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醫院
四川省人民醫院坐落在成都青羊宮旁、浣花溪畔,建於1941年,前身四川省公立醫院是中央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1952年命名為四川省人民醫院,1989年評為首批國家三級甲等醫院,1991年增掛四川省紅十字醫院牌。2002年,與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前身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四川分院)合併,成為現在的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2012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作共建的中國科學院四川轉化醫學研究醫院掛牌醫院;2013年,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共建電子科技大學醫學院,掛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院牌。2013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助援建的川港康復中心在醫院正式落成啟用。
目錄
基本情況
全院除院本部外,設有草堂病區、城東病區、皮膚病性病研究所、實驗動物研究所等病區和研究所。另有三家託管單位即崇州分院、新津分院、溫江分院,形成了以臨床醫療、幹部保健、醫學科研與醫學教育一體的集團化發展格局。醫院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百佳醫院、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國衛生文化先進單位等各項榮譽。
醫院現開放病床4300張。內設功能齊全、設備先進、流程便捷、搶救設施一流的重症監護病房、層流病房、國際標準的手術間等。擁有世界一流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PET-CT、雙源CT、TrueBeam直線加速器等醫療設備,總價值達15億多元,為患者醫療、康復、保健等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證。
醫院開展了器官移植、細胞移植、各種微創手術等高新手術。可同期進行大血管、瓣膜置換及冠狀動脈搭橋等高難度手術。人類疾病分子生物學與基因檢測技術、人胰島細胞分離和移植技術、輔助生殖技術等一大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高新醫療技術已經形成了醫院醫療技術的龍頭。
作為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及四川省急救中心所在地,醫院承擔着全省大型突發事件的緊急醫療救援任務和對下級緊急醫療救援工作的指導、培訓。2010年受衛生部指定牽頭組建西南唯一一支國家衛生應急隊,這是目前唯一適應高原惡劣環境的國家衛生應急救援隊伍;同時受省委、省政府指定牽頭組建了四川省預備役高炮師野戰醫療分隊。近年來出色完成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蘆山強烈地震等大型突發事件緊急醫療救援任務100餘次,被評為「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強烈地震,以醫院為主體的中國首支政府醫療隊奉命出征,成為到達時間最早、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國際醫療隊,取得了增進中尼友誼、展示中國形象、贏得國際讚譽的顯著成效。
在四川省人民醫院的發展史上,擁有眾多優秀的醫學專家,他們是:國家著名一級口腔醫學專家黃天啟,國家著名一級骨科專家謝錫瑹(shū),國家著名一級兒科專家樊培祿,國內著名泌尿外科專家劉榮耀,著名中醫婦科專家童輝之,著名檢驗專家、四川醫學檢驗奠基人楊茂久,著名心臟病學專家、四川省心血管專業奠基人吳德誠博士等。如今,一大批秉承先輩優秀品德與鑽研精神的醫務工作者正在為醫院新時期騰飛而努力拚搏。全院現有職工645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 5366人,高級職稱專家866人,國家「千人計劃」1人,四川省「百人計劃」5人,「萬人計劃)1人,列入省院士培養工程人選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諮詢專家1人。醫院學科齊全,檢驗科、臨床護理、腎臟科、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科、臨床藥學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全國腦卒中篩查防治基地等一批國家基地掛牌醫院。人類疾病基因研究、超聲醫學、器官移植轉化醫學、個體化藥物治療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眼科、腎內科、神經內科、超聲醫學、檢驗科、性病科、皮膚外科、感染科、老年醫學科、神經外科、兒科、骨科、衛生管理、器官移植、消化科、口腔科、內分泌科、心內科、康復科、泌尿科、全科醫學、婦產科、臨床護理為省級重點學科;設有16個省級質量控制中心、19個研究機構。成立了腦卒中防治與篩查協作組、器官移植協作組、睡眠協作組、糖尿病中心協作組等多個醫療協作工作組(中心)。
我國醫院歷史
我國是最早設置醫院的國家之一。遠在西漢年間,黃河一帶瘟疫流行,漢武帝劉徹就在各地設置醫治場所,配備醫生、藥物、免費給百姓治病[1]。到了宋明年代,醫院組織漸趨周密,當時,官方辦的醫院叫做「安濟坊」,私人辦的有「養濟院」、「壽安院[2]」,慈善機構辦的「慈幼局」,分門別類招收和診療病人。