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甸鎮
團甸鎮,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下轄鎮,地處蓋州市東部,東鄰高屯鎮,東南與暖泉鎮相鄰,南與暖泉鎮相連,西南與東城街道毗鄰,西鄰東城街道,西北與青石嶺鎮接壤,北與大石橋市博洛鋪鎮為鄰,東北與大石橋市湯池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53.2平方千米。[1]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冬,蓋縣解放,成立民主政府,設團甸區政府。1997年,團甸鄉改鎮。
截至2018年末,團甸鎮戶籍人口有11329人。截至2020年6月,團甸鎮下轄6個行政村。
2011年,團甸鎮財政總收入375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8.5萬元,比上年增長23%。農民人均純收入9700元。2018年,團甸鎮有工業企業1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中文名:團甸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
地理位置:蓋州市東部
面 積:53.2 km²
下轄地區:6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西高屯村團甸街1號
電話區號:0417
郵政區碼:115202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遼H
人 口:11329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
目錄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冬,蓋縣解放,成立民主政府,設團甸區政府。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國民黨侵占蓋縣,實行鄉、保、甲建制,設立團甸鄉公所,領轄與偽滿時期村公所相同。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共產黨收復蓋縣,恢復原區村建制;同年10月,今暖泉政府境內各村劃歸團甸區。
1950年7月,蓋平縣以數字為區名,團甸區為第三區。
1956年3月,全縣並區建鄉,高屯區併入團甸區。
1958年6月,全縣撤區並鄉,石佛寺鄉併入團甸為大鄉。
1983年,團甸公社改鄉。
1997年,團甸鄉改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團甸鎮下轄6個行政村:大牽馬嶺、二道坊、沈屯、西高屯、賈屯、孤家子,下設4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團甸鎮下轄6個行政村:西高屯村、大牽馬嶺村、沈屯村、二道房村、賈屯村、孤家子村,鎮人民政府駐西高屯村團甸街1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團甸鎮地處蓋州市東部,東鄰高屯鎮,東南與暖泉鎮相鄰,南與暖泉鎮相連,西南與東城街道毗鄰,西鄰東城街道,西北與青石嶺鎮接壤,北與大石橋市博洛鋪鎮為鄰,東北與大石橋市湯池鎮相接,行政區域面積5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團甸鎮地處遼東半島西北部,地勢東、西、南部較高,北、中部稍平坦。地形為丘陵山區帶。主要山脈為長白山余脈,境內最高點放馬山,位於二道坊村,海拔222.9米;最低點位於顧屯,海拔29.3米。
氣候
團甸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溫暖半濕潤,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暖和,風大少雨;夏季炎熱多雨,盛行東南風;秋季涼爽雨量適中;冬季寒冷多北風,降水偏少。多年平均氣溫9.7℃。極端最低氣溫-28℃;極端最高氣溫36.8℃。無霜期年平均172天,最長達191天,最短為15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645.4小時。年平均降水量637.9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7—9月,8月最多。
水文
團甸鎮境內河道屬遼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級河大清河,總長約9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大清河,流經境內大牽馬嶺、沈屯、西高屯、賈屯、孤家子等村,長8.2千米,流域面積29.1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團甸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水災、旱災等。水災主要發生在7—9月。
視頻
蓋州新聞:團甸鎮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