係表 中文名 固倫溫憲公主 國籍 清朝 出生地 北京紫禁城 逝世日期 康熙四十一年(1702)農曆七月 父親 康熙帝 夫君 舜安顏 別名 和碩溫憲公主,五公主 民族 滿族 出生日期 康熙二十二年(1683)農曆九月二十二 職業 清朝公主 母親 孝恭仁皇后 同母兄弟 胤禛,胤祚,胤禵 展開內容 目 錄 1文獻記載 2相關史料 3追封祭文 4影視形象 1文獻記載編輯 太后撫養

目錄

固倫溫憲公主

溫憲自幼是被仁憲皇太后撫養長大的,不僅深得祖母疼愛,亦頗受阿瑪寵愛。

在《為皇太后皇子公主等預備豬鵝雞等數目清單》中,(選自《康熙朝滿文朱批》)在對公主的供應中,四公主固倫恪靖公主和六公主固倫純愨公主都只得豬肉四斤而已(其他公主更小得的也更少了),而五公主溫憲公主得豬肉五斤不說,還要多加「鵝半隻、雞一隻」。可知太后撫養的五公主待遇要好於她的姐妹。

天性聰慧

自小,溫憲公主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溫憲公主也很聰明,後來溫憲公主的祭文(選自《皇朝文典》)上說:

「爾公主秀出紫微,祥開銀漢,爰從襁褓即育慈闈。愛每篤於興居,日無違於左右。弱齡受教,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行每諧於箴史。謂誕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齡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親之戀」

女性冊文和祭文上用「聰慧」之類詞的很少。而溫憲公主的祭文中能出現「聰慧夙成」、「性自悅乎詩書」這樣的詞,不僅僅因為康熙要撫慰皇太后,更是因為溫憲公主自身有才華,有值得這樣高的評價的資本。

丈夫

溫憲公主在諸公主中嫁的不算晚,在康熙出嫁的八個公主中,溫憲公主十八歲受封和碩溫憲公主。因為溫憲公主是下嫁滿人,而不是蒙古貴族或是其他偏遠之地的貴族,所以在眾多滿族青年中選女婿,就要容易些,合適的人選也較多。因為嫁給了樹大根深的佟家,所以溫憲公主的公主府(嫁後住處)在京城。離父親近,離祖母近,離母親也近。她嫁給的是當時有「佟半朝」之稱的佟佳氏家族之後,舜安顏,原任鑾儀使葉克書之子,佟國維之孫。這些出嫁的八個公主中有六人嫁到蒙古或西藏,路途遙遠。可溫憲公主的命運不是這樣,這也許是因為康熙和仁憲皇太后捨不得溫憲公主嫁到那麼遠的地方。而剩下沒有遠嫁蒙古的兩個公主中另一個公主愨靖公主是嫁給了漢人孫承運,愨靖公主的母親袁氏就是一個漢人且僅僅是個貴人,愨靖公主作為是康熙的小女兒一定也受康熙帝疼愛的,她的婚姻也可看做滿漢聯姻。孫承運所襲之爵只是一等男,舜安顏好歹還會有一等公的爵位可襲。而溫憲公主的婚姻,她嫁給滿人舜安顏,嫁給孝懿仁皇后的娘家人,實際上舜安顏也是康熙皇帝的侄子。(康熙與孝懿仁皇后是表兄妹)還嫁在京城,不僅僅是皇太后撫養的原因,亦有康熙對於溫憲公主的疼愛。

不幸早薨

然而不幸的是,溫憲公主出嫁僅僅兩年之後,康熙帝侍奉皇太后往熱河行宮避暑。皇太后帶着出嫁的溫憲公主同往,結果半路上太后無恙,而溫憲公主卻中暑病逝。時年20歲。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秋七月

上駐蹕熱河。聞和碩溫憲公主薨。日晡未進膳。扈從諸大臣奏曰、皇上聞公主訃過哀、此時尚不進膳、恐聖躬太為勞瘁。奏入、上傳諭曰、公主系已嫁之女、朕尚可寬釋、但皇太后自幼撫養、忽值此變、皇太后傷悼弗勝、膳尚未進、朕亦何心進食乎。諸大臣復固請。上乃詣皇太后宮、視食畢。然後進膳。隨諭領侍衛內大臣等、左右兩翼各派大臣一員、侍衛十人、送公主柩回京。

辛亥。命諸皇子及文武諸臣、送和碩溫憲公主柩起行。 ----------《聖祖實錄》

雍正元年,三月,和碩溫憲公主追封為固倫溫憲公主。

相關史料

聖祖第九女

固倫溫憲公主 固倫溫憲公主 孝恭仁皇后生,和碩溫憲公主。

雍正元年,追進固倫溫憲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生,四十一年七月薨,年二十。

康熙三十九年九月,下嫁舜安顏。——《清史稿公主表》

按照玉牒,溫憲公主是皇九女,即五公主。 (九公主的說法是錯誤的!)

額駙

舜安顏,佟佳氏,佟國維孫。尚主,授額駙。康熙四十八年,以黨附皇八子允禩削額駙,禁錮,後釋之。

雍正二年命總理三陵事務,授領侍衛內大臣,卒。

追封祭文

追封固倫溫憲公主祭文

雍正元年

(臣)陳萬策恭撰

固倫溫憲公主 固倫溫憲公主 渙絲綸而光賁,誼篤金枝追儀範之,如存光垂彤管,宜升位號,用備哀榮。爾和碩公主乃聖祖仁皇帝之女朕之妹也。毓秀紫微,鍾靈寶婺。幼奉慈聞之訓,敬守女箴;長歸元舅之家,克修婦道。鸞車雍肅,夙傳謙抑之心;象服委佗,久著端凝之度。歲華易邁,壺德難冺。體聖祖之慈懷,篤朕躬之友愛,茲追封爾為固倫公主,遣官致祭。於戲!崇封龍錫敦一本,以推恩茂典。特頒眷九原而增感,靈其不昧,尚克歆承。

——選自《清·皇朝文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