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通鎮位於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政府駐地東北25公里兩市(周口、商丘)四縣區(淮陽、鹿邑、柘城、太康)交界處,為淮陽北大門,東與鹿邑縣辛集鎮毗鄰、東南接淮陽區黃集鄉、南鄰臨蔡鎮、西連太康縣張集鄉、北與柘城縣安平鎮接壤,鎮人民政府駐長江路1號。206省道和311國道在鎮區交匯,永登高速、周商高速分別在距鎮區1.5公里處設有出口,交通四通八達、區位優勢明顯,鎮名由此而來。

全鎮下轄27個行政村,99個自然村,212個村民組。境內主要河流有黑茨河、李貫河、小飄河和民兵河四條河流。

2015年以來,四通鎮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和河南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2018年10月,四通鎮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定為全省11個國家級經濟發達鎮。[1]

目錄

歷史沿革

1957年建黃路口公社,1984年改鄉,1988年更名四通鎮。

行政區劃

1997年轄黃路口、門張樓、張彪、小何、陳老將、葉新、葉老家、人祖廟、張大莊、谷宋莊、時莊、馬蔡園、棠棣、葉莊、宋樓、大張寨、宋窪、小吳莊18個行政村。2005年11月16日,太康縣張集鄉的王小樓、陳老家、陳小莊、太康寺、中營子5個行政村、鹿邑縣辛集鎮的孔集村和唐集鄉的張老一村正式歸屬淮陽區四通鎮管轄,四通鎮新增土地8平方千米、人口10000多人。

鄉鎮代碼

411626103:~201四通村、~202黃路口村、~203宋樓村、~204門張樓村、~205谷莊村、~206人祖廟村、~207三義村、~208姚辛村、~209葉莊村、~210馬菜園村、~211於莊村、~212棠棣村、~213小吳村、~214大張村、~215陳老將村、~216葉老家村、~217時莊村、~218葉新村、~219小何村、~220張標村、~221太康寺村、~222張老一村、~223孔北村、~224孔南村、~225中營子村、~226陳老家村、~227陳小莊村

地理環境

四通鎮位於河南省淮陽區東北部,淮陽、鹿邑、柘城、太康四縣交界處。因國道311與商周公路十字交叉於境內,商周高速公路和永登高速公路在此交匯並設置有出入口。面積66.63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0110人(2017年)。[2]

經濟發展

農業

全鎮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2018年全鎮糧食播種面積62639畝,全年糧食總產量63560噸。

四通鎮的農業由傳統耕作種植初步邁上了集約高效之路。已初步改變了「麥茬豆、豆茬麥,改茬就把紅薯栽「的傳統種植模式,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需求為依據,大力發展高效、優質、精品農業。首先,鎮黨委政府在本鎮時莊村建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500畝,引進了美國提子、布朗李、日本紅玉櫻挑番茄、以色列甜椒等20多個名優特稀新品種進行試種,獲得成功後再以園區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園區被河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授予無公害蔬菜基地,畝均效益萬元以上,曾受到過副總理溫家寶的稱讚。在園區輻射帶動下,黨委政府因事利導,相繼又扶持建起了小吳苗木繁育基地,大張、陳老將雜果基地等各類規模種植基地6個,使全鎮農業生產逐步向規模化、高產、高效型邁進。作物複種指數提高了三倍,畝均效益翻了兩翻。

與此同時,鎮黨委政府在畜牧養殖上大做文章,扶持各種養殖大戶300多家,到2002年大牲畜存欄達10000頭,豬羊存欄100000頭(只),雞百萬隻以上。

工業

擁有四級以上較大規模企業320家,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項目4家,投資100萬元以上8家,投資50萬元以上企業46家。工業園區初具規模,園區內共有企業12家,並實現了路通、電通、通訊通、電視通的四通目標。到2002年底,全鎮鄉鎮企業產值達4億多元,其產品運銷20個省市和地區。

在企業發展中,鎮黨委政府根據自身特點,注重發展了農副產品加工業,並採取公司加農戶的有效措施,培養基地,扶植企業,使公司農戶雙得利。全鎮共發展加工企業20餘家,建立種植養殖基地6個,帶動近1000戶農民脫貧致富。

