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坐落在成都青羊宫旁、浣花溪畔,建于1941年,前身四川省公立医院是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52年命名为四川省人民医院,1989年评为首批国家三级甲等医院,1991年增挂四川省红十字医院牌。2002年,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前身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四川分院)合并,成为现在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2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的中国科学院四川转化医学研究医院挂牌医院;2013年,与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挂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牌。2013年,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援建的川港康复中心在医院正式落成启用。
目录
基本情况
全院除院本部外,设有草堂病区、城东病区、皮肤病性病研究所、实验动物研究所等病区和研究所。另有三家托管单位即崇州分院、新津分院、温江分院,形成了以临床医疗、干部保健、医学科研与医学教育一体的集团化发展格局。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文化先进单位等各项荣誉。
医院现开放病床4300张。内设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流程便捷、抢救设施一流的重症监护病房、层流病房、国际标准的手术间等。拥有世界一流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PET-CT、双源CT、TrueBeam直线加速器等医疗设备,总价值达15亿多元,为患者医疗、康复、保健等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证。
医院开展了器官移植、细胞移植、各种微创手术等高新手术。可同期进行大血管、瓣膜置换及冠状动脉搭桥等高难度手术。人类疾病分子生物学与基因检测技术、人胰岛细胞分离和移植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新医疗技术已经形成了医院医疗技术的龙头。
作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及四川省急救中心所在地,医院承担着全省大型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和对下级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指导、培训。2010年受卫生部指定牵头组建西南唯一一支国家卫生应急队,这是目前唯一适应高原恶劣环境的国家卫生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受省委、省政府指定牵头组建了四川省预备役高炮师野战医疗分队。近年来出色完成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强烈地震等大型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100余次,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以医院为主体的中国首支政府医疗队奉命出征,成为到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国际医疗队,取得了增进中尼友谊、展示中国形象、赢得国际赞誉的显著成效。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发展史上,拥有众多优秀的医学专家,他们是:国家著名一级口腔医学专家黄天启,国家著名一级骨科专家谢锡瑹(shū),国家著名一级儿科专家樊培禄,国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刘荣耀,著名中医妇科专家童辉之,著名检验专家、四川医学检验奠基人杨茂久,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四川省心血管专业奠基人吴德诚博士等。如今,一大批秉承先辈优秀品德与钻研精神的医务工作者正在为医院新时期腾飞而努力拼搏。全院现有职工645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5366人,高级职称专家866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四川省“百人计划”5人,“万人计划)1人,列入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咨询专家1人。医院学科齐全,检验科、临床护理、肾脏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临床药学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等一批国家基地挂牌医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超声医学、器官移植转化医学、个体化药物治疗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眼科、肾内科、神经内科、超声医学、检验科、性病科、皮肤外科、感染科、老年医学科、神经外科、儿科、骨科、卫生管理、器官移植、消化科、口腔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康复科、泌尿科、全科医学、妇产科、临床护理为省级重点学科;设有16个省级质量控制中心、19个研究机构。成立了脑卒中防治与筛查协作组、器官移植协作组、睡眠协作组、糖尿病中心协作组等多个医疗协作工作组(中心)。
我国医院历史
我国是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之一。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医院组织渐趋周密,当时,官方办的医院叫做“安济坊”,私人办的有“养济院”、“寿安院[2]”,慈善机构办的“慈幼局”,分门别类招收和诊疗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