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溪鎮
團溪鎮隸屬於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位於播州區東南部。轄區面積186.1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建制村和3個社區(團溪社區、拓東社區、農莊社區),179個村(居)民組,13003戶,總人口6萬餘人,2018年集鎮人口3.2萬人,城鎮化率52.3%。[1]
目錄
概況
團溪舊稱萼溪水,鎮周山丘狀若花瓣,故名,是原遵義縣四大名鎮之一。地域面積186.1平方公里,距播州城區和遵義市中心城區均為40公里,205省道縱貫全境,正在修建的遵余高速貫穿團溪全境於2020年底通車。團溪鎮是市級經濟強鎮、市列縣級小城鎮建設示範鎮、播州區"三化同步"示範鎮、播州區東南路片區中心樞紐和商貿重鎮,也是貢米之鄉、文化名鎮、教育強鎮,更是"三宜三開三養"特色小城鎮。2016年團溪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40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萬元, 全面小康實現程度達96.73%.
地理環境
團溪鎮在播州區 東南部婁山支脈東、西兩支的槽谷中,最高處為東支仙人岩和尚頂,海拔1374.7米;最低處為營上,海拔800米,相對高差574.7米。全鎮風景秀麗,氣候宜人,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是遵義縣典型的農業大鎮。境內大部分地區分為山地和小型盆地、平壩兼而有之,地質地貌複雜。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4.5至15攝氏度,無霜期280天左右,降雨量在1000-1100毫米。有耕地49000畝,其中田29660畝,土19340畝。山上林木茂盛,動植物資源豐富,森林管護面積12.88萬畝,森林覆蓋率46.4%。
水資源
境內最大河流團溪河(又名高溪水),是湘江的二級支流,河長19.5千米,河口高程684.6米,落差161.6米,坡降12.46%,流域面積143.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80立方米每秒,流域內有小(I)型水庫3座(龍巖水庫、葡萄水庫、青年塘水庫),總蓄水量1257萬立方米,控制域內團溪及西坪兩鎮稻田灌溉面積1.8萬餘畝。有小(一)型水庫2座,小(二)型水庫5座,容量達3000萬立方米。
礦產資源
境內地下礦產資源種類多,品質好,易開採,儲量豐富,鋁土礦、煤、硅礦、硫鐵礦、錳礦、硫酸礦、鐵礦,汞礦等20多種量大品位高(特別是鋁土礦,團溪儲量特大:有4392萬多噸,占縣南鋁土礦探明儲量的55.6%),非金屬礦(硫鐵礦,硅石,水泥石灰岩,高嶺土,含鉀頁岩,水晶,海泡石);是遵義尚嵇氧化鋁廠的重要原料基地,也為該鎮工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是全鎮工業發展的基礎。[2]
經濟狀況
深入實施強鎮戰略,壯大實力,做大總量。
第一方面以和諧礦區建設為基礎,着力為縣鋁及鋁加工工業產業發展作貢獻。按照縣委"突出工業主導"的具體要求,團溪作為"南白--苟江--尚嵇--團溪鋁工業"集聚區中重要的鋁原材料供應區域,實施好和諧礦區發展戰略,努力把團溪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保障全縣鋁及鋁加工工業產業健康發展。我鎮以和諧礦區建設為載體,以安全生產為核心,加大對中國鋁業遵義氧化鋁廠、貴州成黔礦產有限公司、貴州恆東工貿有限公司、通源公司、金鑫公司的協調服務工作和安全監管工作:一是強黨政領導帶頭帶班,綜合治理,加大礦業秩序整治工作,對非法行為重拳出擊。牽頭成立了茅栗團溪礦產聯合檢查站,完善了班子成員帶班夜間巡邏檢查制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2年團溪鎮GDP10.5億元,財政收入289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將達到8889元。
以文化名鎮打造為導向,努力構建宜居團溪城鎮新面貌。
漫步播州區團溪鎮文化廣場。集娛樂、健身、休閒、觀光於一體的團溪文化廣場可謂人氣聚集,這裡有綠化休閒區、籃球場、門球場、紅軍山革命烈士陵園、水體景觀、水中島…… 每天晚上來這裡打太極拳的、散步的、跳舞的有上千人。每到休息時間,2000多平方米的廣場就顯得擁擠,為此政府在廣場另一側的低洼地帶徵地9畝,準備下面建停車場,上面建檯球場和羽毛球場,球場的旁邊建茶樓,以擴大廣場的面積,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夜晚的團溪文化廣場,折射出團溪鎮的人氣和魅力所在。人氣聚集是滿足城鎮居民就學、就醫、就業、休閒、娛樂、健身、購物、居住等元素的綜合反映,也是宜居團溪的需求。
房開項目是城鎮建設的載體,開發房開項目首先得考慮買房人的需求。買房人在一個地方購買房屋,除考慮房屋的結構、環境,更多的會考慮子女就學、醫療條件、街道環境、小區環境、購買需求、娛樂健身需求等,為進城購房者的需求分憂,就是城建工作的着力點和落腳點。