四通鎮注重安全防範淨化發展環境,凡入住四通鎮的企業,不論集體或個體,在各種手續辦理上或是社會治安管理上,黨委政府都親自過問,確保萬無一失。[3]

鄉鎮榮譽

四通鎮1994年被命名為「中州名鎮」,1996年被原周口地委行署定為「綜合改革試點鎮」,1998年被河南省確立為「綜合改革試點鎮」,「河南省奔小康示範鎮」,2000年被省政府定為117個重點鎮之一。2015年以來,四通鎮先後被評為全國文明鎮、全國重點鎮和河南省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鎮。2018年10月,四通鎮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定為全省11個國家級經濟發達鎮。

四通鎮作為周口市和淮陽區對外開放的窗口,以河南省重點鎮為發展契機,按照「興工活商,開放帶動,三業並舉,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搶抓機遇,爭創一流,2018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0多億元,財政稅收等近9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12200元,鎮區居民收入15800元。[4]

社會發展

四通鎮緊緊抓住試點鎮發展機遇,立足實際,先後聘請省建設廳,黃委會,江蘇省規劃設計院海南分院規劃、設計出了《四通鎮總體規劃圖》《四通鎮街景街區圖》《建築設計圖》,研究制定了《四通鎮集鎮建設規定》等文件,明確了建築標準,建築質量,杜絕了私自降低標準和私改街景現象,確保了建設的高標準和高起點。採取多種辦法,政府投資,群眾集資,吸引外資,營造多元化投資體制,加快建設步代。幾年來,四通鎮政府先後投入資金8000多萬元,興建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商品房50萬平方米,使原來的一條街道,拓展為縱橫9條主街道,鎮區面積由原來的0.56平方公里擴展到1.32平方公里,主街道兩側安裝路燈300盞,修通下水道2000米,架設高壓輸電線路4000米,修築花池帶5000米,鎮區內初步實現了硬化、綠化、美化,達到四通目標(通水、通電、通電話、通路),為小城鎮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硬件環境。

在小城鎮建設中,四通鎮堅持本着「建一方市場,活一方經濟,富一方百姓」的主導思想,大力培植專業市場,發揮市場帶動作用,政府累計注入資金500多萬,完善整頓出農副產品交易,水果批發,服裝批發,木材批發,農機農資,飲食服務,日雜百貨,建築建材8個專業市場。8大專業市場建成之後,四通鎮本着「誰投資誰受益,誰所有」的原則。在專業市場內設置台板,建立了4000個固定攤點。通過「政府補貼,減稅免費」的辦法,提供優惠政策,吸引群眾進入市場經商貿易。四通市場內已擁有固定門面680多處,臨時攤販攤點1000多處,個體工商戶1000多家。四通鎮市場內日客流量已超過10000人(次),車流量5000輛(次),市場交易額突破1億元,四通市場成為周圍近50平方華里的人流、物流中心。

四通鎮繼續以小城鎮建設為龍頭,以經濟增長為目標,走商業活鎮,工業興鎮,農業強鎮的路子,緊扣發展主題,加快改革,規範起步,再創一個改革開放,商機無限,充滿希望的新四通。

城鎮規劃

城鎮性質:縣域副中心鎮;以棉紡織、農產品加工和批發貿易為主以農產品加工、商貿和物流業為主的的商品集散中心;縣域北部的經濟和交通中心。

職能類型:綜合型。

發展規模:2005年鎮區面積99公頃,鎮區人口0.81萬人,人均用地122.22平方米;2010年鎮區面積109公頃,鎮區人口0.91萬人,人均用地119.78平方米;2020年鎮區面積125公頃,鎮區人口1.24萬人,人均用地100.81平方米。規劃期內人口淨增0.43萬人,淨增規模26公頃。劃定擴展區域7公頃,占規劃期新增規模的29%。

規模邊界:北至陳小莊南、南至里溝河畔、西至後夏莊東、東至楊樓莊東。

在擴展邊界的外圍,劃定58公頃的基本農田緩衝區,為四通鎮未來的建設用地發展預留空間,發展方向為沿周商公路向東北部擴展。[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