此外,團溪鎮在集鎮建設中將投資2000萬元建團溪農貿市場,投資2500萬元建團溪集鎮污水處理廠,總投資1550萬元的民生大道也即將動工修建。
2013年,團溪鎮還投資200萬元,在團中、鎮中、一小、二小的學生人行道鋪設紅綠相間的新型透水人行道磚,既方便街道居民安全行走,又提升了集鎮品位。
團溪鎮2013年累計完成城建投資2.1億元,2013年是團溪項目建設年,鎮黨委按照"宜居團溪,項目先行"的思路,積極向上爭取項目,盤活國有土地資金,多渠道融資,積極推進城鎮基礎設施、水電路教育衛生公益項目、房開項目。團溪鎮村鎮服務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該鎮開工建設的項目有14個,總投資29070萬元。
團溪鎮中心幼兒園、鎮中學生宿舍、團溪煙草中心站建設項目、團尚公路(和平段)、西大街人行道、老年門球場與紅軍烈士紀念碑工程已全面完工並投入使用;污水處理廠建設工程、鎮中學生食堂改建工程、衛生院職工周轉房、垃圾轉運場主體已基本完工;文化活動廣場水體景觀和展示廳工程正在施工;開發大道建設工程已完成招標工作;西大街人行道改造、米市公廁已完工;拓東路和開發大道農貿市場等工程已啟動。
教育、衛生、污水處理、道路建設、廣場建設、人行道綠化及公共設施的建設與完善,讓團溪的房地產開發火了起來。單就房開項目的投資,在團溪鎮就達7960萬元。政府向上爭取的辣椒市場片區舊城改建項目,與拓東路延伸段片區棚戶區改造相結合,每戶平均補助資金1.8萬元,現已拆遷了175戶,新修的六棟樓層,已完工的有1號、4號樓,2、3、5、6號樓正在修建之中。
全力推進小康行動,突出重點,統籌兼顧
以基地示範推動為支撐,致力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促進百姓增收。按照縣委重點建設現代農業生態畜牧示範區的總體要求,圍繞我鎮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一是花大力氣推進以"白果貢米"為代表的種植業基地建設。2012年,通過黨政領導及幹部領辦及引進卓豪公司入住,全鎮已實施"白果貢米"核心種植基地近2000畝。基地水稻長勢良好,豐收在望。通過省質監院幫助的"白果貢米"地理保護標誌申報工作正順利進行。二是花大力氣推進以"黔北黑豬"為代表的養殖業基地建設。通過"黔北黑豬"繁育基地、台萬養殖場、天兆集團原種種豬場、兩路口養豬示範園區為引領,加快發展生態畜牧漁業,打造生豬產業化示範鎮。三是其他產業的發展和結構調整上下功夫,下決心科學調整產業區域布局。大力發展林下養殖經濟,我鎮已經發展4戶林下養殖戶(其中1戶以林下種植天麻和養殖烏骨雞為主,預計2016年產值達120萬元),存欄達2萬羽,力爭在年底出欄達6萬羽。205省道白楊壩一帶主要以蔬菜種植、提子(200畝)產業發展和中藥材(太子參)為主;生產村至西坪一帶主要以設施農業為主,大力發展提子(規劃5000畝)產業和辣椒種植;農莊村(3000畝)、和平村(2000畝)、張王村(2000畝)、五龍村(3000畝)、兩路口(3000畝)、福祿村(2000畝)和白果村(4000畝)主要以白果貢米品牌為依託,大力發展優質大米種植,到2015年力爭發展白果貢米種植達2萬畝,增加群眾人均收入達2000元;烤煙種植穩定在6000畝,主要打造白果(1500畝)、五龍(1600畝)、大窩(2000畝)和張王村(900畝)4個烤煙種植專業村;大窩和香山村以發展中藥材為主,其中重點以種植天麻和核桃為主。
四是突出推進幸福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項目投資建設力度,已啟動兩路口到白果的通村公路建設項目,香山、和平、生產、兩路口等村的"一事一議"在建的項目接近完工;新農村建設在掛幫領導和掛幫單位的幫助、指導和大力支持下,本月底前全面完成完成白楊壩新農村建設,用好農產品銷售長廊,使其真正成為服務產業,服務農民的平台,共投入創建資金700萬元,其中縣級與部門掛幫資金投入80萬元、鎮級投入240萬元、農民自籌380萬元;新建、改建、整治房屋共100棟,改建牲畜圈舍86間;新建進寨路1600m;新建4402 m農民文化中心,配套360m一樓一底綜合樓1棟(內設黨員活動室、白果貢米銷售點、便民服務點、圖書遠教親情室、農產品銷售協會、老年活動室等),本月底啟動張王村一期新農村創建工作。民生工程建設:已完成150套廉租房建設,一期已入住22戶;已全面開放鎮文化中心,已啟動老年門球場建設,已初步完成紅軍烈士陵園建設等工程,力爭十月份啟動雷水大堰、龍巖水庫東西灌渠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文化建設:已初步完成《文化名鎮團溪》一書的編撰工作,預計9月20日出書,全力挖掘和弘揚團溪地方文化,加大對蔡家花燈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挖掘、創新、提高工作力度。全力豐富完善團溪廣場文化建設活動。人口與計生工作:真抓實幹,確保"跳籠獲獎"目標實現。
團溪社區,農莊村,生產村,香山村,五龍村,兩路口村,白果村,福祿村,張王村,和平村,大窩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